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近期,嘉陵區李渡鎮石馬灘村的蠶農們迎來了蠶繭豐收,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蠶繭增加了一抹亮麗的色彩,就是當前炙手可熱的新品種——“黃金繭”。
在人們普遍的印象中,天然蠶絲都是潔白光滑的,目前市場上大部分也都是白蠶絲,但作為特別引進的金色蠶繭品種,今年該品種在李渡鎮一出道,就受到市場青睞。
作為黃金繭,蠶絲品質比一般的白色蠶絲更好,且抗菌能力更強;其次,黃金繭天生麗質,繅絲后無需化學染色,更加
在蠶繭豐收期,隨處可見村民們背著背簍或騎著農具去賣蠶繭的身影,拿到賣繭款的村民更是喜上眉梢。
“今天我就賣了152 0173 3840多元,家里還可以賣這么多。”石馬灘村村民馮德屬表示,養蠶有掙頭,特別是黃金繭,實行*低32.5元一公斤的保底價收購,比普通蠶繭貴了7至8元一公斤。
眼下,石馬灘村的蠶寶寶已經開始了今年**次的吐絲結繭,當地也開啟了為期半個月的集中收購,目前已經收購蠶繭2噸。有了規模化、標準化的蠶桑產業支持,該村的集體經濟得到了不斷壯大,百姓也不斷地增收致富。
據了解,李渡鎮一直有栽桑養蠶的傳統,當地一直將蠶桑作為支柱產業進行整村推進,形成了以“基地+市場+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推動了當地
為了鞏固脫貧成果,讓百姓能夠持續增收。嘉陵區除了對養蠶的貧困戶進行每張蠶紙200元的補貼以外,今年還對蠶桑產業進行了技術改良,引進了產量更高、經濟效益更多的新蠶種。
據了解,目前嘉陵在全區8個鄉鎮共發展蠶桑產業3萬畝,其中在李渡、吉安、大通等地帶動3750多戶村民進行黃金繭養殖,今年**批的黃金繭產量將達到12萬公斤,實現產值380多萬元。下一步,嘉陵將在全區大范圍的推開黃金繭的養殖,形成該區*具特色的蠶桑產業風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