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埃爾切,一座位于地中海沿岸,人口僅23萬的西班牙小城,因為2004年在此發生攻擊和焚燒華商鞋店惡性案件,一度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7年后,當地對該案做出*終判決,28名西班牙肇事者分別被判處6個月至18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受害的華商陳九松獲賠2.6萬歐元。
案件塵埃落定后,埃爾切的華商生存和社會融合狀況如何,當地企業和民眾如何看待“中國制造”的競爭?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近日走訪了這里。
大火“燒旺”中國鞋城
埃爾切是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區的第三大城市,20世紀下半葉,這里的制鞋業成功打入美國市場,該市也成為世界知名制鞋中心。但隨著西班牙在上世紀80年代加入歐共體,增值稅的引入以及西班牙政府對鞋類出口退稅的取消,當地鞋業逐漸在美國市場喪失價格優勢,不得不把出口重點轉向歐洲。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發展,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也加入全球鞋業制造的競爭行列,西班牙鞋業再次受到沖擊,埃爾切的許多制鞋廠被迫關門。根據西班牙鞋業協會的統計,在2000年到2009年期間,西班牙從國外進口鞋子的總量從8009萬雙增至近3.26億雙。2009年,西班牙73.2%的進口鞋來自中國。在此背景下,一些破產的工廠主和失業工人把憤怒發泄在來自中國的鞋子上。但“那些不愉快的經歷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雙方在面對困難時表現出的智慧,這種智慧叫合作”。記者在當地采訪時不止一次地聽到類似的看法。
2004年燒鞋案發生的倉庫,如今已是一棟新的兩層小樓,經營汽車零部件,完全看不出火燒的痕跡。原西班牙華人鞋業協會會長劉家禎回憶道,那一年的9月16日,一把火燒掉了1.2萬雙鞋,卻也“燒旺”了位于埃爾切市郊卡魯斯鞋城的生意,有許多中國鞋商正是在那之后進駐這里。“鞋城的名氣越來越大,在*輝煌的時候,許多歐洲國家客商都到這里進貨。”
現在的卡魯斯鞋城,寬闊的馬路旁鞋店鱗次櫛比。鞋店大多是前面陳列樣品,后面存儲貨物。鞋店一般都標著西班牙語名字,但很多標牌后也會標上中文名字,讓記者倍感親切。據西班牙華人鞋業協會會長金毅介紹,該鞋城絕大多數鞋店都是中國鞋商所有,數目達到上百家,其中90%以上來自溫州地區。這些鞋店從中國進貨,然后再從這里向西班牙各地批發。
6月本是批發鞋子的旺季,但卡魯斯鞋城的許多鞋店已經開始打折。對此,金毅解釋說:“時下西班牙經濟形勢不好,老百姓的消費能力明顯下降。而且馬德里、巴塞羅那等大城市也建起了自己的鞋子批發基地,很多零售和連鎖店都不從埃爾切進貨了。”但即便如此,大多數華人鞋商仍然選擇堅持。
回饋社會贏得贊賞
無論是劉家禎和金毅,還是西班牙地中海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鄭云星,他們都表示,“現在不能只一門心思賺錢,還要了解當地社會、融入社會,同時也要回饋社會。”今年5月,西班牙洛爾卡市發生地震后,鞋業協會決定為災區捐款。當協會負責人拿著1萬多歐元捐款來到洛爾卡市紅十字會時,洛爾卡市市長親自接見,以表對華商回饋社會舉動的欣賞。
此外,目前許多華人鞋商雇傭了不少當地員工。劉家禎的店里就有一名24歲的當地小伙子何塞。何塞告訴記者,他的工作主要是運貨,西班牙年輕人的失業率非常高,而他不僅收入不錯,老板還給上了保險,他對這份工作很滿意。何塞還說:“很多中國老板都愿意雇傭當地工人,他們語言沒有障礙、熟悉情況。”
在談到社會融合時,很多華商表示,真正的融合要等到下一代。與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的華僑相比,西班牙華僑的發展史要短得多。因此現在西班牙華人社會的主體仍然是**代華僑,語言文化和生活習慣的差異是他們融入當地社會*大的挑戰。與之相對應的,西班牙人也在適應當地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國家報》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國人來了,留下了,他們非常謙虛地同鄰居相處。西班牙人應該關注自己身邊的這個群體。
共迎機遇共同競爭
在談及中西鞋業間的競爭問題時,巴倫西亞鞋業協會公關部主管勞爾在采訪中指出,由于中西雙方面向的客戶市場存在較大差異,現在埃爾切并不存在真正的競爭。他解釋說,中國鞋多面向低端市場,2009年的平均進口價格為2.59歐元一雙,價格較低;而西班牙鞋面向中高端市場,每雙均價近17歐元。雙方的營銷模式也差別較大,中國鞋商主要采取客戶上門的經營方式,而西班牙鞋商則更側重于通過推銷員、廣告公司、網購等方式進行銷售。
“中國鞋進入西班牙市場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結果,是不可逆轉的。”勞爾說,2004年燒鞋事件的發生只是一例個案,是少數人沖動的結果。而現在,埃爾切破產的制鞋工人進入了營銷、物流和設計行業,當地并不存在所謂的仇視中國鞋商的現象。
在西班牙遭遇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背景下,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西班牙鞋業看好的新興市場。西班牙鞋業協會*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季度,中國市場購買了價值900萬歐元的西班牙鞋,與去年同期相比在金額上增長了114.56%,中國從西班牙鞋業的第十九大出口國上升至第十三大出口國。由于中國的勞動力便宜、生產水平高,許多西班牙大型鞋企已經把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一些西班牙企業還計劃將部分設計權移交至中國分公司。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如今埃爾切的很多中國鞋商都已經打出了自己的品牌。雖然這些品牌要成長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步已經邁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