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今年3季度后,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面臨的風險挑戰進一步增加,全球疫情反復加劇,世界經濟恢復仍不確定,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國內部分地區受到疫情、汛情的多重沖擊,海運費飆升、限產限電影響履約,造成訂單流失。面對諸多不利因素,紡織服裝出口在3季度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當季出口降幅收窄、9月出口恢復增長,帶動前3季度累計出口實現較快增長,增幅超出業內在年中給出的預測值。推及增長原因,主要有幾下幾點:
一是外部需求擴張推升消費品出口增長。疫情之下,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對日常消費品的需求轉旺。9月,一般消費品,包括家具、箱包、服裝、玩具、鞋靴的出口額同比增速從8月的9.6%加快至13.9%。8月美國、歐盟、日本自全球進口一般消費品分別增長22.3%、7.9%和1%。
二是價格上漲帶動出口提速。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企,棉花、化纖等紡織原料國內采購和進口的價格居高不下,且漲幅有擴大之勢。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看,前3季度,紡織原料類購進價格指數增長3.5%,9月當月增長7.6%,比上月又擴大0.9個百分點。棉花累計進口價格上漲12%,其中9月提升37%,化纖進口價格上漲2.4%,其中9月上漲20%。上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并沒有向下游傳導,使企業利潤受到嚴重擠壓,3季度以來,從數據上看,出口企業在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出現被動漲價的現象,下游服裝產品的出口價格整體上漲,3季度針梭織服裝平均提價幅度達到20%。內銷價格也有所提升。9月,紡織業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增長7.4%,累計增長2.5%,服裝、服飾業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當月增長0.4%,其中針織類制造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恢復速度超過梭織服裝。化纖制造業價格提升迅速,9月出廠價格指數增長23.8%,累計增長13.8%。
三是防疫物資出口降速有所放緩。醫用口罩出口同比跌幅逐步收窄,從5月的90%收窄至70%,醫用防護服從90%收窄至83%。兩大防疫產品出口對9月出口增速的拖累僅為11.2個百分點,為今年4月來*小。
四是東南亞受疫情反復影響減少產量和出口,部分訂單回流國內,填補了該地區制造業下滑的空缺。
展望4季度,出口面臨的環境依然嚴峻復雜。重點市場救市政策逐步退出,與通脹疊加,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將受到一定抑制;東南亞國家適應疫情后,訂單回流現象會逐步減少,進口商采購方向回歸疫情前軌道;限產限電在各地仍將持續一段時間,短期內將造成產能瓶頸,影響年底前接單、生產和出貨。預計4季度出口在高基數效應下仍難恢復增長,但全年出口實現增長的大趨勢已無懸念。
今年1~9月,我國紡織品服裝貿易額2541.7億美元,同比增長7.6%,較2019年同期增長15.4%。其中出口2330.2億美元,增長6.4%,較2019年同期增長15.5%;進口211.5億美元,增長23.5%,較2019年同期增長14.2%,累計貿易順差2118.7億美元,增長4.9%,較2019年同期增長15.6%。
9月,紡織品服裝貿易額323.5億美元,同比增長4.1%,較2019年同期增長22%,環比下降3.2%。其中出口298.3億美元,增長3.4%,較2019年同期增長21.9%,環比下降3.4%;進口25.2億美元,增長13.4%,較2019年同期增長23.8%,環比下降0.8%。當月貿易順差273.1億美元,增長2.6%,較2019年同期增長21.7%,環比下降3.6%。
