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報道了“神十二”航天員穿上了“湖州制造”。三名航天員在空間站要駐留3個月,這就需要服裝面料在強度、抗菌、抗靜電、抗水洗等十多項指標上,都必須符合航天服裝的高功能性標準。
浙江湖州,航天面料研發實驗室,總臺央視記者吳昊:航天員在太空艙里要生活3個月,衣食住行,每一樣都不是小事情,拿航天員穿的衣服來說,就要求服裝面料在強度、抗菌、抗靜電等十幾項指標上符合太空環境的特殊要求和高標準。
在浙江湖州的國家特種工裝印染產品開發基地里,科研人員組成了攻關團隊,進行自主研發。
太空艙里一個微小的毛球都有可能造成一個巨大的隱患,因此,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面料的耐磨和起球性能試驗。
像這樣的試驗還有很多種,科研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歷時3年,*終成功研制出了這種符合太空艙內工作穿著要求的特種面料。
我身上這件衣服就是由這種特殊面料制作而成的,排汗透氣,穿著非常舒適。
如今,中國的紡織工業每年加工的纖維總量已經占到了世界的一半以上,今年上半年,紡織工業的增加值又同比增長了10%左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性能纖維的產能,中國已經占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
浙江美欣達紡織印染科技有限公司參與了此次神舟十二號宇航員服裝部分面料的設計研發生產。“這是一次雖然具有挑戰性,但充滿使命感和榮譽感的研發生產過程,我們不僅代表美欣達,更代表著湖州制造。”銷售一部部長羅文斌表示。
此次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任務航天員艙內工作服、休閑服、睡袋等多項服裝產品的研發任務,交給了中國民族戶外品牌企業北京探路者集團。由于長期的合作和信任,該企業**時間把相關產品面料的生產訂單交給了美欣達,希望能盡快生產出符合標準的面料產品。
時間短、任務重。更大的挑戰在于此次3名航天員被送入在軌空間站核心艙后,要駐留長達3個月的時間,這就需要服裝面料在強度、抗菌、抗靜電、抗水洗等十多項指標上,都必須符合航天服裝的高功能性標準。
接到任務企業**時間,美欣達成立了20多人的攻關團隊,從采購原料開始,精細化每一步工序。
“這一次的研發,沒有先例,沒有樣板,我們通過將多種原料經過幾十次反復配比,從而形成*符合標準的面料結構,產品完全實現了自主研發。”實驗室里的成功并不意味著批量生產,要保證產品在太空中的長期穩定性,對生產環節的工藝水平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生產技術科科長方忠泉說,作為國家特種工裝及休閑面料印染產品開發基地,美欣達集團積*推進信息化、數字化管理。
在紡織印染產業先后引進英國、德國、瑞士、意大利等地的先進設備,實現了工藝溫度、燒堿濃度、雙氧水濃度、PH值、車速等在線自動控制,這也保證了*后成品的交付只用了短短3個月時間。
美欣達集團總裁芮勇表示,參與此次國家航天項目的配套研發生產,對美欣達進一步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實力有著積*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