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世界鞋業總部基地了解,由華瑞世界鞋業總部基地與東莞華寶鞋業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廣東鞋類(東莞)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于7月13日通過審批,列入第二批廣東省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計劃。此次共有23家創新聯盟列入。
組建聯盟 提升鞋業科技水平
制鞋業是我國重要的傳統行業之一,全國有鞋業企業2萬多家,形成了廣東、福建、溫州、成都、重慶五大生產銷售集散基地。其中廣東又是全國*主要的生產和出口基地,據統計,2010年,廣東鞋出口41.5億雙,價值124.7億美元,成為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產業。
然而,在世界鞋業劃分中,我國是制鞋大國,卻不是制鞋強國。究其原因,除自主研發能力弱外,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低同樣制約著我國鞋業的發展。
隨著制鞋業的發展,對制鞋技術及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仍以過往模式繼續發展,在勞動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中,中國鞋業將徹底散失其優勢。
為提高傳統鞋業的工業工程技術,華瑞世界鞋業總部基地與東莞華寶鞋業共同發起“廣東鞋類(東莞)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力邀廣東鞋業企業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參與。
科技帶動產業 鞋業發展新春天
據了解,廣東鞋類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是以探索符合中國特色的創新生產模式為目標,致力于提高制鞋、服裝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生產力水平,為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和發展提供先進的工業工程技術,并對同行的企業提供咨詢服務的技術創新合作組織。
聯盟成立后,將在生產技術、生產模式、信息管理、人才培養等多方面提升鞋業科技水平。主要表現在:
通過研究國內外先進制鞋設備和工藝流程,實現機器設備自動化和生產規范化,大幅提高行業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進一步保證質量;
利用聯盟技術服務的公共平臺,真正將研究成果和技術推廣到行業、市場上,并*終建立產業化發展基地;
利用聯盟內的流動資金和先進生產設備,采用價值鏈圖和作業成本法等對制鞋生產線和供應鏈的關鍵核心處進行評估和分析,通過生產和供應的仿真與優化,提高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益、物流速度,進一步降低生產和時間成本;
研發適于制鞋、服裝等傳統勞動密集型、訂單多邊型以及出口加工貿易型的創新型信息管理系統,廣泛應用國內外高科技,實現對物料、生產、物流等的實時追蹤和跟進,進行有效的調度和控制;
吸收國內外高端技術型人才,建立人才庫,培養更多的行業技術人才。
據介紹,聯盟還將通過搜集大量不同種類、不同性別的腳型數據,建立腳型數據庫,創造全新的個性化生產模式,并*終使個性化定制產業化、市場化。
誠邀鞋企與科研機構 共謀廣東鞋業發展
目前“廣東鞋類(東莞)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共有聯盟成員9家,其中7家鞋業企業,2家高等院校。他們是東莞華寶鞋業有限公司、東莞市華堅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華標鞋業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卡佛兒實業有限公司、東莞市華瑞世界總部基地有限公司、東莞市銀升鞋業有限公司、廣州時尚狗狗兒童用品有限公司、廣州市新紅翼鞋業有限公司以及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華中科技大學制造工程研究院。
然而,要想推動東莞鞋業轉型升級,乃至整個廣東鞋業的發展,僅靠幾家企業和科研院校是遠遠不夠的。聯盟負責人告訴記者,“希望廣東鞋業企業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都能加入到廣東鞋類(東莞)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內,共謀廣東鞋業發展。
據悉,廣東鞋類(東莞)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處籌備會已與6月15日在世界鞋業總部基地會議室召開,并初步確立聯盟成員的權利和義務,以及聯盟的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