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過去的2020年,隨著新冠疫情的突發,很多紡機企業經歷了從停產到復工復產,從沒有訂單到加班加點趕訂單的狀態起伏。隨著2021年的到來,紡機行業面臨的市場形勢與發展環境有什么新的變化?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重點又應該做出哪些相應的調整?《中國紡織報》記者采訪了中國
在顧平看來,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發雖然在*初給行業企業帶來了不確定性,但目前來看,帶來了更多機遇。在國內疫情防控較好,而國際諸多地區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中國紡織產業鏈完善、紡織企業快速反應能力強的優勢更加凸顯,紡織品訂單飽滿,并拉動了對紡機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十四五”期間,5G和工業互聯網場景下,
新冠疫情帶來新機遇
記者: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發生了很多不尋常的事,國際市場形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請您總結一下,2020年中國紡機行業受到了哪些影響,發生了哪些變化?
顧平:2020年是不平凡大變局的一年。從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了不小的影響。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突現,造成中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關鍵時刻在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的正確領導下,很快控制了疫情的發展,之后企業復工復產,經濟發展逐步好轉。反觀國外疫情蔓延,產業鏈受到嚴重影響,抗疫物質短缺。中國產業鏈完整并產能恢復,為全球抗疫作出了中國應有的貢獻。
從紡機行業運行情況來看,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的沖擊,紡機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大幅下降;二季度隨著國內疫情成功控制,企業生產經營秩序逐步恢復正常,紡機行業
從產業結構來看,紡機行業由量向質向更寬泛領域發展的趨勢明顯。2020年,紡機各細分行業市場表現各不相同,紡紗機械、織造機械中的噴水織機、針織機械中的橫機、化纖機械中的加彈設備銷量跌幅較大,噴氣、劍桿織機,圓緯機、
從企業發展來看,2020年面對不確定的市場環境,紡機企業將重心放在了技術創新和新品研發上,并著力連續化數字化自動化改造,以期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不少紡機企業都推出了**的創
記者:2021年,紡機行業面臨的市場形勢與發展環境如何?您認為行業和企業發展的重點應是什么?
顧平:新冠疫情對全球的影響是深刻和持續的。隨著國際格局的變化,產業鏈、供應鏈正在深度調整和重構。紡織設備市場在技術變革以及產業鏈的變遷中孕育著新的機會。“
從國內經濟變化形勢來看,人口紅利減弱、城鎮化發展促進
“十四五”重點突破卡脖子環節
記者: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您如何總結“
顧平:“十三五”期間,我們基本實現了紡織強國的目標。紡織工業產業升級、新產品開發,紡紗、織造、針織等七條智能化生產線建設等的需求,*大推動了紡機裝備從單機智能化到智能化生產線的發展,同時紡機裝備的支撐作用越來越顯著。
總結“十三五”紡機行業的發展特點,**是行業整體發展良好。盡管2019年行業的營收等指標增長放緩,但“十三五”的前四年(2016~2019),紡機行業的營業收入年均增速2.71%,利潤年均增速7.92%,行業仍處于相對平穩的發展之中。行業的健康發展顯著提高了中國紡織機械行業在全球的市場地位和話語權。“十三五”期間,我國紡機國內市場占有率在70%~80%之間,出口年均增速5.19%,我國紡機出口額占全球紡機出口總額的比重逐步提升。2019年我國紡機出口達37.8億美元,位居全球**,數據表明了我國紡機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其次,
再次,智能制造全面突破。“十三五”期間,國家有關部委相繼出臺了《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配套智能制造專項實施,掀起了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的熱潮,企業實施智能制造項目的意愿激增。我國紡織工業發展規劃中重點發展的化纖、紡紗、針織、印染、
記者:您認為,“十四五”期間我國紡機行業會出現哪些新的變化?
顧平:“十四五”期間紡機行業的發展主要有幾個方面:**,形成行業新業態。在5G+工業互聯網技術發展、紡織需求端的強勁引導下,紡機行業將出現提供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型企業,工藝、裝備和科研結合的創新型企業和專注單一領域創新的單項**型企業,產業創新研究院和紡織裝備聯盟等。另外,產業鏈的延深、結合與重組,也將為行業的高質量及高端化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第二、紡織技術和裝備產業優先發展的方向明確。
2020年12月中國工程院發布了《
未來我國紡織產業優先發展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紡織纖維
第三、紡機企業智能化工廠和車間大面積應用。在紡機裝備智能化的同時,我國紡機企業也要盡快提高企業自身的制造水平、管理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智能化生產裝備在提高生產精度和產品品質,提升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現在,金昇、海佳、遠信等紡機企業已在實施和應用中。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紡機企業加入進來。
第四、先進裝備的關鍵技術和核心點會有大的突破。針對困擾行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的“短板”和“卡脖子”技術,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紡機企業正進行持續的協同攻關,相信“十四五”期間一些“卡脖子”環節會得到突破。
搭建行業創新服務平臺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中國紡機協會2021年的重點工作。
顧平:為了把握紡機行業發展方向,為行業企業服好務,2021年中國紡機協會將重點圍繞編制“十四五”紡織機械行業發展指導性意見,推動行業企業集成創新、做好信息服務等方面開展活動。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紡機協會將認真總結“十三五”期間紡織機械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紡織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客觀需要,把握紡織機械行業運行的內在規律,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企業意見,與相關兄弟協會合作研討,做好“十四五”紡織機械行業發展指導意見編制工作。使其成為紡機企業未來5年的發展大綱和行動指南。
根據企業的智能制造發展需求,中國紡機協會將發揮行業大平臺的集聚作用,促進相關產業鏈企業合作,通過集成創新,推動紡織裝備智能化和紡機生產智能化,帶動紡機企業自身的智能化工廠和車間的推進和實施。與此同時,
受疫情影響,2020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延期至2021年6月份舉辦。截至目前,本屆展會國內外報名企業152 0173 3840家,計劃使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6個展廳,展覽規模將達17萬平方米。從本屆展覽會的報名情況來看,國內參展企業數量和展出面積同比均有不同比例的上升,紡機領域知名企業展位面積同比增長顯著,參展企業平均展出面積也高于上屆。從海外企業報名情況看,部分海外企業受全球疫情影響調整了年度全球展覽計劃,并從安全角度出發減少了商業出行安排,因此海外參展企業數量和展出面積較上屆略有下滑。盡管如此,國際知名紡機制造商仍將悉數到場。此次展會研究和創新區規模擴大;在線檢測、全流程控制系統產品,連續化、數字化、智能化展品明顯增多。
作為展會主辦方,中國紡機協會將積*做好此次展會的籌備與組織工作,在更高、更強、更專業層面,向國內外觀眾展示中外企業紡機產品的*新發展動態和紡織、紡機的發展方向。
此外,中國紡機協會將加強協會自身建設,以協會各分會為依托,在信息、科技和市場三個領域,深入開展工作,為行業和會員企業做好服務,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