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今年四五月間關于皮革下腳料加工老酸奶和藥用膠囊的事件在媒體曝光以后,全國沸沸揚揚,引起讀者的*大關注,紛紛來信、來電詢問。為此我們采訪了國內**的皮革與蛋白質專家、國家制革技術研究推廣中心主任、煙臺大學皮革與蛋白質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王全杰教授,他談出了一些與媒體報道不相同的看法,公開發表于此,以解讀者疑惑。
1.現在關于舊皮鞋做“老酸奶”和藥用膠囊是人們討論的一個熱門話題,各大媒體都在爭相報道,你對此有什么看法?
自從所謂的舊皮鞋制“老酸奶”以及工業明膠制藥用膠囊事件曝光以后,作為行業內人,我密切關注媒體報道和社會輿論,發現很多新聞缺乏專業精神,為吸引眼球,迎合輿論,違背科學,違背事實,失之偏頗。其中先后有十幾家國內外媒體采訪了我,但是都不完整。現在風頭過去了,我們可以平心靜氣的系統的反思和檢討一下關于這場風波的真實情況。
2.什么是明膠?制備明膠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明膠是膠原蛋白經水解后形成的膠體產物。膠原蛋白存在于動物的皮層、骨骼和肌腱中。國內外制取明膠是以制革廠、裘皮廠和屠宰場的下腳料(生皮下腳料、藍濕皮下腳料及屠宰場的骨骼)為原料的。制革廠下腳料包括鞣制前下腳料和鞣制后下腳料。前者經過洗滌劑、強堿、強酸等處理,呈現白色,又稱為白皮下腳料;后者一般為藍色,又稱藍皮下腳料,如片皮、修邊產生的余料,削勻產生的革屑以及磨革的革灰。藍皮下腳料經過鉻鹽鞣制,都含有鉻元素,主要是三價鉻,有些含有微量的六價格,六價鉻對人體是有害的,因此藍皮下腳料不能用于生產食用明膠,只能生產工業明膠。而白皮下腳料未經過鞣制,不含鉻,工業明膠和食用明膠均可生產。當然,藍皮下腳料經過嚴格的脫鉻處理,也可以生產食用明膠,即使不經脫鉻處理生產出的明膠,只要鉻含量合理,從理論上也是可以食用的,但為了避嫌和防止無良企業鉆空子,我國規定藍皮下腳料不可做食用明膠。
3.工業明膠與食用明膠的區別?
工業明膠無論白皮或藍皮下腳料均可制得,而食用明膠只能由生皮下腳料制造;對于食用明膠有一個檢查標準,二氧化硫含量不得高于0.015%,砷含量不得高于0.0002%,重金屬(鉛、鉻等)含量不得高于0.005%,而工業明膠則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工業明膠用途非常廣泛,主要用來做膠黏劑(例如紙箱、三合板和木工粘合劑)、紙張施膠劑(主要用來增加紙張硬度、光亮度,改善紙張外觀)、絮凝劑(應用在采礦、選礦和廢水處理中),另外紗布、砂紙、火柴都必須用工業明膠,就連我們天天使用的鈔票,從造紙到油墨印刷都離不開工業明膠;而食用明膠主要用來增加食品粘度、稠度、光亮度和彈性,提高乳狀食品的穩定性,改善食品的口感等,冰淇淋、蛋糕、奶粉、香腸、果凍生產中經常用到。值得指出的是明膠是蛋白質產物,將食用明膠加入到食品中,可以提高其營養價值。中醫常用的“阿膠”,就是明膠的一種。
4.皮革下腳料有什么用途?
生皮只有總重量的30~40%制成了皮革,其余的60~70%,一部分溶于水排放出去,大部分則成為固體廢棄物,又稱為下腳料。除了脂肪和肉膜以外,下腳料的主要化學成分是膠原蛋白。皮革下腳料一般用來生產明膠和再生革。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皮革下腳料都是生產明膠的正常原料,有些媒體稱“不法廠商用皮革下腳料制造食用明膠”,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無論在哪個國家,食用明膠都是用制革廠和屠宰場下腳料制造的。
除了生產明膠以外,白皮下腳料可以直接作飼料,常用于養貂、狐;或將下腳料水解成粗蛋白用作畜、禽飼料添加劑;或精制成牛奶、奶粉、食品、飲料的添加劑以增加其營養;甚至可以進一步精制成為保濕性的化妝品,如面乳、發乳、發膠等,尤其是面乳,除了保濕外,還有良好的防皺功能。藍皮下腳料如果徹底脫去鉻鹽,可以當成白皮下腳料,制成供人類和動物食用的營養品以及化妝品。目前為避免嫌疑,工廠一般制成再生革、纖維革、以及非食用的化工材料。*近我的碩士、博士生用廢革屑制成皮革脫脂劑,直接用于制革或毛皮生產,為大量利用下腳料開辟了新途徑。
5.舊皮鞋能不能做“老酸奶”和藥用膠囊?
