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12月17日,第四屆(2015)中國制鞋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在安徽宿州開幕。
論壇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主辦。中共宿州市委書記張曙光、安徽省經信委副主任王慶山致辭,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玉中、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于學軍講話。宿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史翔作主題演講。宿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勇主持會議。
此前,中國制鞋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已在宿州連續舉辦了三屆。目前該論壇已發展成為中國制鞋業的高層盛會。
中共宿州市委書記張曙光致辭
安徽省經信委副主任王慶山致辭
領導及嘉賓代表啟動論壇開幕
論壇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主辦。中共宿州市委書記張曙光、安徽省經信委副主任王慶山致辭,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玉中、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于學軍講話。宿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史翔作主題演講。宿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勇主持。
此前,中國制鞋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已在宿州連續舉辦了三屆。目前該論壇已發展成為中國制鞋業的高層盛會。
制鞋現狀:產業鏈初步形成 明年可產成鞋1.5億雙
宿州位于安徽省*北部,與江蘇、山東、河南、安徽4省15個市縣交界,下轄4縣1區和9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全市總面積9787平方公里,總人口650萬。
2011年初,宿州市啟動建設中國中部(宿州)鞋業生產基地,努力探索“以產帶城、以城促產、產城互融”的一體化發展新路徑。
宿州鞋城總規劃面積16.5平方公里,由集約加工區、生產配套區、中心商務區、生態商住區等四大功能區組成。截至目前,宿州“鞋城”建成區面積已達6.8平方公里,注冊登記企業及工商個體戶等156 0190 2607家,吸納就業3.6萬人。
2014年9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授予宿州現代制鞋產業城“中國現代制鞋產業城?宿州”的稱號。是年,宿州“鞋城”完成工業總產值60億元,完成財政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均為20%以上,高于全省開發區平均增幅12個百分點。
據中國皮革協會統計顯示,2014年“中國現代制鞋產業城?宿州”已成為全國11個特色制鞋產業聚集區之一。從皮革加工、鞋材配套到成鞋生產的完整產業鏈條,宿州鞋城現代制鞋產業體系已初步形成。
鳳凰安徽獲悉,今年前11個月鞋城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0.8億元,同比增長13.63%;實現稅收5.93億元,同比增長6.06%。
目前,百麗、康奈、東藝、鴻星爾克、野力體育、泰馬等90余家國內知名整鞋企業及配套企業相繼入駐,協議總投資達346億元。預計2016年落戶企業全部達產后,鞋城年生產成鞋1.5億雙,占全國產量的3%左右。
企業焦慮:“東鞋西移”后 鞋企又面臨多重壓力
由于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傳統制鞋產業市場份額縮水,再加上互聯網+技術沖擊,很多鞋企開始籌劃創新和轉型。
有數據表明,今年以來,中部地區鞋業銷售收入增速高于東部地區。這或許意味著,制鞋產業“東鞋西移”的趨勢將進一步加劇。
測算顯示,制鞋企業從東部轉移到像宿州市這樣的中部地區,其綜合成本只是沿海發達地區的60%,而宿州與安徽省內沿江地區相比也有較大優勢。
據了解,目前宿州鞋城擁有包括康奈、百麗、鴻星爾克等90余家國內知名制鞋企業及配套項目。鞋城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年銷售收入300億元,利稅30億元,建成區10.8平方公里,吸納10萬人就業。用5-10年時間,實現年銷售收入500億元,利稅50億元,建成區20平方公里,吸納20萬人就業。
有關人士告訴鳳凰安徽,為支持鞋業發展,2010年年初,宿州市依托宿州技師學院組建制鞋技術專科學院,建設制鞋技術工人培訓學校、百麗職工大學等,為產業城發展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轉移到宿州的鴻星爾克集團董事局主席吳榮光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經濟轉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以技術、設備和工藝為代表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像制鞋類企業,在沿海地區由于成本因素已無優勢可言,要想在如此的環境下實現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已無可能,只有利用產業轉移所帶來的成本優勢,才能加大投入,實現產業升級,轉移的真正目的是謀求調整和升級,獲取更強競爭優勢。
“東鞋西移”雖然大幅降低了制鞋企業的生產成本,但并不意味著制鞋企業的外部生存壓力減弱。“出口增長乏力,未來增長動力不足。”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玉中解讀認為,鞋業未來依舊存在著“要素成本上升”、“競爭力減弱”、“渠道多元化”等多重轉型壓力。
高層論壇:探討新常態下 中國制鞋產業發展趨勢
當天的論壇,還邀請了來自政府、行業以及學界的嘉賓**人物,對宿州制鞋產業、乃至全國制造業把脈論證,探討新常態下中國制鞋產業發展趨勢。
鳳凰安徽從現場了解到,此次高層論壇的指導思想是回顧2015中國制鞋產業發展脈絡;探索新常態下的中國制鞋產業發展路徑;圍繞“互聯網+制鞋產業”課題,為推動現代制鞋產業城健康穩定發展提供高端對話平臺;同時,匯聚業界精英智慧,謀求產業突破發展,發布現代制鞋產業新戰略、新方向、新政策,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論壇上,宿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史翔帶來題為《中國現代制鞋產業城?宿州發展新戰略》的演講,從政策、民生等多方面解讀現代制鞋產業城戰略定位的由來及優勢所在。
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李曉寧帶來題為《新常態下傳統制造業轉型變革思考-新開拓·新空間》的演講,結合制鞋產業實際情況,解讀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點。
暨南大學陳海權教授帶來題為《“互聯網+”與電商2.0,兼論新時期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之道》的互動演講,從“用戶主權時代的來臨”、“互聯網共享經濟”、“電商2.0特征及趨勢”等多方面切入,剖析互聯網+背景下鞋業產業的轉型升級之道。
原香港利豐集團華南區總裁林至穎帶來題為《區域聚焦-產業創新與供應鏈打造》的互動演講,從DT大環境、供應鏈管理變革等方面解讀鞋業如何DT,如何通過供應鏈降低內部流通成本。
西班牙鞋業協會時尚顧問JoseMaria帶來題為《快時尚與個性定制》的演講,結合西班牙知名快時尚品牌ZARA的商業模式提出對于中國快時尚的發展建議。
此外,中國皮革協會有關代表及多家相關鞋企負責人還進行了聯席互動,交流探討鞋業發展的下一個風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