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雙11”,不少制造業企業開足馬力加班,但這可能是今年*后的好日子。曾被寄予厚望的國外“圣誕購物季”,今年或許不再像往年那樣火熱。
圣誕銷售旺季提前,外國客戶搶貨!義烏廠商卻樂不起來:貨都做好了,卻運不出去
全世界的圣誕節,或許都離不開Made in義烏(義烏制造)。
在全球的圣誕用品市場上,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的圣誕用品專區匯集了幾百家圣誕用品商戶,全球三分之二的圣誕用品都來自于這里。義烏,稱得上是世界*大的“圣誕用品工廠”。
針對今年義烏圣誕用品行業出貨情況,8月23日,綜合各方采訪了解到,自去年疫情后三四季度開始,就出現海運運費連續翻倍上漲,倉位緊缺,一箱難求,且未有回落的局面。
在海外疫情持續影響,且全球運力短缺的情況下,供貨節奏也被打亂了。據義烏廠商反映,今年圣誕用品外貿生意供需失衡,出貨延遲。“今年的出貨情況比較特殊。目前這個時間點,義烏圣誕用品生產商們正抓緊時間滿負荷抓緊生產;從今年反饋的訂單量來看,雖然呈現出恢復到疫情前70%的局面,但*后的出貨量情況還待定,因為疫情造成的港口封閉、海上擁堵等情況,讓廠家們出貨會偏保守一些,目前來看,還是無法判斷*后我們出貨多少。”浙江義烏市圣誕用品行業協會秘書長蔡勤亮對記者表示。
因為全球貨運積壓、擁堵、運費上漲等問題,許多買家或許會在這個圣誕購物季空手而回。在義烏經營10年以上的廠商們,他們今年口中的“糾結”指的正是:利潤在“運費上漲、原材料上漲、人工”的壓力下已大不如前,利潤被進一步削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只好“寧可不做、少做”,以保守的方式來維持經營。“訂單是來得早,現在貨都做好了,卻運不出去。貨代公司那邊給我們的反饋是沒有箱子。每天我們也必須和港口那邊的貨代公司保持聯系,一方面可以實時掌握報價情況,一方面了解下目前碼頭擁堵和運力緊張的程度。”駱有棟表示。“從今年6月開始,到10月,這就是我們的出貨期。每次出貨我會走1至10個海運貨柜不等,但今年的貨,如果我要出完全部的話,就要大虧。”
目前,圣誕外貿人正在全力消化疫情帶來的利潤下滑、原材料和人工上漲等壓力。這背后*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就是海運費。疫情影響了集裝箱的中轉效率,運力大幅下滑,運費急劇攀升,運費現階段是制約我國出口增長*大的桎梏。價格雖然上漲,今年1-6月我國集裝箱的吞吐量同比仍在增長了15%,比2019年同期累計也增長了8.8%。海運費可能一定程度上減少我國的外需。
爆發的產能、變異的病毒,或將繼續影響市場
目前來說,無論是聚酯還是織造的供需情況事實上難以稱得上十分樂觀,或者說可能并不及預期,其中聚酯的需求預計將好于織造需求,同時下半年聚酯-織造環節的庫存仍舊將呈現向下轉移趨勢。
**2021年織造以及加彈設備新增較多,這一點主要由于2020年織造和加彈環節因原料差價和終端囤貨影響下利潤效益相對可觀,獲利誘導以及宏觀預期回暖下2021年織造和加彈設備投資大機率迎來高峰期,上半年織機加彈機投放集中于4/5月,下半年集中在7/8月,大量新設備的落地也給聚酯滌綸需求提供剛需增長空間。同時聚酯環節產能集中度以及議價能力遠遠高于織造加彈環節,屆時聚酯環節可憑借集中度高優勢通過聯合報價、控制產量、促銷等等手段促使下游買入,從而將庫存向下轉移。
再者,回看去年下半年,其中去年9/10/11月份聚酯及織造需求均顯著大幅回暖,織造環節多供不應求開足馬力生產,與此同時也帶動聚酯滌綸產銷持續火爆。究其原因除了終端訂單由于“雙十一”“雙十二”等電商旺季存在真實回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去年織造加彈工廠對下半年存在較大不確定因素,低開工下準備并不充足,因此在終端訂單突襲下市場供應短時進入緊缺狀態。今年來看,同樣的邏輯出現反置,織造和加彈工廠出于對下半年需求回暖的預期考慮,即便二季度內外貿需求低迷的情況下多數織造工廠仍盡可能維持較高開機負荷,高開工高坯布庫存以*充足的供應去備戰下半年可能回暖的需求,屆時終端訂單即便如期下達,充足的供應準備可能導致市場將以相對并不火爆的反饋過渡至旺季結束。
另一不同于去年之處在于今年國內各行業生產供應基本完全恢復正常,去年終端擔憂供應緊俏從而集中囤貨的情況近年將不復存在,同時今年原料聚酯滌綸價格強勢反彈,終端也無抄底一說,織造環節的需求采購節奏較去年大幅放緩或者說趨于理性冷靜。*后若接下來海外疫情復蘇下,由于東南亞等地區勞動成本紅利,此前短時回流至國內的紡織服裝訂單將重新回歸至東南亞地區。
總結來看,市場對接下來的傳統旺季行情仍有期待,不過由于織造以較高開機、庫存狀態進入9月,充足供應面VS旺季訂單回暖,加之海外疫情復蘇訂單回流東南亞,屆時聚酯-織造環節利潤效益以及庫存可能難以復制去年四季度的樂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