累計出口降幅受服裝拉動收窄
3季度以來,紡織服裝月度出口呈現回升態勢,8月出口額超300億美元,9月出口在連續四月下降后恢復增長,3季度累計出口896.3億美元,下降2.5%,降幅小于2季度(-4.9%)。
受外部市場需求回暖驅動,終端消費品服裝對整體出口起到顯著拉動作用。3季度服裝累計出口525.4億美元,同比增長9.6%,環比2季度增長32.3%,正向拉動當季紡織服裝整體出口增長5.7個百分點。
由于東盟等地疫情反復、加重,紡織中間產品出口受阻,3季度紡織品出口下降15.8%,環比2季度下降0.2%。但9月出口僅下降4.9%,較前期大幅收窄,逐步顯現回升勢頭。
歐美和東盟市場向好趨勢不變
3季度以來,美國和歐盟市場回暖形勢相對明朗,我國對其出口整體呈現穩定增長趨勢。東盟受疫情反復影響導致我對其出口暫時下跌,但不影響長期向好趨勢。日本市場仍在波動中曲折向前,缺乏持久回升動力。
對美出口恢復增長。9月對美出口止跌,當月出口增長2.9%。累計對美出口保持較好增勢,1~9月累計對美出口428.4億美元,同比增長2.43%,比2019年同期增長21.2%。其中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增長39.7%,比2019年同期增長5.5%。隨著美國消費者信心回升,外界對美國經濟回升的預測占據主流,預計4季度對美消費品出口將保持向好趨勢。
對歐盟出口降幅收窄,服裝增勢擴大。9月我國對歐盟出口降幅進一步縮小至2.9%,其中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增幅擴大至19%。1~9月,我國對歐盟紡織服裝出口351.8億美元,同比下降17.4%,比2019年同期增長14.6%。其中針梭織服裝出口增長15.7%,比2019年增長5.9%。
日本市場恢復緩慢,對日出口處于波動區間。9月我國對日本出口沒有延續8月的好轉趨勢,再度下滑。當月出口下降10.1%,降幅較上月擴大6個百分點。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僅增長3.4%。1~9月,我國對日本紡織服裝出口同比下降8.4%,比2019年同期增長1.3%。其中重點商品針梭織服裝同比增長7%,比2019年下降7.7%。
東盟疫情復發導致東南亞制造業受到嚴重影響,各國政府急于保住經濟,逐步開始采取“與病毒共存”的戰略,恢復生產和對外供應。我國對東盟出口于8月出現年內首降后,9月再次回升,當月對東盟出口增長14.6%,其中大類商品紗線面料增長18.6%。1~9月我對東盟紡織服裝出口同比增長23.1%,在4大市場中增長*快。比2019年同期增長23.5%。其中重點商品紗線面料同比增長29%,比2019年增長7.5%。
8月歐盟和日本自東盟進口下降
從主要市場8月紡織品服裝進口數據看,東南亞地區疫情嚴重導致訂單流失的現象有所顯現,主要表現在歐盟和日本市場,當月自東盟進口分別下降3.5%和11.7%,美國自東盟進口仍保持較快增速。
1~8月,歐盟27國自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854.9億美元,下降5.8%,自中國進口下降32.2%,中國占比32.7%,比2020年同期下降,仍高于2019年同期。其中紡織品占比41.1%,服裝占比29.3%,均低于2020年,高于2019年同期。東盟的市場地位進一步提升,歐盟自東盟紡織品服裝進口增長24.9%,占比13.1%,均高于前兩年。
1~8月,美國自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897.6億美元,增長14.3%,自中國進口272億美元,下降12.7%,中國占比30.3%,低于2020年和2019年同期。其中紡織品占比37%,服裝占比27.8%,均低于2019年和2020年同期。自東盟紡織品服裝進口增長32.3%,占比25.8%,均高于前兩年。
1~8月,日本自全球進口233.2億美元,下降6.2%,從中國進口下降11.6%,中國占比55.3%,低于2020年同期,但高于2019年同期。其中紡織品占比57.4%,低于2020年同期,高于2019年同期;服裝占比54.5%,高于2020年同期,低于2019年同期。自東盟紡織品服裝進口增長0.1%,占比28.9%,均高于前兩年。
