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中國皮革網訊近日,由中國皮革協會與張家口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陽原國際毛皮節在河北陽原國際裘皮城拉開了帷幕。中國皮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玉中主持了開幕式,中國皮革協會名譽會長張淑華到場祝賀并致詞。毛皮節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156 0190 2607名專業客商,和來自周邊地區近萬名消費者前來訂貨、采購,陽原國際裘皮城的銷售額一舉突破了2000萬元。
中國皮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玉中主持開幕式
中國皮革協會名譽會長張淑華在裘皮城參觀
張淑華在致詞中說,在碎皮加工業界,一直有著“世界看希臘,中國看陽原”的說法,碎皮加工是陽原縣毛皮產業的特點,全國90%的碎皮用于陽原毛皮業的加工,2012年中國皮革協會授予陽原為“中國毛皮碎料加工基地”的稱號。面對新時期的發展,更要把這里的“毛毛匠”精神發揚光大。
第三屆中國·陽原國際毛皮節開幕式剪彩儀式
陽原縣縣委書記王彪在接受中國皮革網記者采訪時介紹說,為了深入地貫徹落實張家口市市委、市政府關于陽原毛皮產業發展的指示精神,陽原制定了以毛皮文化為**,專業市場為龍頭,碎皮加工為特色,工業園區為支撐的產業集群式發展指導思想。陽原要在全國毛皮行業整體布局中,錯位發展,突出特色,打造中國京西北裘皮加工集散中心,成為全球*大的毛皮碎料加工基地,叫響中國毛皮文化發祥地。
已被國家認定為4A級古文化遺址的泥河灣位于陽原縣境內,陽原也因此成為了“東方人類的故鄉”,同時也成為了中國毛皮文化的發祥地,在距今10萬年前的陽原侯家窯人,就開始用石器切割獸皮。到了清代,張家口成為馳名中外的“皮都”,從事毛皮業的3萬多毛毛匠中就有近一半人都來自陽原。如今,作為陽原的傳統支柱產業,已擁有產值超億元的企業1家,千萬元以上并取得自營出口權的企業23家,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50多家,先后培育出“北元”、“北國屈氏”、“溫美沙”等全省馳名商標,年產裘皮服裝服飾50多萬件,產值達20多億元。隨著產業的不斷升級,陽原正以遠古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的新形象,推動毛皮產業踏上了經濟快速發展的快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