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0 來源:互聯網
歐盟5月1日起全面實施六價鉻法規,受影響的產品包括但不限于鞋類、服裝、帽子、手腕帶和玩具。超過限量標準要求的產品,將禁止投放市場。該法規規定,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皮革制品中,六價鉻含量不得超過3mg/kg。對于包含皮革部件的產品,其與人體接觸部分的皮革部件中,六價鉻含量不得超過3mg/kg。超過上述限量標準要求的產品,將禁止投放市場。不過,今年5月1日前已經在消費者手中的二手產品,則不受該法規制約。
歐盟是重要出口市場
根據媒體報道,在5月1日開幕的第117屆廣交會三期上,一些受訪鞋企認為,新規的實施勢必會對出口鞋造成一定影響。“這是國內鞋企普遍會遇到的一個技術問題。”一些參展鞋企認為,首要問題是對原材料加強把控,同時改進生產工藝,但這同樣意味著成本的增加。“此前,我們已經多次同供應商開碰頭會,要求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必須達到歐盟的測試標準,尤其是六價鉻這塊,并出具檢驗合格的測試報告。”東藝鞋業展位負責人說道。
同時,也有業者指出,歐盟是我國皮革制品的重要出口市場,歐盟出臺的六價鉻禁令,將對我國輸歐皮革制品帶來巨大的影響。
此前,溫州一鞋企因六價鉻超標,致1萬多雙男鞋遭退運,貨值在10萬美元以上。溫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人員分析,歐盟出臺的六價鉻禁令,將對輸歐皮革制品生產企業帶來較大影響,建議企業開展皮革鞣制工藝開發研究,加強對原材料采購和生產環節的監管與控制。同時,借鑒國外先進技術,消除六價鉻帶來的貿易風險。
有業者表示,由于目前關于皮革鞣制工藝和替代產品研究遠未達到歐盟六價鉻法規的要求,政府主管部門應與企業聯手,加快技術研發步伐,積*主動做好應對工作,努力將應對成本降到zui低。
德國于2010年宣布限制六價鉻
根據有關媒體報道,全球80%—85%的制革企業在鞣制過程中使用的鞣劑均含有三價鉻,如果在陽光下會被氧化而轉化成六價鉻。
皮革屬于六價鉻的高風險產品,德國在推進皮革制品六價鉻禁令上zui為積*。2010年8月,新修訂的德國消費品法規第18號修正案中規定,與人體長時間接觸的服裝、表帶、背包、家具和玩具等消費品皮革中六價鉻含量均不得超過3mg/kg,德國由此成為歐盟一個實施此禁令的國家。
2012年1月,丹麥政府向歐盟提交關于六價鉻會對人類造成過敏反應危害的卷宗。基于此,歐盟發布了EU301/2014規定,確認與人體接觸的皮革部分含有的六價鉻不得超過3毫克/公斤。
在丹麥等國的提案推動下,2014年3月25日,歐盟正式發布了新法規No301/2014,對REACH法規附件XVII中的六價鉻限量要求進行了修訂,要求與皮膚接觸的皮革制品或者消費品中與皮膚接觸的皮革部件中的六價鉻含量不得超過3mg/kg,否則不得投放市場。新規定將于2015年5月1日在成員國強制生效,這也意味著歐盟對六價鉻的管控將達到zui嚴苛的程度,出口企業需高度重視。
對鞋類出口影響不大
輿論普遍認為,新規會阻礙鞋類的出口,那么,業內專家又是怎么看的?
對于社會普遍關注的六價鉻法規對我國鞋類的出口帶來的影響,中國皮革協會副秘書長陳占光則表現的很“淡定”,他認為,不必為此次的規定過度恐慌。
“歐盟六價鉻法規對我國鞋類出口的影響并不大,早在幾年前,德國已經出臺了宣布限制六價鉻的規定,同時,一些企業也早已經把限制六價鉻作為企業生產的要求和企業標準。因此,對于5月1日實施的新規來說,從行業和企業的角度看,并不突然。”
另外,陳占光也介紹,對于六價鉻限量的問題,其實行業內早有預警,“實際上,這個規定與我們行業一直倡導的方向也是一致的。”陳占光說,比如協會進行的生態皮革項目。
據介紹,真皮標志生態皮革是“真皮標志”的延續,是指有資格使用證明商標“真皮標志”的各種成品革的總稱。它突出了對皮革中可能存在的對生態環境有影響的特殊化學物質的限量規定,以及對制革企業的污染治理管理。
“實施真皮標志生態皮革旨在提高全行業的環保意識,促進行業污染治理,保證我國皮革工業可持續發展;實施**戰略,以品牌拓展國內外市場;建立行業預警機制,主動應戰技術性貿易壁壘,保證皮革、毛皮及制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陳占光表示,對于歐盟實施的六價鉻法規,其實協會早已經把工作做在了前面,通過提前預警、倡導生態皮革,引導整個行業以及企業升級轉型,因為,這幾年始終重視生態環境、重金屬超標等方面的問題,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新規對于企業的出口影響不會太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