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內憂與外患困擾著三元里的發展。
隨著三元里皮具商圈規模的不斷擴大,缺乏綜合規劃、用地狹小、配套設施缺乏、品牌整體推廣缺位等種種由于自發形成的先天不足開始暴露出來。這是三元里的內憂。
外患同樣存在
獅嶺的專業市場是從2001年發展起來的,那時主要是做皮料和加工。中國皮具之都獅嶺經過這些年的快速發展,專業市場已經從原材料、五金開始向成品展貿領域延伸,由圣地集團規劃打造的總建筑面積達68萬平米,集皮革皮具物流信息中心、皮革皮具會議展覽中心、皮革皮具采購交易中心、皮革皮具融資結算中心、皮革皮具人才儲備中心、皮革皮具電子商務中心等六大中心于一體的海布圣地城,將對三元里形成強大的威脅和競爭。高欽利意味深長地說:“現在梓元崗才40多萬平米,不能小看花都獅嶺的擴張啊。”
皮具國美模式的海寧中國皮革城,從156 0190 2607年發展至今,現在已是上市公司,經過了五期建設的海寧皮革城,面積達到了95萬余㎡,并且現在已經在遼寧佟二堡、河南新鄉、四川成都等地進行了模式復制,完成了布點。有消息報道,海寧皮革城正在華南板塊尋求落地點,如此消息為真,海寧皮革城將完成整個中國大陸地區東、西、南、北、中的戰略擴張,這對外貿形勢日漸不妙、欲拓內銷市場的三元里皮具商圈無疑是一大威脅。
此外,中國箱包之都白溝與新興的中國旅行箱包之都浙江平湖目前都在傾力打造集聚箱包全產業鏈的第五代專業市場。其中,浙江平湖·國際箱包城總占地242畝,規劃建筑面積約40萬平米,意欲打造全球箱包航母級公共展貿新平臺。這些新興的專業市場,無疑將分掉國內皮具箱包市場領域一塊不小的蛋糕。
除了來自國內新興市場的競爭壓力,海外市場疲軟的壓力也逐漸加大。“整個三元里商圈,一個皮具城就可以滿足整個廣東省。三元里商圈30多個皮具城,大部分還是靠外貿,外貿這條路一不通,整個中國皮具箱包行業肯定嚴重萎縮。在全球經濟低迷、海外新興市場興起的雙重壓力下,外貿之路又何其艱難?”白云世界皮具貿易中心總經理劉浩清在廣州市外經貿局前往三元里調研時如此表示。
同時,隨著近年電子商務迅速發展,人們的消費習慣也在悄然改變。可目前三元里皮具商圈還沒有一個專業市場在電子商務上面取得成功。以外貿、批發為主、零售為輔的三元里皮具商圈能否持續發力?又能持續多久?面對內憂外患的現狀,三元里商圈又如何來應對?
臨建的歷史之傷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全國上下都看廣州,廣州要看三元里,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在廣州什么都可以批發、可以倒賣,廣東的商品在全國可謂一片暢銷,特殊的時機成就了三元里皮具商圈、站西鞋業、流花服裝商圈的江湖地位,從某種意義上說,三大批發市場商圈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歷史印記。
占據了重要交通優勢的梓元崗路獲得了很多商家的青睞,原有的幾個專業市場很快就不能滿足商業的發展,于是一大批民房加高臨時改造成市場,形成了“樓下是商鋪,樓上升炊火”的特殊景觀。一些位置較偏、30年樓齡且僅有40平方米的臨街鋪面租金高達數萬元。桂花崗一名地產中介向記者坦陳,“梓元崗社區的一二樓的房子只要業主愿租,幾乎可以當天放盤當天成交”。
臨建在三元里皮具市場發展之初*大地滿足了商業用地,促進了商圈的飛速發展。然而,臨時建筑總是讓人沒有安全感,在臨建的市場里,生意人都有賺**錢是**。不去裝修,沒有規劃、形狀各異、交通混亂、隱患叢生,也是三元里皮具商圈的一大景觀。
梓元崗的老住戶王伯坦言,他住的那棟樓一二層都租出去做商鋪或倉庫,“整個房間幾乎堆滿了皮具”,樓上住戶不得不安裝防盜網。近幾年查獲的假冒產品中,就有很大部分是來自樓上的民房宿舍。而且,皮具產品萬一著火后果不堪設想,所以王伯有空時都會向租戶的工仔敲敲消防警鐘。
歷史遺留的問題也總是*復雜的,就像老樹的根一樣盤根錯節,難分難解。而臨建就是這樣一個伴隨了三元里商圈整個成長史的頑疾。缺乏綜合規劃、用地狹小、配套設施缺乏、交通擁擠、整體推廣缺位等問題日益顯現。
按照規定,民房改建成商業用地,需要通過政府兩年一審。如果政府不再審批,就有隨時關門的風險。“老板其實都是提著心做生意。當然也不愿意花錢去裝修,提升整個區域形象。”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面對這些問題,政府也有重視。當地政府在先后多次對皮具城管理機構的設置進行了探索,但由于梓元崗幾乎是由純粹市場自發形成,各個市場又分屬不同業主單位,利益關系錯綜復雜,至今為止政府都沒達到預期目標。
“我在這里做生意,年年說臨建的市場要拆,要改造,然后年年只是說說而已,沒見有動靜,現在我們也不管了,能賺**是**。”一位在此做生意二十多年的王先生說。王建新說,梓元崗由于受到原先地理的限制,很難統籌改進,只能發現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
