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網訊(飛飛) 為提高我國皮具的整體設計水平,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由中國皮革工業協會主辦,花都區人民政府、中國(獅嶺)第二屆國際皮革皮具節承辦的2003“真皮標志杯”全國皮具設計大獎賽(以下簡稱大獎賽)于11月6-7日在廣州市花都區舉行,經過專家評選委員會兩天嚴肅、認真的工作,嚴格按照大獎賽的評選辦法和標準,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順利完成了評選工作。
本屆大獎賽有來自全國的37家企業參賽,其中福建、河北兩省是**次派出企業參賽。大獎賽共收到5個大類的參賽作品61個系列200余件,其中男女正裝包34個系列,銀夾類13個系列,旅行箱包類5個系列,背包類5個系列,皮帶類4個系列。根據中皮協[2003]50號文件精神和大獎賽評選委員會意見,本屆大獎賽在五個大類的產品中設制獎項,其中男女正裝包設特等獎1名,一等獎6名,二等獎8名,優秀獎12名;銀夾類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旅行箱包類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1名;背包類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皮帶類設一等獎3名。
鑒于目前市場上箱包質量普遍穩定,箱包類產品的質量投訴也較少,故本屆大獎賽對評選辦法和標準進行了修改,不在單獨評比產品的質量,將質量分的評比內容合并到質量款式分中,比賽內容由三部分變為兩部分。**部分為設計圖紙分,此分占總分的30%;第二部分為質量款式分,此分占總分的70%。根據大獎賽評分規則,由評委自主打分,每個參賽作品的得分為7個評委的算術平均值。全部得分由計算機進行統計,*后結果由評選委員會全體評委簽字后生效。
經過評選,男女正裝包特等獎由凌云皮具制品有限公司獲得,這是凌云公司第三次獲得特等獎的殊榮,“真皮標志杯”將永駐凌云皮具制品有限公司。
本屆大獎賽評選委員會對本屆參賽作品打分后,又進行了客觀公正的分析。
1、本屆大獎賽是開賽以來參賽作品數量*多、品質提高*顯著的一年,說明全國箱包生產整體水平有很大進步。由于本屆大獎賽要求按系列提供參賽作品,所以參賽作品多為系列化產品,這就需要設計師整體考慮設計款式、風格特點、材料搭配,在系列化產品中還要有核心產品,既體現成熟的設計理念,又有個性化的特點,這無疑對設計師是一個更高的要求。在今年評選的五大類產品中,系列化表現*好的是銀夾類產品和運動型背包類產品。
2、參賽作品在材料的選擇中,注意了與流行色彩的配合,用由不同質感的材料,配合不同的色彩,設計出不同款式的產品。如皮革和毛皮搭配的女士正裝包,黑紅兩色的水晶革女包,牛津布和皮革搭配的休閑背包,多彩移膜革組合的女士便裝包,棕色純皮料組合的男士公文包,中間壓嵌花豹皮紋的皮帶,金紅色純皮料壓有玫瑰花紋的銀夾等都有不俗的表現。
3、參賽作品在款式設計上有很大進步,流行要素在設計中體現較多,如荔枝紋皮嵌明線的男士公文包,用鉚釘打眼的休閑皮帶,帶流蘇的黑色小手包,不規則分割的休閑背包,多功能旅行用背包等,將服裝設計的要素體現在箱包設計中,使得服裝與服飾的配合統一和協調,這是箱包設計的進步。
參賽作品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參賽作品時尚感不夠理想,流行感比較平淡,特別是男女正裝包的設計,款式變化不夠理想,色彩過于沉悶和單調,與國際皮具時尚風格仍有一定的距離。
2、設計圖紙的繪制有進步,但多數是用電腦繪制的,在表現作品的真實性和材料質感方面存在差異,不能很好的反映設計師的水平,說明皮具行業缺少專業設計人才,特別是對市場需求有獨到眼光的,具有美術和藝術功底的專業設計師,而不應該停留在打板師的水平上。
皮具行業要創新發展,培育出一批優秀的民族品牌,仍需要不斷努力學習,特別要重視對設計人才的日常培養。今后,大獎賽組委會將通過不同渠道,加強設計人才的培養力度,在是皮具企業集中的產區,應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有針對性的舉辦不同形式的專業培訓班,以提高專業人員的設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