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next]初秋夏末時節,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康鞋業”)以一則即將登陸A股的消息轟動整個鞋業,奧康鞋業IPO,或許可以看作是46歲的王振滔點燃的“第三把火”。
9月23日,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了奧康鞋業的**申請。這意味著,這家來自溫州的民營企業,通過了上市“大考”,登陸A股已近在咫尺,奧康鞋業也將成為**上市的溫州制鞋企業。
“鞋業整合的時代已經到來,企業只有借助上市,學會資本運作才能做大做強,才能繼續在市場上生存。”對于這**,奧康鞋業董事長王振滔已經等待了十余年,“現在不上市,不提升規范,就是等死。溫州很多做鞋的朋友,都已經開始認識到這點。”在奧康身后,康奈、紅蜻蜓等幾家溫州大型鞋企也都已經在籌劃上市了。
遲到者
“2001年企業就已經完成了股改,不過在資本市場上起個大早卻趕了晚集。”在王振滔看來,奧康鞋業是個資本市場的“遲到者”。
讓他下定決心要進入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同樣擁有眾多品牌的百麗集團,2007年在香港成功上市融資80多億元,隨之而來的就是百麗集團在業內的大舉收購整合,擴張步伐遠遠超過了沒有資本市場支撐的奧康。這個消息深深地刺痛了王振滔。
不過,這個集總算是趕上了。此番過會成功,王振滔家族的財富預期將暴增。招股書顯示,奧康鞋業大股東奧康投資的持股比例為63.83%。奧康鞋業第二大股東王振滔持有奧康投資90%股權、直接持有奧康鞋業18.70%的股權,因此其直接和間接共持有奧康鞋業76.15%的股權。
除了上述兩家股東,奧康鞋業的股東還包括3名自然人和紅嶺創投、長霆創投兩個機構投資者。3名自然人——王進權、繆彥樞、潘長忠分別為王振滔的弟弟、舅舅和妹夫,他們累計持股比例12.47%。也就是說,王振滔家族合計持有奧康鞋業88.62%的股份。“從本次奧康鞋業公布的發行數量和經營情況來看,其發行價有望超過25元/股,王振滔家族也會因此身家直逼80億元。”市場人士分析說。
上述資產不過是王振滔家族的部分資產。
招股書顯示,奧康鞋業的大股東奧康集團主要從事投資管理業務,并對地產、生物制藥等子公司進行管理。目前,奧康集團主要股東為:王振滔持有69.22%的股權、其妻林麗琴持有10.26%的股權、王進權持有10.26%的股權、繆彥樞持有5.13%的股權、潘長忠持有5.13%的股權。
截至2011年6月30日,奧康集團總資產為126030.01萬元,凈資產為21067.85萬元(以上數據未經審計)。從披露的情況來看,奧康鞋業的實際控制人王振滔還控股其他16家企業,包括6家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經營的企業,以及永嘉縣瑞豐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next]
“第三把火”
奧康鞋業IPO,或許可以看作是46歲的王振滔點燃的“第三把火”。
王振滔的故事,就是溫州皮鞋業*濃縮、*精彩的故事。156 0190 2607年8月8日,在杭州武林廣場,5000多雙溫州劣質皮鞋被付之一炬。隨后,上海、南京、武漢、沈陽等幾十個大城市的大商場相繼展開對溫州鞋的一次全面圍剿,商家紛紛把溫州皮鞋驅逐出境。此為**把火,那時的王振滔23歲,正在武漢風風火火推銷著皮鞋。目睹這一把火,王振滔決定辦廠生產皮鞋,為溫州鞋正名。
1988年,王振滔與另外兩個自然人各自出資1萬元,買來生產設備,請來有經驗的制鞋師傅,正式辦起了“永嘉奧林鞋廠”。此后,王振滔的生意越做越紅火,大批打著奧康與溫州鞋旗號的劣質皮鞋開始充斥市場。1999年還是在武林廣場,王振滔親自點燃大火焚毀假冒溫州鞋。
如今的“第三把火”也來得正是時候。近期,溫州一些中小鞋企一再因為資金鏈斷裂而陷入發展泥沼,奧康鞋業在這樣的背景下,逆勢邁步資本市場,意義非凡。