東南亞和中北美防疫物資需求大
9月,紡織服裝大類商品出口額保持良好增勢,紗線、面料和針梭織服裝分別增長18.4%、21.5%和15%,紡織制成品下降25%,降幅明顯收窄。3季度以來,大類商品出口價格明顯提升,紗線當季出口價格提升32.6%,面料提升16.4%,針梭織服裝提升20.1%。
防疫物資對全球出口仍以下降為主,但地區差異明顯:9月對全球醫用口罩出口額下降71%,但東南亞地區和中北美洲地區由于疫情加劇造成需求反彈,出口止跌回升。9月對東盟出口醫用口罩同比增長31%,對中北美洲(美國、加拿大除外)各國出口增長56%,帶動1~9月累計對兩地出口降幅均有收窄。
1~9月,紡織品累計出口1063.7億美元,同比下降10.3%,比2019年同期增長19.4%,服裝出口1266.5億美元,同比增長26%,比2019年同期增長12.5%。其中口罩和防護服合計出口126.32億美元,同比下降79%。除去口罩之后的紡織品同比增長37%,比2019年同期增長13.3%;去掉防護服后的服裝同比增長38%,比2019年增長11.4%。口罩和防護服在整體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為5.4%。大類商品紗線、面料和針梭織服裝累計分別增長44.2%、38.1%和24.9%。
東部和西部地區拉動全國出口增長
9月,全國主要省市紡織品服裝出口額保持向好態勢。排名前5的省市中,僅廣東出口仍為負增長,且降幅已縮小至個位數,浙江、江蘇、山東和福建全部保持增長。
1~9月,排名前5位的省市中,浙江、江蘇、山東和福建分別增長13.9%、8.4%、20.3%和27.4%,廣東下降7.9%。新疆、河北、江西出口增長迅速,增幅均超過30%。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是拉動全國實現增長的主要區域,累計出口分別增長6.9%和24.5%,分別拉動全國增長5.9和1.1個百分點。中部地區略有回落,下降7.7%。
原料進口價格猛漲重點商品量價齊升
3季度紡織品服裝進口額創下階段性新高,當季進口74.5億美元,較2季度環比增長8.7%。但同比增速較前期明顯放緩,當季增長19.8%,遠低于2季度的42.6%,其中9月增長13.4%,降至年內(除2月外)*低。
前3季度紡織服裝累計進口增長23.5%,重點進口商品實現量價齊升。紗線、面料、針梭織服裝進口量分別增長21%、0.2%和10.4%,進口均價分別提升18.4%、16.6%和21.7%,進口價格的拉動作用更為突出。
原材料進口價格漲勢強勁,9月紡織類原料進口價格整體上漲54%,漲幅較2季度末時擴大了32個百分點,1~9月累計上漲11.3%。
棉花進口量價背離國際棉價漲速較快
棉花進口自年初即呈現量價背離的走勢,進口量自1月達到高峰后迅速回落,至9月跌至7.5萬噸,創年底新低,同比下降65%。進口價格持續攀升,9月當月升至2120美元/噸,創年內新高,同比上漲37%。前3季度棉花累計進口152 0173 3840萬噸,增長32.3%,進口均價1870美元/噸,增長12%。美國、巴西、印度、澳大利亞和布基納法索位列進口前5大來源國,其中除自澳大利亞進口下降70%外,自其他4地累計進口仍保持增長,但月度進口已呈明顯下降趨勢。貝寧、蘇丹、科特迪瓦等新興來源國(地)正在彌補傳統進口國(地)的份額。
根據中國棉花協會發布的信息,9月,新棉采收陸續開始,受天氣影響,全國棉花采摘進度慢于去年,月內新棉上市數量較少,儲備棉成交踴躍。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帶動下,國內外棉價大幅上漲,外棉價格漲幅高于內棉,內外棉價差縮小;9月30日,國際棉花現貨價格cotlook A指數為112.2美分/磅,折關稅內價格為17869元/噸,內外棉價差1235元/噸,折滑準稅價格為18000元/噸,與國內棉花價差為1105元/噸。同期,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128B)為19104元/噸,較上月末上漲977元,同比上漲6213元;月均價為18237元/噸,環比上漲221元,同比上漲544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