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原油價格經歷了大幅波動,油價創五月末以來*大的跌幅,布倫特價格從高點77.84直接跌到*低點74.13,盤中巨幅波動3.7美金,一根大大的陰線也讓市場感到陣陣寒意。
夜盤國內的能化商品也出現了大幅的下跌,PTA等化工品陷入跌停,短纖、乙二醇、塑料等化工品也紛紛急轉而下,市場情緒在一夜之間仿佛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一切,都源于市場對于未知的恐懼。
國內期貨市場早盤開盤,商品期貨普遍下跌,燃油、PTA跌超4%,菜粕、短纖等跌超3%,焦炭、瀝青等跌超2%,棕櫚、鄭棉等跌超1%,純堿、豆一等小幅下跌;僅熱卷、螺紋等少數品種小幅上漲。
作為原油作為化纖產業鏈的上游產品,近期因受到OPEC+會議的未果影響,國際油價動蕩不安,隨之影響化纖產業鏈隨行情而波動。
盡管眼下OPEC+會議未果,但該聯盟面臨著去年價格戰后的*大危機,特別是在全球通脹壓力上升之際,此輪談判破裂是否會升級成聯盟再度破裂?此種可能性足以引發市場擔憂情緒。此外,隨著美伊談判進展逾時三個月,伊朗石油供應流回市場的預期日益增強也導致OPEC+在近期的增產政策上步步謹慎。
另外受季節性檢修及利潤不佳影響,當前國內存量裝置開工負荷較低,但后續隨著檢修裝置陸續重啟,國內開工率將低位回升。新產能方面,衛星石化、浙石化已經穩步運營,湖北三寧、古雷石化、建元煤焦化等新裝置下半年也將陸續投產,這將加劇下半年乙二醇供應壓力,乙二醇自身利潤將進一步壓縮。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紡織服裝內銷和外銷均表現良好,內銷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下半年處于平穩增長的趨勢;當前高昂的海運價格依舊限制出口的增長,不過隨著下半年集裝箱緊缺和海運物流效率低的問題解決,出口仍有期待。
從進口看,由于目前海運費仍處于較高位置,乙二醇到港量預估仍在低位。從利潤端看,油制乙二醇、甲醇制乙二醇、進口乙烯制乙二醇的利潤均不佳,因此,即使在新裝置較大投產的壓力下,乙二醇的開工率仍整體低于60%,石油制乙二醇開工率低于70%,煤制乙二醇開工率從高點的60%降至35%左右,側面提振乙二醇價格。
從聚酯端看,今年游織造加彈新增量大,開機高,對聚酯需求形成剛性支撐。隨著油價和聚酯原料價格的不斷動蕩,下游的采購心態也發生了一些相對積*的變化,投機性的備貨需求開始顯現,不過考慮到當前聚酯端庫存偏高,利潤微薄,聚酯負荷仍然存在壓力。但只要原料價格不出現暴漲暴跌,聚酯和下游仍能維持一定的盈利,需求還是具有韌性,等待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逐漸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