明膠是由膠原蛋白水解而成的,而生皮中膠原蛋白含量約占干物質的97%,因此皮革是制明膠的主要原料。皮鞋中只有鞋幫的外層是由皮革做的,約占皮鞋總重量的30%。另外,這些皮革經過加脂、染色、涂飾等工序處理,內部含有染料、油脂等化工材料,表面有厚厚的涂飾層(又稱皮革漆),它們都是合成材料,不能用于制明膠。要想將鞋幫外層制成明膠,必須將涂料、染料和油脂脫去,去除工藝非常復雜,成本較高,而且制出來的明膠質量很差。因此,從理論上說,舊皮鞋鞋幫外層可以制造明膠,但從經濟效益和產品質量上來說是不值得的,其成本比普通食用明膠要高得多。而制革廠的皮革下腳料非常便宜,藍濕皮下腳料每噸才100~300元,不用處理即可直接制膠,因此,用皮鞋來做明膠是不劃算的。我從事皮革和蛋白質研究30多年了,至今沒見過用皮鞋生產明膠的實例。
舉一個夸張的例子,種植大白菜完全可以用地球上一般的土壤,沒有必要用火星土壤來冒充地球土壤,火星土壤對種植大白菜來說一是質量差,二是成本高。因此提醒新聞媒體的朋友們注意,舊皮鞋生產老酸奶是子虛烏有的,全世界舉不出一個實例。如果誰發現哪個企業用舊皮鞋生產用于老酸奶的明膠,而且形成商業規模,我個人愿意懸賞10萬元人民幣。
6.鉻這種金屬元素對人體有害嗎?
鉻,人們聽起來都比較陌生,實際上我們的生活天天都離不開鉻,比如,做飯用的飯鍋、飯勺、鑰匙環、皮帶扣等。所有的不銹鋼和所有的電鍍層都是由鉻(和少量鎳)做成的,并沒有人反映它有什么毒害。除了不穩定的二價鉻外,常見的鉻分三種價態,**種是零價鉻,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不銹鋼和電鍍材料。第二種是六價鉻,這種價態的鉻的水溶液呈橙黃色,通常稱為紅礬,六價鉻是有劇毒的強氧化劑,具有腐蝕性,一般用來配制電鍍液和化工中常用的洗液。六價鉻主要對人體的呼吸道和消化道有刺激,成人口服六價鉻超過1.5g就會致死。第三種是三價鉻,因其離子水溶液呈藍色,又稱藍礬,主要用來制革和生產顏料。只有三價鉻有鞣性,六價鉻不但沒有鞣性,對皮革還有破壞作用,因此制革工廠只用三價鉻而不用六價鉻。由于具備特殊的生理功能,三價鉻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體每日的需求量約為0.06~0.36mg,三價鉻的缺乏會導致糖尿病的發生,因此美國生產的中老年維生素,如我國市場銷售“善存”、“施爾康”等,都含有三價鉻。我國是個貧鉻國家,適當補充三價鉻對維持人體正常耐糖因子的平衡、減少糖尿病的患病幾率大有益處。除了防治糖尿病,三價鉻能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附著,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三價鉻能調節人體多方面的生理代謝,在修復腫瘤破壞的組織,阻止癌細胞蔓延等方面效果十分明顯;此外三價鉻對抑制眼睛晶狀體變形,減少兒童近視眼發生均有良好作用。然而過多的攝入三價鉻,可能會對人體造成累積損害,但是尚無臨床病例證。
7.“毒膠囊”到底對人體有哪些毒害?
