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到2021年年底,聚酯類商品都應以逢低買入為主,理由如下:一是聚酯類商品的成本支撐依舊強勁,原油、煤炭價格難以趨勢性走弱,需求有增量,供應受限是能源品種的共同特征。二是PTA和MEG供應整體可控,MEG下半年有大規模檢修,PTA今年新產能已經釋放完畢。三是“金九銀十”是傳統消費旺季,雖然較高的海運費減弱了歐美補庫積*性,但國內消費旺季仍可期待。
化工品有成本支撐
目前原油市場陷入橫盤整理態勢。8月初國內多地出現疫情,政府倡導民眾非必要不出行,且對中高風險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包括南京、鄭州、長沙在內的八個大型城市交通擁堵時長都驟然下降,國內航空飛行量短時間內也驟降30%多。受此影響,原油價格小幅回調。8月中旬國內新增病例和中高風險區均出現拐頭,疫情沖擊逐步淡化,原油價格趨勢性走弱的概率很小。與此同時,國內煤炭價格受到保供和需求淡季的利空影響短暫回落,考慮到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中長期規劃,以及煤炭低庫存,煤炭價格繼續走弱概率并不大,后期更可能維持寬幅振蕩態勢。
另一方面,2021年迄今,PTA和MEG產能均出現大規模擴張,同比增速分別為16%和26%。雖然如此,但兩個品種庫存卻并沒有累積太多。背后*主要的原因是,較低的加工費導致工廠生產積*性受到限制。2021年接下來的幾個月,PTA社會庫存和倉單量將比上半年更低,PTA沒有新增產能投放,PTA主流工廠主動控制市場貨源的積*性會更高;MEG仍有新增產能計劃投放,然而8月是海外裝置檢修高峰,9―12月是國內煤化工企業的檢修高峰,MEG庫存大幅累積的可能性較低。
傳統消費旺季到來
聚酯的終端是紡織服裝,紡織服裝具有非常強的季節性規律,下半年銷量通常高于上半年。從近十年的國內服裝鞋帽零售額**值走勢來看,每年6月、7月為季節性低點,8月與7月基本持平,9―12月逐漸走高。我們認為2021年也不會例外。國內每年有“雙11”“雙12”消費高峰,海外有圣誕、新年雙節消費狂潮。
下半年國內消費高峰仍會到來,但海外卻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與2020年相比,2021年歐美有了更高的疫苗接種率,歐美消費積*性也更高。我們跟蹤數據發現,目前美國服裝批發商的庫存銷售比處于2010年以來的*低值,批發商有補庫需求。但疫情影響了集裝箱的中轉效率,運力大幅下滑,運費急劇攀升,現階段運費是制約國內出口增長*大的桎梏。雖然運費價格上漲,但1―6月我國集裝箱吞吐量同比仍增長15%,比2019年同期增長8.8%。在8月15日當周的主要航線中,中國到美國西海岸和東海岸的運費以及歐洲到美國東海岸的運費均出現了環比下降。而海運費若能下滑將*大地提振我國紡織服裝的出口。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三、四季度聚酯原料的成本端有一定支撐,同時需求端預期良好,投資者不必過于悲觀。若海運費有所下降,則聚酯原料價格存在沖擊前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