“是選擇放任倒閉抑或轉型崛起,已成為整個溫州鞋業亟待突破的關口。”王振滔表示,部分鞋企的停產說明,融資難始終都是溫州鞋企揮之不去的魔咒,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削弱了溫州鞋業的整體競爭力。他認為,資金鏈能否再度銜接無疑會成為考驗溫州鞋企的重要因素。邁向資本市場,在如今銀根緊縮的背景下,對銜接資金鏈具有非常積*的意義。
而即將獲得資本市場助力的奧康鞋業正以上市為契機,發力拓展市場。
從招股書來看,奧康鞋業本次募集的資金將投向三個項目,分別為營銷網絡建設、信息化系統建設、研發中心技改,投資額分別為87625萬元、9610萬元和5001萬元,累計投資額10.22億元。
其中,投入占募資金額85%的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將分兩年逐步設立完畢。截至2011年6月30日,奧康鞋業在全國各地的銷售網點為4075家,其中經銷店鋪3650家,直營店鋪425家。而在項目**年,將計劃開設139家,占預計開設總數的40%,剩余的209家將在第二年開設,總投資收益率為20.53%。[next]
推動行業前行
作為內地女鞋的**品牌,百麗的上市可謂攪動了市場的格局。2007年5月14日,百麗國際招股結束,以上限6.20港元定價,凍結資金超過4337億港元,一舉突破工商銀行上市創下的4156億港元記錄。5月23日,百麗國際成功上市,募得資金86.6億港元,上市當日市值500億港元,超過市值386億港元的國美電器,被香港媒體力捧為“內地零售市值王”。
“5月23日是個分水嶺,它改變了中國鞋業的歷史。”王振滔逢人便說。這**百麗國際的上市,刺激了幾乎所有國內鞋業企業的神經。如今,奧康的上市,也在刺激著行業人士的神經,推動著行業前行,步步庚心。
“鞋企上市乃大勢所趨,時不我待,隨著‘不差錢’時代的遠去,上市已經成為中國眾多鞋企日益趨同的目標。”巨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建中表示,上市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但一定要打好“地基”上市,要“修煉”內功,等待上市時機的到來。
潘建中說,奧康的科技促升級著實讓人刮目相看。奧康鞋類科技研究院副院長徐建亮表示,奧康鞋類科技研究院現有鞋類開發設計人員300多人,其中不乏從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引進的設計大師,年投入研發資金約3000萬元。以科技產品研發為主要導向,涵蓋了新材料、新產品研究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應用以及標準化工程,知識產權保護,時尚流行研究,產業發展規律研討等軟科學領域內容。
據悉,在奧康之后,溫州制鞋企業也將繼續加快走向資本市場的步伐,像康奈、東藝、紅蜻蜓、巨一等實力排名靠前的企業,今年已加足馬力奮戰企業上市,通過直接融資化解企業長期的資金需求。
“媒體上有關溫州鞋企倒閉、外遷、利潤下降、遭遇困境等消息時有出現,奧康的上市無疑給行業帶來的活力。”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執行會長謝榕芳對此表示,溫州制鞋行業目前正處洗牌階段,奧康上市體現了行業內“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這一兩*分化的現象。
奧康向研發和品牌轉型的戰略方向也符合行業趨勢。在福建,鞋企已經在資本市場上先行先贏。安踏、特步、361°、匹克等眾多鞋企在地方政府的鼓勵、支持下紛紛上市。
可見,鞋業整合的時代已經到來,奧康上市無疑將推動這一轉變的加速,如何借助上市學會資本運作,做大做強自己,如何跳脫傳統路徑尋求更佳的生存,是鞋企在創新發展中不可回避的思考方向。奧康上市,無疑給更多尋求轉型的企業帶來信心。可以預見的是,將會有更多的企業經過上市實行資本運作,今后企業品牌集團化、集中化的趨勢將不可逆轉。如何不斷進行產業升級以及品牌塑造,在資本運營時代的大背景下,中國制鞋企業面臨新的博弈。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