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抱團發展、標準制定,近來東莞制鞋重鎮厚街鎮采取了一系列動作助推鞋業轉型升級,引起業內關注。在歷經用工荒、工廠倒閉潮、企業外遷等的陣痛之后,凜冬未盡,東莞鞋業能否迎來“第二春”?
東莞市鞋包品牌聯合會成立,抱團取暖
鞋業界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中國制鞋在廣東,廣東制鞋在東莞,東莞制鞋在厚街。東莞有著全世界*全的產業鏈,厚街更是中國現代制鞋業的起源地,世界鞋業總部基地就設于此地,制鞋工藝成熟。
鞋包產業是厚街鎮重要產業之一。據東莞市皮革鞋業協會統計,該鎮鞋包產業相關從業人員超過20萬人,占厚街全鎮總人口近40%,可以說,10個厚街人里就有4個做鞋包的。目前登記在冊的鞋包相關企業有6600多家,年產鞋量約5億雙,出口量約4億雙;年產箱包約1億個,出口量約8000萬個。
2017年1月5日,東莞市鞋包品牌聯合會正式成立。成立聯合會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強化區域品牌的一次嘗試,也是厚街鎮政府首次組織行業企業抱團合作。在此之前,從未有過官方背景的行業聯盟。
東莞市鞋包聯合會副理事長、中國品牌·達摩武者創始人趙振鵬對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回憶,“厚街鎮委書記就在這張凳子上坐了兩個小時跟我們談,這次政府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努力和決心。”
據悉,在聯合會成立之前,厚街鎮委書記萬卓培帶著團隊花了近一年的時間,走訪全鎮數十家鞋包企業,深入了解行業狀況和企業意向,*終選擇20多家企業作為**批成員先出現。
目前,加入東莞市鞋包品牌聯合會的企業有44家,其中30家企業擁有自主品牌38個。在協會的帶動下,規模以上的部分鞋包企業也加緊商標注冊工作,爭取加入協會。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東莞鞋包聯合會只面向珠三角地區,特別是東莞的具有自主品牌的企業,在將來可能還包括港澳臺、甚至是外國企業入會。
對于聯合會接下來的具體舉動,東莞市箱包皮革行業協會會長曾凌燦透露,聯盟將加快吸納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加入,還將在南城西平某商場開辟1000多平方米的東莞鞋包品牌集合館,計劃于今年年初投用;4月,同樣面積的集合館也將亮相四川成都,力爭2017年在全國布局約20家集合館。
有成員表示,東莞鞋包品牌聯合會將采取O2O方式,把所有產品聚集在“品牌一條街”上,宣揚自主品牌,抱團做大做強,增強“莞貨”、“東莞制造”的品牌競爭力。
與此同時,制鞋標準的制定也提上了厚街鎮的鞋業發展議程。2016年12月7日,廣東省制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落戶厚街。2017年1月5日,廣東省制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揭牌成立。據相關人員透露,2016年-2018年,厚街鎮將劃撥240萬元專項資金,用作扶持、支持標委會籌建、日常運營。
以標準**行業,抱團取暖做強品牌,產品端與市場端同時抓,在推動鞋業轉型的道路上,厚街鎮正一步步按計劃行事,以迎接東莞鞋業的第二春。
生產成本高企,鞋業面臨轉型陣痛
東莞鞋包品牌聯合會成立的背后,是東莞鞋包產業的機遇,也是要解決轉型陣痛的必然選擇。
“廣東省鞋業近年下行壓力加大,從生產、出口、進口、消費等幾個維度來看不容樂觀,有些維度甚至于2015年出現負增長。”中國皮革協會專委會主任路華透露。
廣東是中國*大鞋類貿易基地,擁有8000多家制鞋企業,年產50億雙鞋,占據中國產量50%、全球三分之一,但制鞋優勢近年屢受國內外沖擊。
