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今年起溫州人事部門為緩解企業招工壓力,廣開招聘渠道。一方面多種形式開展各類招聘會,盤活本地人才,一方面,組織企業走出去,積*到外地引進人才。 臨近歲末,正是生產旺季,企業用人到了“如饑似渴”狀態。但在上周五的人才夜市,記者卻發現進場企業200余家,應聘人數寥寥無幾,儼然一副“嚴冬”景象。
“我們今年訂單增加了兩成”,人才夜市上,溫州斯士康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小姐告訴記者,今年經濟形勢好轉,給企業帶來了大量訂單,“但是現在很缺人手,工廠有訂單卻出不了貨。今年連著參加了3場夜市都沒招到合適的人。” “年底往往是招聘旺季,現在11月份了一點旺的跡象也沒有。”廠長經理人人才公司交流推薦部主任周駿感慨:“今年招聘情況很不樂觀。”
“招工難”愈演愈烈。從金融危機時期的訂單是“沒米下鍋”,到現在好不容易等來訂單又找不到“煮飯的人”。目前很多溫州企業都面臨著招不到人的困境。
據人才中心前三季度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溫企用人缺口持續擴大,人才中心3季度共舉辦招聘會46場,提供崗位數1156 0190 2607個,累計進場求職人數為84100。僅第三季度進場求職為20900人次,較第二季度減少16.3%,同比去年減少33.6%,。而市廠長經理人人才公司舉辦的招聘會入場求職者從去年每場920人直降至今年每場僅660人。
“溫州人才市場目前是兩頭缺。一是缺普工,二是缺高端人才。”奧康鞋業人才資源中心相關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即使參加市里舉辦的招聘會,也很難找到合適的人。”目前,奧康主要通過獵頭公司與外出上海、北京等地招才。
據統計,僅上半年溫州人事部門就組織了58家企業到杭州、上海、蘭州、武漢等地招兵買馬。繼9月份我市50家企事業分赴西安、寧波“覓才”后,本月7日又一批120余家溫企“伯樂團”遠赴武漢招才,4天共為我市引得1415名人才。年底“伯樂團”又馬不停蹄奔赴北京、上海招聘。
“溫州同時地處長三角經濟區與海西經濟區,應該利用這兩大經濟區的優勢,吸引更多人才匯聚在此。”廠長經理人人才公司交流推薦部主任周駿認為,溫州引才之舉是箭在弦上,必須大力推進。
溫州企業自身條件及成長性制約了溫州在長三角地區的人才競爭力,市人才開發中心主任鄭元號認為,引才是必然之舉,走得遠,走對地方是溫州“引才”的關鍵,“東北、西北高校密集,人才資源尚待發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