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1月9日,知名鞋類B2C網站樂淘向本報**透露,其已經獲得3000萬美元的第四輪融資。
“有了這筆融資,樂淘即便不盈利,也能夠存活三四年。”樂淘副總裁陳虎表示,這筆融資讓樂淘備足了糧草。對于*吝嗇“雪中送炭”的風險投資商來說,此時投向樂淘并不是一個輕松的決定。樂淘CEO畢勝坦言,在回答投資人*關心的盈利問題的時候,其向各路投資人做出了“樂淘朝盈利做預算和業務結構轉型”的承諾。
事實上,2012年的鞋類B2C行業仍處在很大的不確定之中,百麗旗下優購的加入,使得原本樂淘、好樂買的二強相爭,變成了三國演義。如若再加上在淘寶上悶聲做大的名鞋庫,這場戰爭將更為激烈。
糧草先行
“獲得這幾千萬美元的融資之后,如果像2011年下半年已經控制營銷的成本計算,即便不盈利,也能夠存活三四年。”陳虎說。
從2011年11月起,樂淘CEO畢勝就在尋求新一輪的融資。雖然樂淘賬上還有不少現金,但不像“傍上”騰訊的好樂買,以及背靠百麗的優購那樣不差錢,仍然需要備足糧草。
這是樂淘的第四輪融資。據陳虎透露,前三輪的投資方,諸如策源基金、德同資本、老虎基金等都紛紛跟投,領投方目前不方便透露。這次融資在去年圣誕節前敲定。
在整個電商環境不佳的情況下,拿到這個融資的過程并不容易。近兩個月,樂淘CEO畢勝向各個投資人不斷講述,樂淘將向鞋子要“利潤”的故事。
目前,整個鞋類B2C都未盈利,各項成本居高不下。鞋類B2C的毛利率大約在20%-30%,其中,物流成本占整個鞋類B2C客單價的10%,營銷成本占客單價的30%(瘋狂時,甚至達到了50%)。扣除高額的營銷推廣、倉儲物流等成本,再刨去人力支出,以及10%的物流費用,每個鞋類B2C都在“賣血式運營”。
“投資人并沒有要求我們2012年就盈利,但2012年,樂淘會朝盈利做預算,并進行業務結構轉型。”陳虎表示,所有的鞋類B2C都到了這個時候。
“從前兩年的競爭中,我們發現,整個行業都沒有觸摸到鞋類B2C的規模盈利點,并且隨著營銷推廣、人力成本的上升,這個規模盈利點將越來越高。”陳虎覺得,在中國競爭激烈的電商環境下,垂直類B2C廠商盲目追求規模無疑于讓自己死得更快。
實際上,自2011年下半年起,鞋類B2C就開始收緊自己的營銷預算,這讓它們的UV流量呈逐漸下降趨勢,排名也逐步下降。
樂淘的盈利期待
“雖然樂淘已經縮減了營銷推廣的預算,但是物流、采購成本并不會降低。整體上能否盈利,還得看毛利潤率能否上去?”派代網分析師李成東認為,2012年,鞋類B2C的競爭不會放緩,盈利很難,頂多盈虧平衡。
“盈利對我們來說并不是難事。”陳虎表示,2012年,樂淘將從縮減廣告成本、增加市場合作拓展、增加自有品牌的毛利等方式突圍,同時也將增加對移動終端的市場投入,通過增加來自移動終端的流量等多方面進行業務轉型。
據記者多方了解的信息,目前,在整個鞋類B2C中,廠商品牌鞋的毛利率接近30%,自有品牌的毛利率在50%以上。
“這其中不僅有20%的毛利差,并且,自有品牌有定價權。”陳虎告訴記者,樂淘從之前熱銷的小鳥鞋中嘗到了不少甜頭。目前,樂淘的自有品牌約占整體鞋類的10%,未來會逐步提高比例。
2012年,鞋類B2C的競爭開始分化,在尋求盈利與規模之上,這三家企業開始轉向了不同的路口,目前,好樂買、優購還是追求做大規模,樂淘則開始“向鞋子要利潤”。
剛進入市場半年的優購還處于攻城掠地的階段。“2012年,我們不會受資本環境與競爭對手的影響。”優購網CMO徐雷告訴記者,2011年,是優購的試運營階段。2012年,優購將在貨品、供應鏈、物流、推廣等方面將全面發力。
好樂買不僅做大規模,還花大力氣來自建物流。與京東、凡客的平臺模式不同,好樂買不是按照成熟的物流方式,而是采取對業務銷售有幫助的方式來自建物流。“目前,物流的投入比較大,效果還沒有顯現出來。”賈鵬雷認為。
“2012年,我們將回歸零售企業,關注點集中在‘做貨’。”陳虎告訴記者,樂淘會加強與品牌商的合作,拓展更多的貨源。
“其實有很多公開的市場渠道可以相互低成本使用。”陳虎舉例道,可以與各大電商互換位置、資源,進行同業合作;還可以和軟件、銀行、運營商等企業合作。比如,軟件廠商希望收費來獲得一定營收,但用戶往往沒有付費習慣,而電商的用戶是付費用戶,雙方就有共同點。
淘寶商城等平臺也是樂淘看中的。2011年9月,樂淘等38家獨立B2C進入淘寶商城。目前,去年12月才調整完系統的樂淘,在當月的銷售額是幾十萬元,雖然這個數字在樂淘整體銷售額的比例只是“毛毛雨”,但是在陳虎的眼中,這些大的平臺能帶來很大的流量,前景不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