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紡織服裝、制鞋占據晉江產業的半壁江山,兩大產業在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是漂染和皮革,要將漂染和皮革留在晉江,必須處理好環保問題。
建設污染集控區
一直以來,晉江把“生態立市”作為推動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同進共贏的戰略,在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中有一個獨到的做法—推進污染企業“退城入園”,形成了華懋電鍍集控區、可慕制革集控區、東海垵漂染集控區三個污染集控區。通過把這些污染企業特別是漂染企業、皮革企業集中在污控區里,從而實現集中供熱和排出的污水統一處理,并可循環利用。同時,對于集控區內的污染企業集中按照標準來監管,并采取應急措施防止污染產生。
去年,晉江經濟開發區安東園部分區域擴建為印染集控區,動員安東園內占用三類用地的一、二類企業進行土地置換或回購,新增印染項目用地,引導鳳竹、海天、南新等印染企業集聚入區。目前,這三家企業都已經明確用地地塊,將盡快啟動實質性建設。
企業轉型升級
“今年泉州市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印染行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對印染企業的污染排放總量、單位產品基準排水量和綜合能耗量、行業準入條件、淘汰落后產能等方面做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晉江市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對印染行業轉型提升是一次洗牌,小的、不規范的企業被淘汰,能留下的自然是在技改、環保上做出大力投資的印染企業。
在晉江深滬東海垵,信誠、龍興隆、福田等多家印染企業負責人均坦承,如何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是目前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不少大企業從兩年前就開始通過引進高端設備、招募技術人才等方式自發進行技術升級。
加快“退城入園”
在加快印染、皮革等污染企業“退城入園”的過程中,晉江市環保局責令17家市區紡織印染、皮革企業于2009年6月底全部拆除水污染工序生產設備,停止生產;在晉江經濟開發區安東園區統一地塊安置搬遷企業,目前大部分企業已遷入園區并辦理環評手續。2011年,環保局又責令20家市區“退二進三”水洗企業全部拆除水洗工序生產設備,停止生產。此外,可慕制革集控區內63家皮革企業及區外3家皮革廠按省政府規定的每個企業生產規模必須達到30萬標張/年以上的“底線”進行整合,目前整合成6家企業。
晉江市環保局局長吳飛躍表示,今后將繼續嚴格落實年度減排監測體系建設計劃,推進落后產能淘汰和集控區整合,推進造紙、皮革、電鍍、建陶、漂染等重點行業深度治理,鞏固建筑飾面石材行業整體退出、建陶企業天然氣替代和皮革業整合提升成果,打造天藍、地綠、水凈的生態晉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