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中國皮革網對于海寧制革環保專題的采訪進行了兩天,前后走訪了7家單位,工作節奏緊湊密集。
在這兩天時間里,海寧市皮革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龔慧紅一直陪同在記者身邊,一路行車,一路協調,一路不停地接聽和回復來自各方面與技術、環保相關的問題。當記者問及地方協會在行業重大事件及重要工作中怎樣扮演自己的角色時,龔慧紅毫不猶豫地表示:協調各方關系,為政府與企業之間搭建溝通橋梁,這個角色始終不變。
做政府參謀確保環保政策務實到位
“政府支持,企業努力,協會協調”這12個字,在整個環保專題采訪中龔慧紅提到多次。她說,浙江的制革環保工作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而海寧更是先行一步,在整個制革環保工作中,海寧市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推動,一直都是*大的基礎和動力。
在采訪中,說起2010年全國開展的環保核查、2013年浙江省開展的“五水共治”和海寧市環保局部署開展的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整治提升工作,也稱“零點行動”,整個制革環保工作與政府部門通力合作的點點滴滴,龔慧紅都如數家珍、銘記在心。
“2010年是*難過的一年。”龔慧紅說,那一年環保部出臺了《制革企業環保達標公告實施程序和環保核查實施細則解讀》,這個時候海寧的絕大部分制革企業并沒有嗅到即將到來的危機,但作為協會,對于達不到標準所可能產生的嚴重后果已經看得很清楚。
因此協會與市政府進行溝通,并達成共識,環保部門派人宣貫環保核查11條的具體內容,查找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的辦法,尋找技術的支持。協會把企業和技術專家提出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并逐條落實,為整個制革環保工作開展進程開了一個好頭。
產業調整,標準先行。“在浙江省制革環保標準和國家制革環保標準的制訂和修訂過程中,海寧市皮革行業協會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龔慧紅說,在先于國家標準的浙江省制革環保標準的制訂過程中,協會就對氨氮指標問題提出過建議,*終被采納,這同時也為國標的制定提供了依據。
在國家標準出臺之前,海寧市皮革行業協會組織企業進行可行性討論,形成了主題報告,上交中國皮革協會,就一些技術方面的內容表達了來自基層、更加符合客觀實際的觀點,得到有關方面認可。
標準*終是要企業來執行的,既符合國際標準要求又要掌握好尺度,“讓企業墊墊腳就能夠到”*好,龔慧紅的比喻很形象。
去年海寧市政府開展的環保污染整治的“零點行動”提出了64條整治條款,條款在出臺前進行了充分討論,其中有一條內容是,為實現節水目標不允許3米以下轉鼓繼續存在,對于這一條行業企業都有反映。
協會在與企業進行交流后認為,企業除了批量生產之外,還有樣品生產以及小批量高品質產品生產需要,因此一刀切會影響企業日常工作,建議提出后得到市政府有關部門支持,并把原條款改為3米以下轉鼓不超過30%。
根據多年的協會工作經驗,龔慧紅認為,只有協會真正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政府就會支持你的工作,需要你做政府的參謀。“在海寧市整個制革環保提升工作中,協會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海寧市環保局副局長陳洪明的評價,相信是對海寧市皮革行業協會工作和地位的*好肯定。
做企業娘家為環保落地牽線搭橋
協會在行業企業中的角色是什么?“**是娘家。”龔慧紅毫不猶豫。娘家人可不是說說就算的,不但要吃苦受累,上傳下達中間協調,更多的是要真心實意的服務到家。
龔慧紅回憶說,2010年環保核查時,與市政府聯合動員對核查文件進行宣貫之外,還幫助企業補辦手續,補填資料,有的方面需要技術支持,龔慧紅就把浙江省環科院的工程師請來幫助會診。“凡是有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都一條一條記錄下來,并分別與有關部門聯系,幫助企業逐條逐條解決。”說起這些過往,龔慧紅記憶猶新。
