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為落實《
本次活動由迪卡儂(上海)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提供場地;上海創逸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對顧客的舊衣進行直接回收并做初步分揀;廣德天運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對非羽絨類舊紡織品進行資源化利用(制成托盤等工業產品);上海東隆紡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將活動回收的再生羽絨,加工成羽絨服用于公益捐贈,并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承擔項目循環利用各環節的評估。
活動旨在共同推動廢舊紡織品再生利用產業應用試點工作,以零售品牌牽頭開展舊衣物回收公益行動,規范紡織品回收、分揀、循環再利用機制,探索建立廢舊紡織品回收資源化利用閉環模式,促進廢舊紡織品再生產品的綠色價值鏈建設,促進產品綠色設計及可持續的原材料使用。通過此次行動向全行業、全社會發出倡議,推動舊衣是資源可循環利用的理念,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共創美好生活。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中紡聯環資委辦公室主任程晧,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淡水項目總監任文偉,迪卡儂品牌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監韋偉,迪卡儂品牌中國普拉提運動經理繆玉華,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項目主任姜濤,上海東隆紡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郭紅,廣德天運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建新等嘉賓出席活動。
現場,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舊衣零拋棄活動宣傳動畫片。
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見證下與會人員進行了衣物捐贈。
迪卡儂東隆舊衣回收
開啟“舊衣零拋棄”品牌專項行動
在活動致辭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著重強調了“舊衣零拋棄”品牌行動計劃的目標和意義。他總結道,**這是一個跨多個行業的產業鏈合作項目,特別是與有影響力的國際品牌迪卡儂開展合作;其次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舊衣資源循環利用(與紡織工業體系對接)的閉環模式試點;再次是舊衣“零”拋棄的體現,做到*大比例的利用率,形成多個循環利用,如再生羽絨、聚酯類、棉等;*后對整個循環利用過程進行跟蹤,對整個價值鏈進行評估,為舊衣資源化利用商業模式建立提供借鑒。此外,紡織品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源消耗,廢舊衣物的回收利用能夠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同時對轉變下游消費理念,倡導資源節約有著重要意義。
孫淮濱進一步解釋道,零廢棄的核心就是*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資源,將廢舊資源的浪費降到*少。零廢棄既是目標,也是行動計劃。行動計劃包括精準分類、減量化、資源化循環利用,無害化處置,消費習慣的改變及重視產品的設計,這需要全行業、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他具體指出,一是通過品牌的店面及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淡水項目總監任文偉在致辭中表示,2019年12月,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等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太湖國際論壇向全行業、全社會發布了《“舊衣零拋棄”廢舊紡織品(羽絨類)綜合利用行動計劃倡議書》,舉行了“廢舊紡織品(羽絨類)綜合利用產業試點項目啟動儀式”。他表示,紡織品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源消耗,包括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等方面的影響,如何把廢棄物,廢舊衣物回收利用,世界自然基金會過去做了很多大量的嘗試。圍繞市場的轉型,他們做了一個調研,發現全球跟人類社會意識相關的生產環節或者消費環節,都在全球三五百個品牌商或是零售商掌控著。想保護地球,生產者僅有幾百萬上千萬,但消費者有幾億上十億,這次的活動通過迪卡儂品牌來推動整個市場的轉型很有啟發意義,世界自然基金會作為一個國際組織,非常愿意與中紡聯環資委和更多的品牌一起推動這項有意義的事情。
迪卡儂品牌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監韋偉介紹了迪卡儂開展舊衣回收捐贈公益活動的目的。他表示,迪卡儂來自法國,是全球*大的綜合體育用品零售集團。截至2018年底,迪卡儂在全球51個國家及地區開設超152 0173 3840家實體商場。在中國,迪卡儂已進駐107個城市擁有約300家實體商場,并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為超過400個城市的運動愛好者提供服務。在自身廢棄物處理方面,迪卡儂設有衣架回收項目,從2017年至今,已經回收了約400噸的衣架,這些回收衣架經過工業處理被循環利用。此外,迪卡儂在產品方面堅持做充氣床回收,賦予這些廢棄物第二次生命,他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廢物,只有放錯位置的資源。雖然迪卡儂在2018年嘗試做過舊衣回收,但效果并不好,主要原因在于現有供應鏈生態圈無法處理所有面料種類的衣服,回收回來后,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再重新回到產業鏈作為原料的一部分。這次迪卡儂和中紡聯環資委合作就是為了擴大迪卡儂