于內,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許多企業承受著生產成本上升、但訂單下滑利潤變薄之苦,有的選擇縮小規模、甚至關閉,有的則選擇企業轉移。同時,東莞鞋業一直以來走的是加工貼牌路線,但這種模式現在看來非常受限。于外,隨著越南、印度等地的工廠崛起,與國內日益上漲的生產成本相比,這些國家以更低廉的原材料、勞動力吸引著不少企業外遷。
作為世界制鞋行業的前線和中心,東莞鞋業相當于一個晴雨表,對市場變化應該更加敏感。但事實上,不少業內人士對東莞鞋業持樂觀態度,一是認為鞋業是朝陽行業,“有人就要穿鞋”,二是認為企業只要通過調整市場策略和轉型升級,依然能夠較好地應對眼下的經濟形勢,并不至于陷入經營絕境。
廣東省鞋材行業協會會長、廣東新濠畔集團董事長劉穗龍從上世紀90年代投身鞋業,在過去的26年里,他幾乎是看著中國鞋業經歷種種起伏。然而在談及中國制鞋業的未來發展時,他還是很有信心:“國內產業在成本控制上有很大空間可以挖掘,而且我們有完善的產業鏈和豐富的熟練勞動工人。我相信制鞋業經過陣痛之后,明天會更好。”
鞋業人有強國夢,打造自主品牌
如今,越來越多鞋業人開始意識到,東莞鞋業越來越沒有競爭力,歸根結底是因為缺乏有影響力的品牌。長久以來,走貼牌路線的東莞企業在量產時代只顧著流水生產,缺乏培養品牌的意識。
劉穗龍始終覺得,我們是制鞋大國,但算不上是制鞋強國。“在中國鞋業過去三十年的發展中,我覺得國人對渠道、品牌建設是不重視的,我們只顧著埋頭苦干做鞋子。”在他看來,在這埋頭苦干的三十年里,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工廠、企業家和設計師,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但沒有品牌,“我們就沒有話語權”。
劉穗龍雄心勃勃的宣布了廣東新濠畔集團在2017年的戰略部署,將通過時尚創新中心、展貿創新中心、服務創新中心,打造設計研發科創平臺、新材料展貿平臺、智能制造示范平臺、流行時尚發布平臺、國際互聯網平臺五大平臺。提到夢想,他毫不猶豫的說,要“打造世界鞋業新中心,打造中國的米蘭。”
中國品牌·達摩武者創始人趙振鵬是當地一位非常有個性的企業家。他的公司東莞市秦粵豐鞋材有限公司坐落在厚街鎮新塘二路,廠房外墻刷著中國紅,在那條灰色大街上非常顯眼。前一陣子,因為生產出來的鞋子膠水粘結度達不到質量要求,他把9000余雙價值156 0190 2607萬的鞋子全部銷毀,因此還“火”了一把。
有人質疑這是一場炒作。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采訪時,他表達了自己的立場:發展自主品牌、壯大民族品牌是每一個鞋業人的使命,“我給中國品牌爭不了光,但不給中國品牌抹黑”。
在他看來,東莞制鞋業有著**的工藝、**的質量,許多標準甚至高于國際要求。而厚街作為東莞鞋業的代表,有著世界鞋業總部基地,擁有研發、貿易、采購、物流、品牌孵化等一整套完備的產業鏈,但苦于沒做出品牌。“厚街有資源,但對品牌認識度還不夠。”
“當看到我們要是強大的時候,別人就會揭竿而起。總要有地方開始弄,成功的話會樹立一個典型,失敗的話也沒什么。我們不怕失敗。”趙振鵬說。
而對于厚街鎮政府,打造品牌必須抱團,東莞市鞋包品牌聯合會就是*好的路子。厚街鎮委書記萬卓培表示,“希望能夠把厚街乃至東莞做品牌的企業整合在一起,大家抱團發展,只有這樣,通過大家的共同的團結,然后地方政府的強力推動和大力的扶持,加強地方品牌宣傳推廣,推動區域之間的經濟合作,這樣就能走出一條打造自主品牌的路子。”
按萬卓培的想法,厚街可以發揮自身作為“會展之都”的資源優勢,利用會展客流做東莞鞋包的產品和品牌宣傳。他還表示,針對聯合會、行業及品牌企業,厚街鎮政府將提供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和扶植。在未來還將加強聯合會與國外交流合作,推動東莞鞋包品牌走出去,內銷與外銷同步推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