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一、疫情使紡織服裝行業受阻
在全球疫情當下,有數據顯示,生產方面,2020年1-2月,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25.12億件,同比下降36.61%(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內銷方面,2020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52 0173 3840億元,同比下降20.5%。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1103億元,同比下降33.2%。(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
二、疫情之后,不得不面對市場基本飽合,難以提振內需的現實。
浙江民營投資企業聯會會會長周德文認為,為解決這個疫情的沖擊,紡織服裝行業主要有兩種方式可參考,一是轉型生產
1.對于轉型生產口罩等防疫物資
根據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的數據,2018年中國口罩產量約45.4億只,2019年突破50億只,平均每天可以生產152 0173 38400多萬只。疫情發生后,這樣的局面迅速被改變,截至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全國口罩日產量達到1.16億只。根據企查查公布的數據,到3月17日,跨界轉產口罩的企業已達到15528家。有博主評論說,這次疫情,國內很多服裝企業也是馬力全開,轉行做口罩,但咱們這叫紡織服裝行業支援疫情,和歐美時尚品牌生產口罩洗手液看起來不是一碼事,那叫“疫情下的時尚行業”。他還表示,這個國內的時尚行業不包括紡織服裝業,主要是視覺,傳媒,服裝表演等等領域,剩下的一些小品牌,真的是體量太小了,有點不值一提。
一旦疫情一過,國內多數已轉產疫情防護品的紡織服裝企業何去何從,就令人深思了。
2.對于出口轉內銷
實際上,中國早在2010年之后就已經進入外貿型轉向內需型、依靠內需拉動GDP增長的經濟模式,內需對經濟貢獻超五成以上,目前還在快速增長之中。外貿早已不再對經濟產生決定性作用,即使外貿全部歸零,仍然能維持五到七成的經濟增長。有博主認為,中國真正的危機,來自于內需坍塌。
有幾家只做內貿市場的貿易商表示,“現在還在打樣,還沒有接到一個像樣的訂單……”,“往年這時候我們出貨起碼三四輛卡車送到服裝廠里,今年到現在只發了一輛車的面料”,“一百多萬米的尼絲紡訂單,已經被客戶減少到就剩幾萬米了”……他們都遇到了相同的情況,訂單相對往年大幅度減少。
外貿行業回歸內貿市場時不僅面臨這樣的問題,也面臨著與新老企業搶占固定市場的狀況,紡織內貿的門檻不高,入行眾多,但是訂單的數量是有限的,而且還很難避免“低價競爭”的陷阱,也躲不開討要貸款的財務糾紛,為了避免訂單減少之后的低價競爭,以及貸款問題,很多紡織人在條件成熟時候都有向外貿轉戰的想法,畢竟
3.電商直播市場仍處于觀望階段
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預計今年中國在線直播的用戶規模將達5.24億人,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作為去年*為火熱的新興商業模式之一,直播電商在防疫期間迎來新的發展高潮。直播電商行業發展紅紅火火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發展短板,比如數據造假、內容同質化、頭部主播難以復制、品牌商與主播雙方的博弈等等。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雖然表明著一兩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233億元,同比增長3.0%,但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穿類商品同比下降18.1%,下降十分明顯,表現出疫情之下,糧食與防護補給是**,服裝消費并沒有納入考慮范圍內。艾媒咨詢還調查,有27.21%的受訪用戶看好直播電商的未來發展,46.26%的受訪用戶持中立/觀望態度,直播電商是否是電商行業下一個風口仍處于觀望階段。
相關專家表示,紡織品出口受阻,需要國內市場發力,從長期看,完善產業鏈與供應鏈是關鍵。
三、直指傳統供應鏈的弊端
自稱為“云海”的業界人士直截了當表明,“紡織服裝行業多年以來一直沿襲著從古到今那些傳統邏輯和管理方式在艱難地運維著,整個紡織服裝行業雜亂無章,流程冗長而缺乏規劃,布局凌亂而渾然無序,各自為政而私欲縱橫。”指出根本原因在于傳統紡織服裝供應鏈存在著弊端,疫情放大了這個弊端,使得更加雪上加霜,讓紡織人手忙腳亂而疲于奔命,顧此失彼而茍延殘喘。
他還不客氣地說,“由于多年積習而成的紡織服裝供應鏈的處境和現狀始終還是沿襲著傳統而古老的作業方式和方法,跟“靠天吃飯的農民“一樣,無數的紡織服裝從業者們到如今基本上都還是在跟農民伯伯一樣靠“拍腦袋“和”經驗主義“在”吃飯“。““因為數據與信息的不透明,因為幾乎每一個從業主體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信息孤島,更何況甚至就是每一個從業主體內部的各個工作團隊之間的信息與數據都是孤立和單一的,所以無論在哪一個產品供應鏈環節(或者銷售供應鏈環節),無論在哪一個從業主體之間和內部,當我們的決策人需要為某一個工作和行動做決策的時候,他所能得到和為之所依據的信息和資源往往都是短缺和受局限的,無可奈何之下他就只能在經驗和莽撞之間做出自己無奈的選擇了。”
但他積*的認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個把整個紡織服裝供應鏈環節和過程管理的工作云平臺即將橫空出世,無論是服裝品牌企業,還是面輔料紡織供應商,成衣制造企業,二次工藝企業,甚至獨立設計師,開發打板機構等紡織服裝供應鏈的各個原本相對獨立的“細胞體”,都能在這個公共的云平臺上不僅實現自己企業內部私域范圍管理的所有需求,又能夠自由共享到相關外部幾乎所有的供應鏈資源,例如面輔料的展示,提供,采購與成交,品質,貨期,價格,甚至庫存信息的資源等;而面輔料供應商或者其它供應鏈的“獨立個體”們,也可以同時充分利用云平臺資源管理自己的內部流程和操作規則,甚至客戶資源收集與信息共享等,既實現各級企業內部數字信息化實際管理的需求,又可以實現全方位的數據與信息共享,包括供應鏈資源的充分展示和利用,實現各級需求明確,供應有的放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