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網訊)3月的北京還有涼意,但在北京重慶飯店舉辦的“璧山縣人民政府2007新春聯誼座談會”的會場卻是春意濃濃,鮮花盛開。
由璧山縣委縣政府舉辦的2007新春聯誼座談會今年已是第三屆,來自各行各業的璧山籍老鄉和有關領導出現座談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陳士能出席座談會。**由壁山縣委副書記、縣長向可文匯報了2006年璧山經濟發展情況和取得的成績,提出了未來發展方向和部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徐永受陳士能會長的委托,代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皮革協會作個簡短的發言。
徐永理事長講到,璧山是中國皮革行業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是中國西部鞋都。在重慶市委市政府、璧山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璧山縣的各項工作特別是制鞋業實現了又好又快的發展,令國內外同行矚目。向縣長的精彩發言,讓我們看到璧山在2006年所取得的成就和對未來的設想,我們感到振奮。我結合皮革行業的特點,總結璧山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內部因素有以下三點:
**、縣委縣政府領導重視,把制鞋業作為全縣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作為解決民生的一個特色產業,發展是為了富民穩農,并在政策上加以引導扶植;
第二、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營造良好環境,使璧山制鞋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為適合經濟發展的要求,壁山著力打造良好法治環境,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建設良好的投資環境,在優化的市場競爭條件下,使物質和人力資源流向璧山,璧山成了行業投資的熱土。
第三、抓住了東鞋西進,產業梯度轉移的機遇,主動承接轉移,吸引了東部的優秀企業、排頭兵企業到璧山,優勢互補、相生相融,和諧發展。
以上三個內在因素促使璧山制鞋業在2006年中上了一個臺階,又形成了新的發展機會。
而從政府轉變職能,行業協會提升服務內涵方面,我認為促使璧山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外部因素也有三條:
1、主辦了中國西部鞋都博覽會,實現市場和產業互動發展。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從2001年主辦西部鞋都發展論壇開始,連續6年主辦三屆中國西部鞋都博覽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的領導十分重視,全力支持,全國人大常委中輕聯會長陳士能多次到會指導,全國政協常委、中輕聯副會長潘蓓蕾、副會長張善梅、王世成都去過璧山。展會一年比一年影響大,效果好。通過舉辦鞋博會,培育了專業市場,形成了市場拉動產業,產業促進市場的良性互動發展態勢。
2、牽線搭橋積*推進東部排頭企業**鞋王與璧山人民政府聯合打造中國西部鞋都工業園,以園區為載體實現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創出東西攜手合作實現產業轉移的新路。現在我們還在為東部排頭企業進入璧山牽線搭橋。
3、堅持質量立業、實施品牌戰略,支持璧山創建中國西部鞋都。企業積*創、政府著力帶、行業協會大力推,形成企業、政府、協會聯動創建機制。經過三方努力,于去年2月26日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西部鞋都落戶璧山,這是一塊不可多得的區域品牌,是一張城市名片。
今年九月,中國皮革協會在上海舉辦的國際鞋類大展上,我們還特別予留出適當位置,展示中國西部鞋都和西部鞋都各企業的形象,讓國際上更多企業了解璧山,走進西部鞋都。
當前,皮革行業正在實施“二次創業”發展戰略,實施“十一五”發展規劃,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綠色皮革產業,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工業化發展道路,加快產業升級,加強自主創新,著力改變增長方式,由數量主導型向質量、品牌、環保、出口、效益和諧統一轉變,創建3-5個世界知名品牌。
2007年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務工作,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自主創新,加大本土品牌的培育,強化真皮標志的工作,豐富西部鞋都的內涵,爭取國家支持,把西部鞋都工業園列入國家推進西部大開發的示范園區,和璧山的朋友一起,創出中國西部鞋都新輝煌!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