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行業既是提供溫暖舒適著裝的傳統民生行業,又是**審美創造趨勢的時尚創意產業。如何將兩者結合的同時,從綠色供應鏈發展上尋求更大突破,讓供應鏈上的每一個企業,在“碳達峰碳中和”的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是行業內一直在探討的話題。
日前,由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下文簡稱“上海市質檢院”)、華灝化學等單位聯合主導、牽頭編制的上海市地方標準《紡織產品綠色供應鏈管理與評價導則》已正式實施,將為紡織品碳標簽和紡織品生物聚酯纖維成分標識標準化邁出堅實的一步,以應對國內外對紡織品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進一步削減措施。
該標準立足上海,輻射長三角,面向全國,是國內**紡織行業綠色供應鏈管理評價的地方標準。標準的實施能夠有效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環境保護意識,推動紡織服裝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促成供應鏈整體效益*大化。
會上,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認證專家劉軼星介紹說,紡織工業是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的產業體系,是實現整個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和基礎底線。
“基于紡織行業的特點,其生產加工過程中,還包括紗線、編織、縫制、著色、印染等十余項工序,這些工序往往需要多家上下游企業共同完成,而非一家企業獨立完成,因此若認證紡織企業供應鏈管理是否綠色,需要從產品各個環節入手,對影響因素逐一評估,”劉軼星說。
據了解,今后將在符合性評價通過的前提下,根據企業評價得分確定相應的星級(3個星級)*高為5星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獲證企業每年需接受一次監督審核,證書有效期為3年。
中國碳排放和生物新材料的領軍人物、參與標準制定的華灝化學總經理王霄對記者表示,今后對紡織業“碳標簽”的標識審核會更為嚴格。
“舉例而言,現在人們穿的99%化纖服裝中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纖維,而聚酯纖維又分生物聚酯纖維及再生聚酯纖維。我們企業主要做的是生物聚酯纖維,此次標準的落地就是要引導更多的品牌方一起減少碳排放,推動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的建立,”王霄說。
當天,華灝化學和伊藤忠纖維貿易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ITS)、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共同舉辦了“BIODEX SDGs 2021”全球品牌發布會。
“BioDex”是華灝化學生物基SDGs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以下簡稱“PTT”)纖維產品注冊品牌商標,華灝化學和ITS本次發布會簽署了BIODEX全球品牌**授權協議。
華灝化學總部設立在新加坡,公司擁有****的生物法3HP和PDO生產技術,與擁有下游產品PTT和PHA專利技術的企業一同構筑了全球*具競爭力的生物化工產業鏈。
日本伊藤忠則是全球紡織領域世界500強中排名前100位的行業龍頭企業,有著全球品牌運營團隊和經驗,其經營著包括FILA、HEAD、DESCENTE、 Psycho Bunny、Santoni、CONVERSE、LANVIN、LeSportsac等在內的紡織行業上下游知名品牌,通過均衡的資產組合,確立高效的經營基礎。
王霄表示,本次強強合作必是雙贏的過程。“華灝化學可以集中精力在上游原料創新研發生產。下游的纖維品牌交給伊藤忠來全球運營管理并給終端零售品牌賦能。生物基纖維品牌BIODEX將是伊藤忠SDGs發展戰略的又一個有力武器。實現伊藤忠纖維SDGs的雙輪驅動戰略:再生品牌RENU和生物基品牌BIODEX。作為外企,我們十分看好這里的投資環境,在中國都已陸續布局,希望為行業節能減排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