上海東隆紡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郭紅介紹了與迪卡儂聯合開展舊衣回收循環利用和捐助行動的情況。她表示很榮幸上海東隆紡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能夠參與到這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作為一個具有20多年歷史的行業龍頭企業,被譽為“行業風向標”“羽絨大國工匠”。東隆作為眾多國內外品牌的面料、服裝、家紡產品供應商,多年來,一直踐行集團的可持續發展宗旨,從2006年就設立了可持續發展部門指導下屬13家分廠的
迪卡儂品牌舊衣資源化座談會
探討循環利用閉環可行性
活動*后召開了“舊衣零拋棄”迪卡儂品牌舊衣資源化、循環利用閉環體系建設座談會,主要探討了品牌舊衣資源化處置,建立循環利用閉環的商業可行性。
座談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談道,“舊衣零拋棄”是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2014年“品牌服裝企業舊衣回收活動”啟動儀式上提出來的。作為宣傳與行動口號,希望引導行業及社會促進廢舊紡織品實現循環經濟意義上的零廢棄。通過此項活動使“舊衣零拋棄”走進學校、走進社區,此舉引起了社會的廣泛,宣傳了綠色消費理念,培育了民眾環境保護的意識,同時進行了慈善捐贈,幫扶貧困地區的學生和家庭。這是我國紡織服裝產業資源綜合利用和開展社會公益活動的一次探索,旨在通過品牌企業自主回收活動,實現產業和慈善的共贏。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程晧介紹了選擇在迪卡儂進行活動試點的背景,2018年10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報告,稱如果氣候變化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預計全球氣溫在2030年至2052年間將比工業化之前升高1.5°C。這種變暖可能導致人類的生態系統發生不可已轉的變化,報告表明:如果沒有大規模的集體努力,那么將全球變暖控制在2°C的集體協議是不能實現的。到2030年,我們還有11年的時間來應對氣候變化。由此,2018年12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聯合世界自然基會(WWF)共同開展了“舊衣零拋棄”羽絨類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行動計劃,積*推行綠色設計理念、宣傳綠色消費模式,倡導綠色生活方式。而同年,迪卡儂制定了2018年二氧化碳減排目標。通過與ADEME(法國環境和能源管理機構)及防治行業的其他公司合作,共同創造一個新的產品環境標簽,并在品牌中鼓勵采用負責人的設計策略,采用更多的可持續原材料,探索更環保的生產方式。迪卡儂一系列環保行為與中紡聯環資委倡導的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行動計劃非常契合,因此一拍即合。
迪卡儂可持續發展總監韋偉說道,迪卡儂早在2013年就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列為首要挑戰之一。2017年,迪卡儂加大了對排放量測量工作的監管力度,并于2018年將這些措施擴展到迪卡儂產品供應商。2018年,在科學碳目標(SBT)的指導下,迪卡儂決定更新減排目標,并向SBT的專家小組提交新的目標并聽取他們的意見。科學碳目標(SBT)是將全球溫度上升限制在1.5°C,這為迪卡儂提供了契機,可以充分考慮二氧化碳足跡,調整企業戰略。在紐約氣候大會期間,迪卡儂也做出了氣候承諾,科學碳目標(SBT)倡議已批準了兩項迪卡儂的氣候變化承諾。基于此,迪卡儂開始在全產業鏈推進可持續發展項目,特別是在零售端,迪卡儂將主要在幾個方面推進:使用清潔能源;鼓勵消費者購買我們的生態設計產品;鼓勵循環經濟;在做好自身廢棄物管理的同時,推進顧客端的廢棄物回收管理。
韋偉介紹道,截至目前,在門店和倉庫之外,迪卡儂生產辦公室、品牌部門以及電商均納入碳排放數據追蹤體系之中;2018年每件售出商品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48千克,同比下降2%(不包含產品本身的碳含量);****戰略合作供應商可以自主記錄碳排放數據。此外,2018年9月,迪卡儂邊角料回收再利用項目正式展開,這些“廢料”將被打碎變成原材料重新織成紗線。未來,迪卡儂將會*推動運動及服裝產品生態設計,促進其產品回收和資源循環利用。
廣德天運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建新表示,其公司針對舊紡織品、廢舊塑料等原料的再生利用開展了再生產品的研發,現在99.5%的原料為廢塑料和舊衣物原料,并可形成年產6萬噸的木塑類產品原料,為實現“零”拋棄的目標提供了技術支撐。
上海東隆紡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郭紅表示,羽絨服已經逐步從*初的保暖功能變得更具時尚化,更新換代加速,淘汰率非常高,因此,作為羽絨原料回收就具有很大的意義。東隆負責此項目中舊羽絨服裝拆解、再生羽絨的分選及服裝制作,并將新的羽絨服裝捐贈給有需要的人,不僅減少了浪費,更溫暖了他人。東隆2020年將建成廢舊羽絨制品標準化拆解及再生羽絨分級利用試點示范中心,并配合開展廢舊紡織品再生利用羽絨產品相關標準體系建設。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項目主任姜濤指出,此項目涉及多個產業的協作,延伸了綠色供應鏈,形成了多個循環利用閉環模式,不是單一的從舊衣物到再生衣物,而是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是一種多生命周期和不同產品的資源循環利用模式。為此品牌應起到**作用,考慮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同時,不僅要開展產品綠色設計,還要擴大對綠色服務供應商(再生產品生產設計)的管理。
據了解,這次活動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中紡聯環資委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將攜手努力,開展宣傳推廣來影響更多的人,讓大家同心協力,一起行動起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