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12月20日-22日,中國?惠東第五屆鞋文化節暨時尚女鞋訂貨會在惠東銀基國際鞋城舉行,吸引了來自歐洲、美國、東南亞、香港等地區及國內的客商。
三天的訂貨會共接待客商3.8萬人次,簽訂合同985宗,訂購時尚女鞋7200萬雙,合同金額26.1億元。這些數字證明,“中國女鞋生產基地”的產品確實深受客商歡迎。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惠東鞋企多,產品質量也不賴,但大多數鞋企仍然依靠貼牌加工,能夠自創品牌的鞋企不多,知名品牌更少。
代工之路越走越窄
惠東縣黃埠鎮某鞋廠老板黃先生有一個品牌夢,希望有**自己的品牌能揚名全球。但目前,他的鞋廠主要做貼牌加工,每雙鞋賺幾元錢的加工費。
另一個鞋企老板林先生說,同一鞋廠生產的鞋子,貼上知名品牌的標識,價格就是幾百上千元,貼上自己工廠的商標,每雙只賣一百多元。
國際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大部分鞋企規模小、牌子弱、過于依賴貼牌和加工的弱點,不少鞋企老板增強了品牌意識,一些鞋企迫于生存,不得不走上產業升級、拓內銷、創品牌的路子。
近年來愈演愈烈的貿易保護主義,也對鞋企貼牌加工模式造成了較大沖擊。歐盟、美國等地多次針對中國鞋產品開征反傾銷稅,西班牙等國發生過焚燒中國鞋的事件,中國鞋產品容易陷入國際貿易糾紛漩渦中,貼牌之路越走越窄。
自創品牌并不容易
惠東大嶺鎮鞋企老板張先生說:“誰都想自創品牌,可是這并非易事。”
在國內不少鞋業產地考察過的張先生說,惠東的鞋子產量大,質量好,但為何一直難以打響品牌呢?
惠東鞋業商會秘書長陳油認為,品牌不可能一夜之間孕育成功,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以前打造一個知名品牌需要投入三四千萬元,現在需要投入一兩個億。惠東不少鞋企規模較小,無力作如此巨大的投入。
廣東鞋業廠商會秘書長吳航認為,觀念、人才、規劃等,都在制約企業自創品牌。
有業內人士認為,鞋廠老板在砸錢做品牌和貼牌加工獲利潤面前,大多選擇后者。因為品牌建設緩慢,貼牌生產既可以節省設計和推廣費用,又可以減低運營風險,有利于企業擴大生產規模。
抱團創品牌
惠東7個鞋企合作創品牌的事情引起人們關注。
前不久,李美順、朱瑞南等7位鞋企業主和市場營銷股東組建了惠東縣**家鞋業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香戀鞋業股份有限公司,推出“香戀”品牌。該公司董事長李美順介紹,目前已在廣東和海南開設了50多家連鎖店,計劃明年春季再開100家連鎖店。
這一抱團創品牌的模式受到了好評。陳油認為,這種抱團創品牌的方式值得肯定與推廣。
在本屆鞋文化節上,一些原本只做貼牌生產的鞋企,也開始展示自己的品牌了。某鞋業公司說,現在企業轉變了觀念,除了代工生產,還注冊了自己的商標,營銷自己的品牌產品。
惠東縣政府有關負責人說,該縣鼓勵和幫助制鞋業實施**戰略,對獲評市級、省級和***馳名商標和**產品的企業,縣里會有額外獎勵。
目前,惠東已培育了黃埠、吉隆、平山、大嶺四個制鞋大鎮,制鞋企業有4800多家,共有9個國家**產品、21件廣東省**商標、7個廣東省**產品、24個惠州市名優產品、36件惠州市知名商標。
自創品牌正當時
有觀點認為,中國有世界性的產品,卻缺少世界性的**,中國鞋企不能再滿足于充當外國品牌的打工仔了。
有業內人士說,當前正是鞋企創品牌的好時機。
陳油說,現在,人們買鞋子越來越注重款式,這種消費觀念的變遷有利于鞋子品牌的形成,鞋企應該好好把握。
業內人士建議,鞋企除了在質量上下功夫外,還應該重視挖掘品牌內涵,塑造文化品牌,利用媒體進行精心策劃包裝。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