至今為止,尚未發現毒膠囊危害人體健康的臨床病例的報道,但是不可不防。如果毒膠囊含有超量的六價鉻,就會有損身體健康。如果僅僅含有適量的三價鉻,病菌和其它有害元素都在規定范圍內,這種“毒膠囊”則對人體是有益的。衛生部有專家說每天服用6粒含鉻膠囊對人體不會造成危害,遭到了媒體群起而攻之,我認為他說的沒錯。要我說每天吃50粒三價鉻含量合理的“毒膠囊”對人體大大有益——尤其是對糖尿病的防治。
六價鉻雖然有毒害,但是也存在一個量的問題,食品中含有*微量的六價鉻對人體不會造成危害,就好像大腸桿菌一樣,在標準規定允許范圍內(每升水含有不高于3個大腸桿菌,汽水、果汁每升不高于50個)還是安全的。
8.怎么會發生工業明膠制老酸奶和藥用膠囊這種不法現象?怎樣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
發生工業明膠做食用明膠用這種現象,我認為主要的發生原因有三條:
**,為了謀取利益,制膠或以明膠為原料的企業忘記自己的責任,利欲熏心,知法違法。我計算了一下,膠囊工廠采用工業膠囊生產藥用膠囊,每粒多賺0.4分錢。為了蠅頭小利鋌而走險,這樣的企業還有什么責任感和義務感?第二,政府監控不嚴,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地方保護主義嚴重,為了提高地方GDP,容忍企業采用違規的,有害的材料。只要上面不追究,媒體不曝光,政府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第三,社會整體道德水平下降。
針對這種情況,政府應當加大監管力度,對公然違法的企業毫不留情,對已經構成犯罪的企業領導要繩之以法;加強宣傳力度,重視輿論監督,將違規企業淹沒于全民監督的海洋中。同時要加大力度宣傳關于鉻的科學常識,加大力度保護守法的用鉻企業——如制革廠、毛皮廠以及守法的明膠廠等。
9.當前發生的工業明膠案,與明膠廠和皮革廠有何種關系?
我認為我國當前發生的工業明膠生產老酸奶和藥用膠囊的現象,主要責任在于食品廠和膠囊生產廠,而不在明膠廠。除非明膠廠明知購買者有非法用途,仍將工業明膠當做食用明膠賣出去——明知故賣,這樣才是明膠廠的錯。所以我們不能被媒體輿論牽著鼻子走,人云亦云,一刀切,跟風行事。同時主要責任更不在制革廠,皮革下腳料大部分是由蛋白質構成,蛋白質既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我國提倡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皮革下腳料的利用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10.有些地方對明膠廠實行強制關閉政策,你有什么看法?
我認為這是*端錯誤的,表面上看地方政府執法態度很堅決,實際上是在掩蓋其監管不力,行政不作為的過錯。就像過去一些地方政府為發展經濟招商引資,建了制革工廠,一聽上級說制革污染環境,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將制革廠全部關閉。這種大轟大嗡,搞一風吹、運動式的執法實際上是文革作風的殘余。關了制革廠,人們怎么穿皮鞋,皮衣?目前,對待明膠廠又采用了這一套貌似*左的老辦法,明膠廠都關閉了,藥品膠囊、照像和電影的膠卷、酸奶、火腿腸、糕點、食品的原料都從國外進口?但是從外國進口的明膠也都是用制革廠、屠宰場下腳料制造的!再說關了明膠廠,制革廠、屠宰場的下腳料怎么利用?難道將下腳料都出口到國外?由國外加工成明膠再進口進來?中國還搞不搞循環經濟?還搞不搞可持續發展?
11.有些地方政府把制革廠的藍皮下腳料當危險廢棄物對待,要求運送至危廢處理中心去處理,你認為這有必要嗎?
藍皮下腳料基本不含六價鉻,或含*微量的六價鉻,對人體基本無害,與鉻礦渣,電鍍廢液不同,從科學上講不屬危險廢棄物,而是一種*易利用的蛋白質資源。如果削勻革屑之類的下腳料也定作危險廢棄物的話,不但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嚴重的增加了制革廠的負擔,除遠距離的高額運費外,每噸要多付2000-6000元處理費)。以此類推,皮鞋廠、皮衣廠、皮具廠、裘皮廠下腳料的性質與制革廠的藍皮下腳料一樣,本來是再生革的基本原料,難道都要送到危廢處理廠去?
【專家名片】王全杰,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人大代表,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博士生導師,中國皮革協會常務理事,從事皮革與蛋白質研究三十多年,其主持研究的豬皮制革新技術,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是國內外知名的皮革與蛋白質專家。現任國家制革技術研究推廣中心主任、煙臺大學皮革與蛋白質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全杰皮革研究所所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