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10月21日,在中國棉花協會召開的四屆五次常務理事會暨全國棉花
一、新疆棉花的基本情況
新疆棉花目前已進入采收的高峰期,據生產監測數據:今年新疆氣候條件整體適宜棉花生長發育,但是多地出現氣候異常現象。3-4月冷空氣過境,持續的低溫雨雪給棉花播種帶來很大的影響,導致部分棉區補種、重播甚至改種其他作物,棉花生育期延遲,長勢弱于去年同期。5-7月溫度較高,降水也多,大風天氣增多,除高棉薊馬外其他病蟲害發生較輕,在一定程序上彌補了播種期造成的棉花生育期推出,長勢優于去年同期。8-9月是棉花產量、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新疆棉區大部氣溫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少,部分棉區出現階段性高溫熱害,氣象條件總體利于棉花花鈴生長。10月以來溫度偏低,連續降雨降雪導致棉花吐絮和成熟延遲,但對產量及品質影響有限。總體來看,今年新疆棉花長勢較好,病蟲害發生較輕,產量均勻,中高產較多,平均單產預計低于去年,且由于種植面積減少,總產預計也低于去年。
籽棉交售方面,自開秤以來,新疆棉區籽棉收購價持續上漲,棉花價格從8.5元漲到了11元左右,軋花企業與棉農博弈增加,棉農惜售情緒增強,棉農棉花采收以后,不急于交售,放置在田間地頭,等待滿意的籽棉價格;加工企業出于風險考慮,也不敢放開收購,甚至出現采收進度與交售進度不匹配的現象,截至10月20日,采收進度接近50%,交售進度40%左右,目前北疆棉花采收接近70%,南疆機采棉開始大規模采收,預計11月中旬新疆棉花采收工作結束。
新疆棉花顏色級、長度、斷裂比強度、馬克隆值、長度整齊度等指標和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提高,棉花
二、新疆棉區出現的變化
1、棉農賣棉難得到改善。由于加工產能過剩,今年賣棉難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棉農在產業鏈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收益也得到保障,如果將來實現兵地互交,自由流通,棉農賣棉難的問題將從根本上得到根本改善。
2、棉花收購價格戰、資源戰將成常態。加工企業吃不飽,餓不死,惡性競爭的局面將持續下去。經過市場化的淘汰機制,會篩選出一部分符合棉花產業升級所需的優秀的加工企業。
3、棉花采收越來越集中。南疆地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接近尾聲,機采棉種植面積增加,隨著生產模式的改變(手摘棉也開始噴施脫葉劑)、采棉機力的增加和南北疆機力的調配,機采棉和手摘棉會集中上市,采收期會越來越短。
4、合作社作用明顯。合作社是棉花
5、棉花種植面積逐步減少。近幾年新疆各地逐步進行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嚴格執行“退地減水”政策,使棉花種植面積不斷縮減,2021年全疆退地還水240萬畝(其中地方152 0173 3840萬畝,兵團50萬畝)。加之連續多年種植棉花、大量使用化肥,地力衰退、土壤板結、氣候異常等問題正在威脅新疆棉花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景。
6、植棉成本不斷增加。隨著土地、水資源、勞動力等供應不斷趨緊,再加上各種高度自動化機械投入使用,在種植規模無法較大幅度擴張的情況下,單位成本增長較快。部分地區的棉花種植總成本已經達到2500元/畝左右,其中土地流轉費、農藥化肥、水費等均出現了上調,植棉成本增長將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現象。
7、棉花品質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紡織需求。新疆地域遼闊,南北跨度大,天氣土壤條件差異大,棉花熟性問題復雜,而且缺乏必要的品質區劃,棉農無法根據內在外在的因素匹配*適宜種植的品種,致使品種多亂雜,棉花一致性差,生產、加工與紡織企業等環節缺乏統一的標準,導致整體的質量和可紡性不足。
三、幾點建議
1、及時發放棉花
2、逐步完善棉花產業鏈利益機制。建立棉花生產、服務、流通、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于一體的棉花產銷標準,引導產業鏈各環節運作協同高效,形成了較強的產業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逐步成為我國棉花產業品種、技術、裝備、
3、棉花早日實現“優質優價”。今年自治區在15個縣、兵團20個團場開展了棉花質量補貼追溯試點,政府和種植戶都非常重視,希望明年能夠擴大規模。同時還要積*探索從收購源頭解決優質優價的問題,讓全行業都提高質量意識。
4、統一兵地市場價格,實現兵地互交。加快全疆統一市場建設,推動全疆棉花市場真正融合,促進兵地市場價格統一形成,實現棉花互交互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