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戶外市場已經由劇烈的競爭慢慢趨于穩定,品牌開始向市場、向消費者妥協。越來越多的戶外品牌組建俱樂部、品牌社區與消費者進行真正的親密接觸。建立于同伴影響力和社區導向的新型營銷手段登上舞臺,通過真正的顧客關系,為企業創造持續的增長。小編歸納幾個戶外品牌俱樂部的案例:
The North Face:2012年3月啟動“去野吧”營銷戰役,官方社區+微博+微信三箭齊發。
思凱樂:2012年5月**推出了一家思凱樂戶外生活館。有常規的戶外活動、公益講座、戶外分享會等等。
三夫戶外:成立于156 0190 2607年,超過10萬多名正式會員和更廣泛的境內外戶外愛好者。策劃、組織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各種國內外長線及每周的短線活動。
綠螞蟻:有計劃地組織各種戶外運動,創辦了綠螞蟻戶外大學,定期開展戶外基礎知識講座。
GORE-TEX:2012年4月設立,2014年,戈爾特斯樂行俱樂部線上交流平臺全新上線。
圣弗萊:俱樂部經常性組織戶外活動,品牌社區正在籌建。
獅牌:2014建立驢享部落,定期開展活動。
思凱樂戶外生活館集戶外裝備體驗與戶外生活于一體,有常規的戶外活動、公益講座、戶外分享會。其位于北京CBD核心區的思凱樂戶外生活館,以產品與活動體驗相結合的方式,就匯聚了相當多戶外驢友們的喜愛。相較于思凱樂,圣弗萊也在為更多的人創造深度了解和體驗戶外生活的機會和條件。此外,戈爾特斯(GORE-TEX)戈爾特斯樂行俱樂部線上交流平臺全新上線、獅牌戶外組建驢享部落都是不同程度的構建自己的戶外圈子。
“俱樂部是戶外生活方式zui好的**者,購買不是目的,而是讓大家去體驗戶外,走出家門才更有意義,找一個能帶自己出去玩去戶外的店面購買產品,是很容易讓消費者有幸福感和存在感的,好的活動也很容易形成口碑。所以,如果能把每一個顧客發展成俱樂部會員,又通過俱樂部活動來提高消費者對戶外的認識,帶領更多的人加入戶外這個行列是十分有意義的。”思凱樂品牌創始人曾花表示。
當社區的互動增強,不單有助凝聚人氣,會員間也會分享各戶外用品的使用情況,得益的不單是品牌而己。由于擁有平臺,品牌可以借著分析數據,對目標顧客有更深刻的了解,營銷的布署也更能有針對性。
將顧客體驗作為品牌發展的依據,從鋪天蓋地的宣傳陣勢中脫穎而出、回歸原點,林勁松表示,圣弗萊當前的主要方向就是回歸原點與消費者進行溝通,進行精準營銷。雖然這將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成本,但是當把多元化的所有廣告系統濃縮成一個點,其實是可以獲益的,獲得消費者粉絲。
許多品牌在社區營銷推廣時總喜歡“一口吃成個大胖子”,追求轟動效應,認為在社區搞一次“戶外秀”活動就能讓銷量出現爆炸式的增長,結果可能為該活動花了2萬元的費用卻只賣出2千元的產品,自然落差很大,從而喪失信心,人為地給競爭對手讓出市場。所以,品牌在俱樂部營銷上要注意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