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日本大地震不僅使中國部分地區制造企業加快轉型升級,也加速了日本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步伐。
日前,日本目前*大的汽車制動系統原廠供應商ADVICS株式會社,宣布成立ADVICS汽車制動系統中國研發中心。幾乎同一時間,日本*大通信機箱機柜制造商日東工業株式會社也宣布增資中國,將中國公司注冊資本從120萬美元追加到156 0190 2607萬美元。
這些被業界解讀為日本正加速將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信號。而與以往不同,一直被日本視為“高度機密”并“密閉”起來的核心技術,部分或將隨之轉移到中國。
雙重因素“發酵”
瑞倍佳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穆書聲告訴《**財經日報》:“現在日本不加速(制造業向中國轉移)不行。一方面,中國對日本制造業依賴較大,地震后一些核心元器件以及電子芯片等缺口非常大,由于這些空缺一時半會無法填補,國內不少制造商開始在本國積*尋找替代商。另一方面,中國部分制造企業也為了迎合這部分需求(缺口)在加速轉型升級,這對于日本制造業來說是不小的威脅。”
日東工業株式會社會長加藤告訴記者,日東工業在日本的8個工廠中有兩個工廠受到大地震的影響,這是該公司加速深入中國的直接原因。“此次對中國的投資中,部分投資將生產更多抗震工業產品。另外,中國制造業本身的發展增速,也是加速公司進入中國的重要原因?!?
美國經濟咨詢機構HIS環球透視近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2010年中國占世界制造業產出的19.8%,高于美國的19.4%,成為世界排名**的制造業產出大國。而未來,中國的制造業還將不斷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地震后,日本加速產業轉移,更多是為了共享中國制造業快速發展的成就。
海關總署2010年一份中日貿易的分析報告顯示,去年中國自日本進口機電產品1199.8億,接近同期自日本進口總值的七成。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在近期一次發布會上表示,日本是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和**大進口市場,占到中國進口總額的12.6%,同時,日本又是中國投資產業轉移非常集中的地區,大量的日資企業在中國進行生產和貿易投資活動,所以大地震會對兩國的貿易、制造業的投資產生影響。
日本對華出口的主要是高技術產品、機電設備、精密儀器等。地震直接重創受災區域的主導產業,石化、電子、汽車零部件供應銳減,在交通癱瘓的情況下,由于產業分工和集群的深化,令日本其他地區產業也無法正常運營,造成供應不足,這對中國相關產業造成很大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這些也是日本制造企業考慮加速向中國轉移的戰略上的原因。
核心技術是否轉移?
不過業內對日本是否會一并轉移核心技術表示懷疑。因為日本經濟一直采取“外延式”發展戰略,依托自身對技術前沿的核心把控,只將勞動密集型或資源密集型商品的生產制造環節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告訴記者,日本在前沿技術方面一直都非常封閉,*少向別國轉移高端或核心技術,雖然日本制造業局部地區在大地震中受損嚴重,但不到萬不得已日本是很難將高端技術轉移到中國的。
改變也許在悄然發生。
加藤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此次增資中國,不僅會帶來相關制造產業,包括*核心的技術也將一并帶入中國。ADVICS株式會社,在成立中國研發中心的發布會上也宣布,要加大中國公司前沿科技的研發。
事實上,此次大地震有可能會導致日本很多前沿技術產品逐漸喪失其以往的優勢?!氨热?,日本在汽車、面板、芯片等產品的供給減少,只會催生國際同行的擴張,從而降低自身的市場份額。因為這些產品并不都是**的日本企業所獨有。”上述業內人士認為。
國內一些制造業產品代理商也告訴記者:“不少核心元器件中國目前也已經有了,例如通信機箱機柜,中國完全能夠制造出來。日本的優勢目前主要體現在產品性能的穩定性上。”這名代理商認為,由于技術快速多元發展,日本產品的既往優勢面臨著威脅,這也是日本制造業加速向中國轉移的原因,“包括部分前沿技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