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據海關統計,2011年1月份福建省出口鞋2.6億雙,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5.7%;價值10.2億美元,增長45.1%。其出口的主要特點有:
一、月度出口量創新高。去年1月份,福建省鞋類出口首次突破2億雙,達到2.3億雙,此后月出口量回落到1.5-2億雙之間。今年1月份再創新高,出口2.6億雙,同比增長15.7%,環比增長39.4%。出口值首次突破10億美元,達10.2億美元,同比增長45.1%,環比增長39%。
二、一般貿易出口占主導地位。今年1月份福建省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鞋2.3億雙,增長17.8%,占同期福建省鞋出口總量(下同)的88.5%;同期,加工貿易出口0.2億雙,下降2.2%。
三、私營企業是出口主力軍且增幅超過3成。今年1月份福建省私營企業出口鞋1.6億雙,增長31.8%,占61.5%。此外,外商投資企業出口0.5億雙,下降8%,占19.2%;國有企業出口0.5億雙,增長8.9%,占19.2%。
四、美國和歐盟為主要出口市場,對非洲出口小幅下降。今年1月份福建省對美國出口鞋0.8億雙,增長0.3%;歐盟0.7億雙,增長43.4%;非洲0.3億雙,下降4.4%;上述3者合計占同期福建省鞋出口總量的69.2%。
盡管今年1月份福建省鞋類出口量價齊升,但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制約因素:
一、國際貿易保護層出不斷。1月份歐盟宣布放棄對中國進口皮鞋正在征收16.5%的反傾銷稅進行“日落復審”,這意味著中國在歐盟被征收長達近5年的皮鞋反傾銷稅*有可能在今年的3月31日終止。然而,意大利、西班牙等一些老牌制鞋國家仍積*活動于復審申訴。此外,歐盟委員會正在調查中國出口信貸政策是否違反了國際貿易組織相關規定,將可能就中資企業獲得低成本貸款一事向中國發難。這些貿易保護措施的不斷出臺,使我國鞋類出口再次蒙上陰影。
二、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大幅上漲。一方面棉花、橡膠、皮革、聚氯乙烯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1月棉花價格再次出現大幅上行趨勢,國內棉花期貨價格重新站上3萬元/噸大關,皮革等鞋面料價格漲了3成以上。另一方面,去年以來,我國27個省區市紛紛上調或計劃上調*低工資標準,用工成本快速增加。今年以來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等制造業密集的地區用工形勢緊張,中西部地區也頻頻拉響“缺工”警報,促使企業不斷提高工人工資來應對日益嚴峻的“用工荒”。
三、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擠壓利潤空間。自從2010年6月我國進行第二次匯改以來,人民幣升值步伐逐漸加快。今年1月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一舉踏入6.5關口,再創匯改以來的新高。而美國表示會繼續施壓讓人民幣升值。巴西則表示將采取措施解決幣值過高的問題,并將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采取更強硬的立場。因此今年人民幣面臨巨大的升值壓力。而目前我國鞋業出口85%仍是中低檔品種,利潤率大多維持在3%左右。據測算,人民幣3%的升值幅度會讓出口企業的盈利能力下降約50%,鞋類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將受到進一步擠壓。
四、綠色環保考驗日益嚴峻。歐美國家利用環保標準、安全與生態認證、企業社會責任審查等技術性貿易壁壘手段,設定對自己有利的標準,為我國鞋類出口設置了諸多障礙。如歐盟的REACH授權物質清單和日本新實施的《化學物質審查規制法》,將會進一步限制皮鞋用皮革的加工工藝,并提高皮鞋檢驗標準。在如今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我國鞋類出口將面臨更多“綠色”考驗,出口持續增長面臨巨大壓力。
為此建議:一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組織協調作用,積*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應對國際貿易壁壘,保護我國出口鞋企合法權益;二是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積*開發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鞋類產品,提升產品競爭力;三是積*開拓多元化出口市場,分散出口風險,提高我國制鞋業的國際市場份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