終于等來了好消息,三元里被列入了廣州舊城改造的規劃中,制約三元里繼續發展的瓶頸即將消失,三元里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被A貨綁架的無奈
三元里皮具商圈36個皮具專業市場,有20多個都以皮具成品為主,這些市場的經營業態大體一致,同質化比較嚴重,市場定位不清晰、細分不明確,高、中、低檔商品混雜,市場沒有形成合力,缺乏營造皮具業大市場的經營氛圍,導致區域綜合競爭能力難以得到提升,同時,還面臨A貨的困擾。
有人說,假貨每個市場都會有,尤其是比較旺,客流量多的市場。在三元里,我們的確看到了這樣一種現狀,諸如LV, CUCCI, 愛馬仕等國際品牌,在天橋地攤上,在一些批發市場的檔口隨處可見。事實上,A貨,給三元里商圈帶來了繁榮、帶來了興旺,帶來了利益,同時,也帶來了難言之痛——假貨集散地,已經成為三元里皮具商圈另一個代名詞。
據三元里皮具商圈一位資深商戶向《中國皮業周刊》記者介紹,三元里皮具商圈某專業市場有60%的商品都是A貨。“這個市場其實就是被A貨綁架了,這部分專做A貨的客戶市場方也很難割舍它們。雖然明知是A貨,但卻又要依靠它們來生存,這也是市場方的無奈。”該資深商戶如是說。
在三元里商圈某專業市場檔口,一位女士正在挑款,腳邊放著一個大大的行李箱;《中國皮業周刊》記者進入里面隨機拿起一款錢包,老板徐阿姨馬上熱情地湊上前來,神秘地從懷里掏出一塊用布包住的東西,而后揭開布說道:“你那個是沒有商標的,這個才是打上了商標的。”徐阿姨還介紹,這款打上了GUCCI商標的錢包,在淘寶上也有賣,70塊錢一個,他們在白云區有自己的工廠。接著拿了一個款式畫冊給記者,里邊幾乎囊括了全部國際品牌的每個款。
2月份以來,廣東省啟動“三打兩建”專項行動,不到一個月時間里,就破獲涉嫌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業賄賂等違法案件1696起。3月,廣州警方分別對梓元崗皮具商圈的檔口、三元里大街、三元里平英新村的出租屋等展開打擊制假售假行動,搗毀銷售假冒**手袋、錢包的窩點4個,查獲假冒品牌的手袋、錢包2000多個,按市場價格計算涉案金額約1000萬元。
“三打兩建”是在維護大家的公平利益,維護行業健康。三元里街道辦喻秋華主任說,在行業發展初期,可能存在一些不規范,但產業發展到今天,應該把這些東西清除出去了。他說:“眼下可能陣痛,但堅持走規范發展,打擊假冒,對市場和產業的健康發展都是有利的。”他希望企業能互相加強宣傳,并對“三打兩建”工作多給建議。
面對A貨帶來的困擾,近兩年已有不少專業市場表現出品牌蛻變和質量升級的訴求。比如,已經成功舉辦兩屆的白云世界“品牌文化周”,就立足于著力打造新的品牌;而在廣東省“三打兩建”這新的一輪產業升級中,白云世界又把自己定位于“雙運營商”的角色,即皮具產業的綜合服務運營商,專業市場的品牌運營商。
大品牌缺失的尷尬
據了解,目前現在三元里批發市場,一個實用面積只有幾平米的檔口,一個月的租金普遍在1-2萬之間。檔口還有進場費,一個檔口的進場費就高達幾十萬,轉讓費高達幾百萬。還有一方面是三元里面積局限。劉傳現在正在走的模式叫做“科工展一體化”,就是研發、工廠、展示全部集中在一起。“我們可不是要一點點面積的,動不動要上千平方,在三元里,可能嗎?”
長期以來,三元里并沒有形成一批為公眾廣泛認知的國際**,稍有一些知名度的品牌,品牌形象也時起時落。與之相反,由于中國市場的巨大吸引力,一些國外品牌或僅僅在國外注冊的品牌紛紛打入國內,占據了國內中高檔皮具產品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于是,三元里留給人的印象是“中低檔品牌的聚集地”。
三元里皮具商圈之所以缺乏大品牌,有行業資深人士分析,三元里皮具商圈只是起到了一個品牌的孵化器的作用,隨著品牌的成長,它無法給提供適合品牌發展的更大的市場空間;同時,不斷上漲的租金成本亦成為品牌壯大的一道阻礙。大品牌的離開,又回到了從小品牌培養,變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永遠都沒有大品牌,永遠都在培養小品牌。該資深人士舉了個養魚的例子,只有魚池夠大夠深,大魚才會停留,缺水缺氧大魚肯定養不活,留不住。
事實上,三元里幾乎從來都不缺自主品牌,它擁有的自主品牌數量遠比人們想象中的還要多,整個三元里注冊的皮具商標估計有上萬個。從十幾二十年前,梓元崗就大有人在注冊品牌,一個廠家有10個品牌的都有。劉浩清說,“但是有用嗎?靠那個5平方、8平方的小檔口能展示出一個世界品牌嗎?不可能!”
也許很少消費者會知道,萬里馬、卡丹路、康奈、嬉皮士、啄木鳥、鱷魚恤、登喜路、駱駝……這些知名的牌子都是從三元里發展起來的。只不過,這些品牌發展起來后,卻都選擇了高飛。“一種比較虛偽的說法,就是這些品牌認為自家身價高了,要跟老兄弟劃清界限。我來自意大利,想標榜自己的貴族血統。”劉傳說,這些品牌的離開,更主要還是為了節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