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李寧近日*好的消息,莫過于成功引入了美國私募基金TPG作為其戰略投資者。從資本市場的回應看,TPG的戰略投資對李寧起到了速效救心丸的作用。這一消息傳出后,李寧公司的股票在其后的兩個交易日大漲21%。
引進有經驗的、愿意參與管理的戰略投資者進入公司董事會,將有助于推動公司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推動公司戰略變革。
據悉,TPG在中國有17年的投資經驗,在消費品和零售行業都有較強的資源。其中*值得一提的,應該是2009年,TPG協助臺資鞋商達芙妮脫困轉型的成功案例。因此,人們普遍希望達芙妮成功重整轉型的傳奇會在李寧身上重演。
此外,TPG、GIC等投資方將為李寧帶來7.5億元資金,亦給李寧公司的進一步變革提供了資金保障。
“TPG 和GIC成為李寧公司的投資者,在投資方面給李寧公司增加更多的彈性和靈活性,給我們帶來一筆資金將用于投資深化企業轉型、發展品牌、 繼續發展并擁有更多的運動資源、提高產品研發設計能力、推廣材料創新及把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第六代店大規模地推向市場。”李寧CEO張志勇表示,到2012年底,李寧將在國內擁有156 0190 2607家第六代店,這一改造工程約占其全國8300家零售店的18%。
2012年是曾給李寧帶來好運的“奧運之年”,也是中國運動品牌一道需要艱難跨越的關卡。在2011年,國內體育品牌集體出現“大庫存”現象,2012年,出貨和新增訂單的壓力會將在各大品牌身上顯現。
在國內市場,耐克、阿迪達斯、安踏、匹克、361度、特步等一系列有實力的品牌對李寧虎視眈眈,有了TPG為李寧帶來了信心和資本,有望改變李寧衰落的命運。
實際上,李寧成長的故事反映了整個中國制造業的困境,在品牌重塑失敗之后,所凸顯的問題也正是國內全行業面對的困境:品牌本身核心價值沒提升、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不可替代性。
業內人士分析,當各大品牌商以低價打折的形式清理庫存的時候,本土運動品牌的競爭將更加激烈,知名度原本就不高的品牌會更加艱難。另外,近年來,品牌商們瘋狂開店推高了零售店鋪租金和運營成本,即便是擁有融資渠道可以緩解資金鏈壓力的上市公司,日子也不一定好過。如此看來,轉型雖然風險重重,但勢在必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