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新疆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13村650畝試驗地屬于重度鹽堿地,去年這地塊棉花實際單產只有90公斤/畝,而今年這塊地應用鹽堿地治理及“干播濕出”技術,棉花大大提高出苗率,長勢明顯好于往年,預計畝產量在350公斤左右。近日,由巴楚縣人民政府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主辦的“南疆鹽堿地治理及‘干播濕出’節水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現場觀摩會在巴楚縣勝利鄉召開。與會專家認為,鹽堿地治理及“干播濕出”節水增效關鍵技術示范效果明顯,有效解決南疆鹽堿地治理和水資源緊缺的難題,實現“節水、控鹽、增效”。
據悉,新疆灌區鹽漬化耕地約3500萬畝,占灌區耕地的37%左右,而南疆鹽堿耕地占灌區耕地比例高達50%左右,嚴重制約農牧民增產增收和生態建設。根據中國農科院與巴楚縣人民政府簽訂的農業科技合作協議,西部中心在巴楚縣成立南疆綜合試驗站,重點圍繞鹽堿地改良、林果業提質增效、作物新品種引進示范等方面開展試驗示范和技術指導。針對南疆水資源緊缺和土地鹽漬化較重的實際,試驗站今年在巴楚縣建立試驗示范基地152 0173 3840畝,通過實地勘察、取樣,把示范基地劃分為重度鹽堿地、中度鹽堿地和中低產田,并根據不同地塊鹽漬化程度設計不同改良方案,集成示范鹽堿地治理及“干播濕出”節水增效關鍵技術。
南疆綜合試驗站站長王偉介紹說,多來提巴格鄉13村試驗地沒有進行冬春灌壓鹽壓堿,于4月15日直接采用“干播濕出”及側封土技術進行播種,出苗水及第1次滴水時配合滴施土壤改良劑,其余田間管理同大田生產一致,但由于受疫情影響,7月底后并沒有再滴施任何肥料,全生育期共滴水6次,節水300立方米以上,但長勢很好。
了解到,該試驗地不但集成示范鹽堿地治理及“干播濕出”節水增效關鍵技術,同時還引進優質、高產、早熟、抗逆性強的棉花新品種“中棉所96A”,該品種纖維長度32.3厘米、纖維整齊度84.8%,市場推廣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今年在巴楚縣示范種植2000畝,同時在伽師縣、莎車縣、三師等地正有序開展示范推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