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出口值逐季提升,分別為6.76萬億元、7.35萬億元和8.17萬億元,分別增長9.4%、6.4%和13.8%。
盡管美國不斷推動貿易摩擦升級,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增加,9月中國外貿仍然取得了超乎預期的好成績。
海關總署10月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2.2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9%。9月份,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額為2.85萬億元,繼8月之后,這一數據再次刷新了有記錄以來單月貿易額的新高。其中出口同比增長17%,進口同比增長17.4%。
9月份,中國對美國進出口4055.4億元,增長13.1%。其中,對美出口3156 0190 2607.1億元,增長16.6%;自美進口862.3億元,增長1.6%。
在美國威脅加征更多關稅的背景下,中國對美“搶出口”現象仍在持續,并有可能延續到四季度,但隨著基數的抬升,以及這種應激效應的消除,中長期的中國外貿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與挑戰。
三季度外貿加速
在10月12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今年的進出口總值逐季提升,第三季度同比增速明顯走高。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出口值逐季提升,分別為6.76萬億元、7.35萬億元和8.17萬億元,分別增長9.4%、6.4%和13.8%。
9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額達到2.85萬億元,繼8月之后,這一數據再次刷新了有記錄以來單月貿易額的新高。
10月12日,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三季度外貿保持著強勁的增長來自內外多項因素的共同驅動。從外部看,盡管國際市場不確定性較大,但這是在全球經濟整體好轉的背景下的不確定性,外部需求依舊較好。
從內部來看,白明表示,中國將穩外貿列為“六穩”之一,7月份開始大幅降低汽車及多項日用消費品關稅,近日進一步下調部分商品的關稅,提高了出口退稅率,并在貿易便利化等方面出臺了多項措施,隨著這些措施的落實到位,外貿保持著較好的增速。而中國宏觀經濟的穩定也為外貿尤其是進口奠定了需求基礎。
李魁文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多項經濟指標總體穩定,帶動了中國進口需求的增加,從海關統計數據來看,原油、天然氣以及消費品等商品進口都呈現了增長態勢。
9月以美元計價的進口同比增長14.3%,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已經連續7個月保持進口兩位數增長。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前三季度原油、天然氣、銅及銅材進口量分別增長了5.9%、34%、16.1%;進口產品價格總體上漲了4.2%,原油、天然氣、銅及銅材進口價格分別上漲了28.3%、16.9%、6.1%。
白明表示,三季度外貿的增長既有數量增長的影響,又有價格上升的影響。價格方面,近幾月來原油等價格持續攀升,而隨著中國外貿結構的轉型升級,高定價的高端產品也在快速增長,對外出口的價格長期也呈上行趨勢。
李魁文表示,前三季度中國外貿進出口增長主要為數量拉動,據初步測算,前三季度中國進口數量指數為109.5,數量增長對進口增長的貢獻為68.7%,出口數量指數為104.6,數量增長對出口增長的貢獻為71.7%。同期,進出口價格指數分別為104.2和101.8,對進、出口增長的貢獻都在30%左右。
在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員劉學智看來,9月出口增速反彈好于市場預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9月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先降后升,整體運行平穩,原油運輸指數持續上升,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延續上升趨勢,表明國際航運市場活躍,有利于出口增長。
其次,存在應激式增長特征,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重的情況下,企業加緊外銷庫存,抓緊完成前期簽訂的出口訂單。中美貿易摩擦有進一步升級的風險,企業加快對美出口進度,今年二季度之后對美應激式出口增長特征明顯,對美順差屢創新高。
此外,人民幣貶值也有助于出口的增長。4月初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經貶值了10.1%,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出口產品價格競爭力。人民幣貶值對美國加征關稅起到明顯的對沖作用,削弱了貿易戰的影響。
“搶出口”效應持續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對美國進出口3.0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5%,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3.8%,美國仍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其中,對美出口2.27萬億元,增長7.4%;自美進口7981.3億元,增長3.8%。
9月,中國對美國進出口4055.4億元,增長13.1%。其中,對美出口3156 0190 2607.1億元,增長16.6%;自美進口862.3億元,增長1.6%。
李魁文表示,總體來看,中美雙邊貿易互補性比較強,市場選擇已讓兩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中國有完整的產業鏈和強大的制造能力,美國市場對中國制造的產品也有比較強的依賴性。
白明表示,9月外貿數據有明顯的“搶出口”因素的擾動。“9月份500億美元關稅措施已經全部落地,這會對當月外貿數據產生負面影響。然而美國8月底就對華2000億美元加征關稅舉行了聽證會,首批10%的關稅在9月底實施,這刺激了一部分企業在此之前‘搶出口’。”
為何美國對華出口沒有出現這種應激式增長?白明表示,中國對美加征關稅的產品中存在很多有著自身生長周期的農產品,比如大豆,其收獲日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新豆尚未收獲,不存在“搶出口”的問題,而中國對美出口以勞動密集型的工業品為主,“搶出口”效應更為明顯。
此外,白明認為,加稅之后中美出口增速的失衡也反映了中美之間的依存度的不同,“互相加征關稅后,美國對華出口馬上下滑,但美國進口商卻加快了從中國進口的步伐,這是因為在相當大一批商品中美國高度依賴中國。”
10月12日,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周世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中國出口的玩具占美國進口的86%,旅行箱包與鞋類的占比超過了60%,家具占44%,紡織服裝占37%;機電產品大類占21%,其中,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占94%,數碼相機占40%。如此高的市場依存度,美國很難在短期內找到同等體量的替代來源,美國加征關稅只能抬高美國消費者的成本。
他表示,中國經濟正在從外向型經濟轉向以內需為主的經濟模式。“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已從2007年的66.2%下降至2017年的33.6%,而2017年世界外貿依存度的平均水平是42%。2007年中國對出口的依存度是37.1%,2017年這一數字已經下降到18.5%。”
展望四季度,中國外貿仍面臨較大的壓力。李魁文表示,近期,主要國際組織紛紛下調了全球增長預期,10月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18年和2019年全球增長率的*新預測值均為3.7%,較此前的預測值均下調了0.2個百分點。此外,去年四季度中國外貿進出口規模相比三季度提升了5%,受基數抬高因素的影響,今年四季度外貿進出口增速可能會有所放緩。
白明表示,美國表示將從明年1月開始對2000億美元加征25%關稅,并威脅對剩余的2670億美元加稅,對美“搶出口”現象有可能延續到第四季度。而到明年,中國外貿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他表示,為積*應對來自美國不確定性的沖擊,中國正在調整國際市場布局,提高國際市場的多元化。
(編輯:張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