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之前我們比較注重線下品牌體驗度,線上沒有特點,也不符合短視頻的風格,因此導致線上難以推廣,流量不能有效聚集。”YIAN品牌設計師陸恩華面臨的,并非一個人的戰斗。受疫情影響,服裝行業的線下銷售尚未完全恢復,大量服裝企業受到沖擊的同時,自主設計師品牌也面臨抉擇。一些個人服裝品牌店鋪正在打折銷售,更多服裝設計師選擇像陸恩華、格勒(獨立設計師品牌Page3創始人)一樣重新思考:是不是對線下渠道依賴過重?
停擺難題
疫情期間,很多服裝品牌被迫暫停線下門店的營業或縮短營業時間。然而,線下實體店停擺不僅波及了各大服裝品牌,設計師品牌和個人服裝店鋪的體驗店也受到了沖擊。
“疫情對我們線下實體體驗店的打擊比較大,現在只能盡量縮減開支,畢竟我們屬于國內新興的設計師品牌,比較小眾,具體還是要看后續幾個月的銷售情況。”陸恩華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陸恩華是一名在多次在中國國際服裝周舉辦過走秀的自主品牌設計師,目前設計的自主品牌有THE YIAN STUDIO、親子系列,包括了常規銷售款和**定制、禮服、羊絨毛衣、棉麻古風等產品。
然而,停擺的不只是線下實體店。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廣大合作伙伴、觀眾及工作人員的健康與安全,中國國際時裝周組委會宣布,原定于3月25日至31日在北京舉辦的“2020/2021秋冬中國國際時裝周”將延期舉行,新的舉辦時間將根據疫情情況確定。
“因為品牌本身比較小眾,所以延期對我來說,沒有什么大的影響,而且時裝周延期也是為大眾負責。”陸恩華表示。
實際上,除了設計師品牌以外,很多個體服裝店鋪也開始低價、折扣銷售服裝。一位開設個人品牌服裝店的老板稱,現在店鋪雖然暫停營業,但是房租卻沒有“暫停”,通過朋友圈低價出售一些服裝來回流資金。
紡織服裝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表示,小店進貨量少無法賒賬,現金流枯竭,低價售賣能回一些本錢,畢竟生存下去才是**路徑。
擁抱流量
“相比以往,疫情期間取消了很多發布活動,增加了創作以及對線上流量的思考。之前我們比較注重線下品牌體驗度,線上視頻主要是記錄形式,沒有特點,也不符合當下短視頻的風格,因此導致線上難以推廣,流量不能有效聚集。”陸恩華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下一步品牌決定把重心放到線上推廣,希望線上流量可以補充到線下。”
同樣,一手打造Page3的格勒,面對這次危機也曾一度十分焦慮,之后漸漸走向平和,并認真反思了創業過程中的問題——品牌對線下依賴過大。
實際上,重新思考線上流量的不只是設計師品牌,近日,很多服裝企業開始嘗試線上銷售的新玩法。早在2月,慕尚集團、卡賓集團、太平鳥等企業就推出了社群、小程序等銷售方式。3月,森馬也開展了全員營銷的活動,借助線上店鋪、社群推廣的形式,促進銷售增長。
程偉雄表示,實體門店只是一個點,面對的服務圈層比較局限,而且會受物理距離的影響。如果打通線上端口,可以讓用戶群體的觸達更加多元,不受時間、距離、地域、門店面積、季節等限制,無限放大體驗服務需求。因此,門店的全渠道打造勢在必行,在特定商圈圍繞品牌用戶做好線上線下的體驗服務在未來尤為重要。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賴陽則認為,服裝銷售轉向線上是大勢所趨,但是由于實體店依然會給企業帶來收入,線上銷售也存在不確定性,導致很多服裝企業很難下決心徹底向線上轉型。
品牌重塑
“小眾品牌有兩面性,一方面是船小好調頭,另一方面則是沒有更多資金或資源支持其發展,需要承擔的風險相對較大。在疫情中,小眾品牌熬下去就是成功,熬不下去就只能被淘汰。”程偉雄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受疫情影響,江浙一帶的工廠幾乎全部停工,格勒的春季系列服裝無法出貨,夏季系列的設計雖然已經完成,但尚在溝通工期。“實際上,不管有沒有疫情,創業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當前是設計師品牌很好的反思機會。”格勒說。
陸恩華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疫情期間,品牌可以放慢腳步做一些‘修正’。這種‘修正’不僅包括對線上流量的重新認識,也包括對品牌定位的重新思考。品牌后續可能會開發更多的成人裝,因為從購買力來說,成人裝優于兒童裝,特別是設計師款。這也符合我未來想帶領個人服裝品牌從小眾走向大眾的想法。”
賴陽認為,小眾品牌在疫情中會受到沖擊,但是比起有大量門店的傳統服裝企業要小得多,在疫情中重新思考,也是品牌重塑的好時機。
在程偉雄看來,在疫情情況下,自救是必然的。通過線上推廣是回收本錢的路徑之一,除此之外,需要做好收支緊縮,剝離不良業務和暫停現金投入,同時需要強化公司內部運營學習培訓與提升,夯實基礎練好內功。北京商報記者錢瑜白楊李濛(圖片由YIAN提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