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年初,隨著恒力石化、浙江石化兩套裝置的投產,國內乙二醇大煉化集中投產的序幕被拉開。6月19日,在由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共同在線上主辦的2020中國化工產業(期貨)大會液體化工論壇上,各嘉賓聚焦行業新變化、新思路,共商聚酯產業風險管理與發展機遇。
[乙二醇市場進入
2020年,對乙二醇市場來講,機遇與挑戰并存。
“疫情在全球范圍內暴發,很多國家相繼切斷交通,封閉物流和航線,我國市場反而成為乙二醇消費的核心區域。”與會嘉賓表示,放眼全球,整體供給趨于飽和,供需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自2015年以來,乙二醇投產相對集中。尤其是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煤化、煉化一體項目。2019年年底開始,乙二醇煉化一體化裝置集中投放,乙二醇市場供求格局再次重塑。
“未來,煤制和乙烯制乙二醇基本上是一半一半。但從產量說,因為乙烯法具有規模和成本優勢,且靠近消費市場,相比而言,競爭力更強。”中化國際產業資源事業部戰略部總經理趙軍稱。
同時,在他看來,我國對乙二醇的
事實上,2020年以來,大煉化裝置集中投放,加之疫情持續蔓延,原油價格劇烈波動,乙二醇成本坍塌,企業風險管理需求與日俱增。
“在這樣一個充滿挑戰的背景下,既有商品屬性,又有金融屬性的
“可以看到,固體化工類的剛需還是比較突出的。”李釗表示,以塑料為代表的固體化工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走出了反彈行情。但是,液體化工類由于受到供大于求以及儲存特殊性的影響,其受到的挑戰和壓力更大一些。
[“危與機”下期貨功能凸顯]
疫情暴發,社會
“利用期貨工具成為聚酯企業制勝的關鍵。疫情沖擊下,如何使用期貨工具來輔助經營、規避風險,成為聚酯企業研究的課題。”與會嘉賓如是說。
雖然很多企業都受到疫情沖擊,但一些龍頭企業在原料控制、成本控制、庫存管理方面,通過衍生品工具,在“抗疫”中成長。“先知者開源,后覺者節流。”福建金綸高纖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德偉在當天的分論壇上表示,基于對市場的研判,聚酯企業可以提早做好防范風險的準備。
據他介紹,2019年3月,當乙二醇價格處于高點時,聚酯企業仍然維持相對較高的生產負荷;到了2019年10月,再一次出現類似的情況。“當乙二醇和
“多余的乙二醇從哪里來呢?是從企業降低負荷的原料合約里來。”在劉德偉看來,通過這一操作,既能回避生產出來的產品的跌價損失,又能把多余的原料通過期貨的方式銷售出去。*終,把企業在生產環節流失的利潤通過套保的方式,從期貨市場上賺回來。
在聚酯產業鏈中,生產型企業和貿易型企業都可以通過期貨或者期權來規避市場風險,實現企業的穩健運營。當聚酯原料端價格出現大幅下跌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可以通過有效的期現結合策略來進行風險對沖或利潤鎖定。
實際上,在風險管理實踐中,企業利用期貨對未來的現貨進行定價,已經走出了產融結合、期貨服務實體的堅實一步。“不管這一步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至少這一步是邁出去了。”與會嘉賓如是說。
[傳統貿易模式發生變化]
傳統貿易模式以渠道資源作為主要的交易脈絡,而乙二醇期貨上市后,貿易商的銷售模式也發生了改變。
“圈子大了,人多了,錢多了,模式也多了。”這是乙二醇期貨上市后,市場人士*直觀的感受。
對此,遠大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烯烴事業部總經理戴煜敏表示,如果將*初的市場比作是大江大河,那么在期貨上市后,大江大河就匯聚成了大海,若乙二醇期貨能夠走向國際化,則接下來,這個大海就會變成大洋。
在他看來,乙二醇期貨對市場產生了兩個*明顯的影響,一是交易成本下降了,交易效率上升了,這是整個市場進化的內在需要和內在邏輯;二是定價機制改變了,定價模式、定價基準點以期貨為參考。
據戴煜敏回憶,*早以商品屬性為核心的時候,貿易商主要做服務、做分銷、做配送。“現在,市場有流量需要、有期現需要、有套保需要,也有金融避險需要。貿易模式就從原來的現貨模式變成現在的套保、期現、基差,甚至期權等新模式。”他認為,面對這種變化,參與者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即在整個產業鏈中所處的位置。另外,要明確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在這個基礎上補短揚長。
目前,聚酯企業通過期現結合的不同形式,比如基差交易、對沖風險、庫存置換、虛擬工廠套利等,將現貨市場和期貨平臺有效結合,利用對基差和價格的判斷,對原料或產品庫存進行保值、鎖定加工利潤、建立虛擬庫存等方式,有效規避價格波動風險,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穩健經營。在戴煜敏看來,基差交易和期權交易,是乙二醇期貨市場發展成熟的自然產物。對聚酯產業來講,基差交易實際上已經比較成熟了,且出現了后點價的現象,而期權交易,還有一定的成長空間。
[套期保值需求順利釋放]
提及乙二醇,價格波動大是公認的一個特點。聚酯企業的套保需求更加強烈。“正是需要通過做價差來獲取合理利潤,私募都很青睞波動較大的品種。乙二醇期貨上市后,不論是貿易商、上游生產企業還是下游需求企業,套保需求進一步釋放。”李釗說。
中信寰球作為行業的新兵,也積*參與了乙二醇期貨市場的學習和建設。“在去年5月乙二醇的交割中,中信寰球的交割量還是比較大的,正是因為在期貨市場不斷學習和探索,企業逐步尋找到服務實體、服務產業的方法和道路。”李釗表示。
“在今年疫情期間,針對產業和企業風險管理的內生需求,我們也開展了點價貿易、含權貿易等一系列業務,來承接企業風險管理的需求。”李釗稱。
李釗介紹,除了價格風險管理外,企業經營過程中,還存在其他要素的風險管理。例如,在這次疫情期間,由于庫存沒法正常周轉,很多企業的資金流動處于停滯狀態。企業對流動資金的管理需求同樣突出。
為順應市場需求,中信寰球開展了以倉單服務項下的買斷式回購業務,向有流動資金需求的現貨企業和產業企業提供相關的資金服務。
在李釗看來,期現融合新業務模式的出現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當然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對于產業企業、從業者來講,要敢于學習它、歡迎它、擁抱它。
“在具體運用中,實體企業要想真正利用好期現套保工具,就要先制訂合理的方案計劃。”劉德偉介紹說,對于期現套保的成果,企業必須全面進行效益評價,期貨的收益一定要綜合考慮,待整個套保計劃完成后,期現合并才能計算盈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