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如何使中非走在新的可持續發展時尚的前列?”“在國際關系日益復雜背景下如何更好構建、傳播中國形象?”8月12日至14日,由中國東華大學與肯尼亞莫伊大學聯合主辦的中非系列論壇亮相云端,在2020中非紡織服裝國際論壇、中非文化交流論壇暨第五屆時尚傳播國際論壇上,中外專家學者智慧碰撞,觀點精彩紛呈。此次論壇線上全程直播,中肯雙方設分會場,與會者可通過線上、線下參與互動,共有來自中國、肯尼亞、英國、法國、加拿大、荷蘭等近20個國家的152 0173 3840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線上互動。
與會專家就共建中非知識共享體系,助推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文明互鑒視域中的國際時尚傳播;百年變局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傳播;打造孔子學院文化研究平臺,推動中非文化交流可持續性發展;可持續發展中的時尚議程;轉型與機遇:后疫情時代下的可持續時尚創新等議題深入研討。
世界銀行官員露絲·卡洛女士、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國可持續時尚聯盟負責人邁克爾·史丹利·瓊斯先生、國際大學聯盟官員潘·弗萊德曼博士、中國駐肯大使館臨時代辦趙希源公參應邀在線參加,來自法、德等國的25位知名專家作主旨演講。邁克爾·史丹利·瓊斯在報告中提到,向亞非地區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進行戰略投資,將技術創新與創新設計和美學傳統相結合,可使中非走在新的可持續發展時尚的前列。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教授表示,通過平等對話和多樣交流,可以把全人類的知識、思想和文化聯系起來,整合成一個真正共享的、超越地域界限的知識體系。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提出,構建合理的國際傳播體系,要樹立平等、互學、對話、包容的文化觀,非洲文化作為全球時尚傳播體系中獨特的一部分,應積*融入國際文化。在國際關系日益復雜的背景下,“如何更好構建傳播中國形象”這一問題引起了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馮秀軍教授的關注,她說,人與人、國與國之間應該通過更多更有效的交流了解彼此,避免誤解和成見,這也是此次論壇的作用所在。
今年將中非紡織服裝國際論壇與中非文化交流論壇暨第五屆時尚傳播國際論壇相結合是系列論壇的一次新嘗試,與會者通過論壇共享中非紡織服裝、文化傳播的發展經驗,賦能中非紡織產業創新發展。此次系列論壇由東華大學“
本次論壇還圍繞紡織服裝產業,內容涵蓋紡織歷史、生產技術、設計制造、營銷管理等,收到來自海內外稿件75篇,涉及紡織材料和紡織工程基礎科研、
論壇吸引了多方關注,僅中非文化交流論壇開幕當天就有1.3萬余人次通過東華大學官方微博、抖音收看直播。近年來,東華大學依托學科優勢積*拓展合作,如舉辦中非系列論壇、成立全球首所以紡織為特色的孔子學院——莫伊大學孔子學院、組織“一帶一路”相關研修培訓、倡議組建“一帶一路”世界紡織大學聯盟等,此次論壇的舉行將進一步深化中非多層面多領域的合作交流,助推產業和學科發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