協會不但真心實意地幫助企業克服困難,還要幫著企業改變觀念,創立共同進步的工作方法和制約機制。當然,這需要協會在行業企業中具有足夠的威信和號召力。
“傳統的制革企業是很封閉的,他們一般不允許別人進入工廠參觀,我就跟企業講,環保跟工藝的保密沒有關系,它們是共通的,這一禁忌必須打破。”龔慧紅介紹,為了在工作中相互促進,協會要求當時的9家企業每家必須出兩名環保負責人,與協會邀請的環科院、環保局專家領導一起挨家檢查工作,并一家一家點評,找出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解決辦法,使環保工作在一個開放的大環境下開展。
在檢查工作時,檢查組發現有一些企業氨氮指標達不到,受到罰款處罰。針對這一問題協會認為,只是處罰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重要的是要在技術上想辦法改進。
協會先后找到陜科大、東南大學制革環保專家深入企業調查,找到問題所在,幫助企業調整工藝,并跟相關環保部門提出給企業一年整頓期的建議。經過科技攻關,這些企業的氨氮排放濃度不超過35 mg/L。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龔慧紅對于企業環保的各個環節及工藝都嫻熟于胸,對于制革污水分離、含鉻重金屬處理、光觸媒除臭技術等等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堪稱專家”。
對于記者真心給出的這個評價,龔慧紅表示并不感冒,她認為,重要的是要有愛心、責任心和事業心,有了這些,你有什么不懂的,專家們就會真心幫你。
“現在,海寧的制革企業老板各個都是環保專家,因為他們知道,環保是自己的事情。”在這背后,記者也看到了行業協會“娘家人”的身影。
重服務意識與企業保持零距離
到企業采訪,“大姐”是記者聽到*多的對龔慧紅的稱呼。“我喜歡這個稱呼,一是親切,二是表明企業對協會的感情深厚。”龔慧紅說。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龔慧紅對于海寧皮革的深刻情感,來自于家族世代對于皮革制造的奉獻和熱愛,在長期的工作中,她也將自己的這種愛心傳達給了協會的其他員工。
海寧皮革行業協會共有14名職員,除了內勤工作外有10名職員肩負著外勤工作。“海寧皮革產業園區被劃為10個片區,10個人負責與這10個片區的企業直接進行溝通對接。平均下來,每個人要負責10-24個企業。”龔慧紅說,他們每周有3天要走訪企業,每個企業每周至少要去1次,相當于每個企業每月與協會至少面對面溝通4次。
一個月跑下來,每個負責人還要把跑基層的情況寫成報告,協會會把報告中反映的企業遇到的困難統一記錄下來,并商討解決辦法。“如果是非常緊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則可以不遵守這個時間規定隨時匯報和給出處理辦法。”龔慧紅表示,這項工作已經形成制度,對于每個職員深入企業的效果都有定期回訪,并將其納入工作考核。
協會內部建立了2個QQ工作群,一個是內部工作平臺,另一個是相關協會溝通平臺,以便隨時溝通工作進度,海寧市皮革行業協會的這種工作方式目前已經推廣到其他行業協會中。
協會還建立了海寧皮革浙江區域**推廣使用管理辦法和“皮革服裝生產企業直營店質量誠信聯盟標準”,對原皮進廠進行質量檢驗,生產過程中質量檢驗、售后服務、產品質量追溯、社會滿意度調查和退修換建立制度等。“哪怕是消費者買的衣服掉了一粒扣子,也能得到協會相關的質量追溯服務。”龔慧紅認真地說。
*大限度滿足市場需求是海寧皮革行業協會的又一特點。2013年,龔慧紅了解到整個海寧市的縫紉工不夠,就聯合政府成立了海寧市技能培訓學校,去年參加培訓的人員達到100多人,經過協會和企業實踐雙方面的考核,其中52%畢業,對于與企業簽署了正式勞動合同的學員,學費全額返還。
在建立海寧價格指數方面,與義務小商品指數和柯橋紡織指數不同的是,海寧的價格指數是由協會自籌資金開辦。協會在皮革城建立了156 0190 2607個價格采集點,一周兩次實地采集,確保了指數的準確性。
“您一個月有多少時間深入企業?”
“除了開會和處理一些必要的工作外,我很多的時間都會走訪企業。”回答記者的這個問題時,龔慧紅的表情和口氣顯示出來的可以用四個字概括:稀松平常。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