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2年3月份物價指數顯示,3月份CPI(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3.6%,環比上漲0.2%;PPI(全國工業生產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3%,自2009年11月之后再次出現負增長,創下27個月來的新低。
對此,有關專家表示,3月份CPI略高于市場預期,“微調”將成為貨幣政策的**選擇。
CPI略高于市場預期
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劉景德說,3月份CPI同比增長3.6%有點超出市場預期,但比預期的也高不了多少,因為原來預期的是同比增長3.5%。
劉景德分析說,3月份CPI在2月份同比增長3.2%的基礎上有所回升的原因是,食品價格在繼續上漲。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公告來看,3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7.5%,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2.39個百分點。其中,鮮菜價格上漲20.5%,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64個百分點;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11.3%,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78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11.3%,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35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上漲4.3%,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12個百分點;
“從CPI運行趨勢來看,繼續上漲的空間已不大了。”劉景德說,如豬肉價格由于目前的生豬存欄數在增加,豬肉供應量將上升。又如游資炒作農產品[10.81 -5.75% 股吧 研報]將受到來自有關方面的限制,在一般情況下,前些年出現的“蒜你狠”,“姜你軍”、“糖高宗”等現象將不再重演。
不過,劉景德認為,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PPI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同比下降0.3%,創27個月以來的新低。其背后的原因是因為實體經濟不景氣,市場需求不旺,將影響到工業增加值,進而影響到整個經濟增長幅度的回落,這將從即將公布的今年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中得到證明。
對于3月份CPI同比增長3.6%,比2月份有所上升的現象,西南證券[8.83 0.00% 股吧 研報]研發中心副總經理王劍輝分析說,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公告來看,在3月份CPI同比增長3.6%中,去年價格“翹尾”因素約為1.9個百分點,在3.6個百分點的CPI同比增長幅度中占比高達52%以上。
王劍輝說,從4月份及整個二季度的CPI走勢來看,作為影響CPI*大因素的食品類價格漲勢趨緩,因為隨著時令的變化,氣溫逐漸升高,農產品供應量增加,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價格的上漲幅度。“至于日前一些地方的食用油、奶粉和日化品價格的上漲,應該具體分析其原因,如食用油是對去年六、七月份成本上升后受政策抑制后的正常釋放。”王劍輝認為。“對于3月份PPI出現的負增長現象應該進行具體分析。”王劍輝表示,從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來看,作為上游環節的采掘業,由于受資源稀缺性的制約,原材料供應環節價格并沒有下降多少;而作為中游環節的加工制造業,由于受下游行業需求量下降的影響,去庫存壓力較大,“以價換量”在所難免;而作為下游環節的消費、服務業,由于非周期[156 0190 2607.68 -1.04%]性的特點,受經濟周期的影響較小,因此其價格也沒有出現下降現象;相反,像白酒、牛奶這樣的商品,其價格反而有所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