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六合龍池的不少老人都有一手做鞋好手藝。
多年前的一首春晚老歌《中國娃》中唱道:“*愛穿的鞋是媽媽納的千層底呀,站得穩哪走得正,踏踏實實闖天下。”如今,在眼花繚亂的百貨商場鞋市上,想找一雙“千層底”手工布鞋,還真不容易。近日,揚子晚報記者在六合龍池街道龍池南村采訪了幾位擅長納鞋底的市民,她們至今仍然堅持3天做一雙千層底鞋子。她們說,一雙手工制成的布鞋需十幾道工序,納鞋底原料工具相當講究,“千層底”如今還是不少姑娘的陪嫁。如今由于精通這道手藝的傳人不多,“千層底”在市面上就變得十分金貴,深受一些人的青睞,有的人還慕名趕到六合當地居民家購買“千層底”鞋子。
通訊員 胡秋慶 葉方龍
實習生 朱琛燁
揚子晚報記者 范曉林 文/攝
兩位老人做了大半輩子布鞋
聽說在六合龍池街道的龍池南村有人會納鞋底做“千層底”,幾經打聽,記者找到了會做“千層底”的李奶奶和黃奶奶。李奶奶叫李翠琴,今年68歲,黃奶奶叫黃秀琴,66歲。
黃奶奶十幾歲時就開始納鞋底、做鞋子。她說:“以前我一家老小都穿我做的布鞋,現在市場鞋子漂亮的多了,小輩們穿鞋選擇余地大了。但我還是堅持做鞋子。差不多3天就做一雙千層底。”據李奶奶介紹,做好一雙手工布鞋必須經過糊殼子、裁底樣、裹底子、納鞋底、裁鞋幫、滾邊口等十幾道復雜繁瑣的工序,慢工出細活,做一雙鞋短則三天,長則得一星期,可費時間了。尤其是納鞋底,以前沒有塑料、橡膠的鞋底,鞋底全要靠一針一線納出來。
同樣做了大半輩子鞋子的楊奶奶拿出自己收藏的布和幾只納好的鞋底。只見小小鞋底平整綿密、厚實大方。她告訴記者,納鞋底光是原料和工具就要十幾樣:麻繩、舊布、漿糊、鞋樣、剪刀、錐子、頂針箍、針拔、拉線棒等等。納鞋底的布并不是什么都行,以前都是用舊衣服、老棉布,現在衣服的布料都不能用。將合適的布準備好,開始剪樣子。然后一層漿糊一層布,反復幾遍,得糊上好多層,再拿到太陽底下曬干。
做一雙鞋至少納四千多針
納鞋底,**要準備好麻,那時候把麻收割回來,浸在水中泡上一個多月,泡軟后將麻表皮褪下風干,用工具捋成一縷縷的麻線,再把麻線捻成麻繩,要捻得細勻。而現在幾乎看不見麻了,要再想做的話,可以利用市場上老麻布手套。千層底布鞋工藝要求嚴格,手工納底要求每寸見方的鞋底納近百針,一雙鞋至少四千多針,針數大多為4222、4666、4888的吉祥雙數。
“千層底”究竟多少層?在六合當地一些人家,一般是用碎布沾上漿糊,做出坯子,曬干后一層一層疊加來做鞋底。接著再描繪出“鞋樣子”,剪成鞋底的形狀,用布條沿邊,用漿糊把五六層的鞋坯子粘在一起,再把粘好的鞋底用一塊完整的好布“包裝”,就可以納針了。*難的是納針,鞋底很難扎透,往往要在右手食指上套上金屬的頂針箍配合扎針,而且錐子、針拔、拉線棒等都要“上陣”,納鞋底開始時一般先在鞋底外圍納上兩三圈,然后由上而下走平行線,納到*后幾十針,鞋底已變成十分堅硬,每一針每一錐都要花費很大的力氣。麻繩粗、針眼細,加工時得用手勒得緊,針碼還要勻。手工縫鞋時,要求緊繃楦型,平整服帖。針碼要間距齊整,鞋幫與鞋底的結合要嚴絲合縫。所以,納鞋底可謂是一項鍛煉臂力、手力和眼力的勞累活。
據了解,從山西出土的3000多年前周代武士跪像的鞋底上,明顯可見一行行規整的線跡,與今天的納底布鞋完全一致,說明3000多年前的周代,納底布鞋已被人穿用了。到清代“千層底”開始馳名中外,顧名思義是越厚越不容易“踏破鞋”。
“千層底”曾經是姑娘的陪嫁
家住六合龍池的趙媽媽已經出嫁的女兒說,以前*喜歡穿媽媽納的千層底鞋,舒服*了!初中畢業以前穿的鞋都是媽媽做的。那時還小,看著大人們圍著桌子納鞋底,也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鞋底自己也糊過,只是不如母親糊得那般好。結婚時,媽媽還專門縫制兩雙鞋做嫁妝,至今她還留著。據了解,如今在龍池,因為精通這道手藝的傳人不多,每個月的成品出活量有限,時常供不應求。于是,像黃奶奶和李奶奶等少數納布鞋手藝較好的民間高手只能帶動周邊的村民一道參與打打下手,勉強能滿足需求。還有一些城里姑娘的鄉下親戚慕名找來,為新郎新娘“私人定制”兩雙壓箱底的陪嫁“千層底”布鞋,有的還要求納鞋底的手工師傅縫制的針數尾數必須和新人的生日一致,認為這樣才達到“限量版”標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