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參加第117屆廣交會的鞋出口企業普遍表示,歐盟質量標準新規的實施,提高了我國鞋出口企業進入歐盟市場的門檻,鞋產品需要不斷提高質量標準以達到新規要求。
從5月1日開始,進入歐盟市場的與皮膚接觸類皮革制品或鞋服等消費品皮革部件中的六價鉻含量都必須小于3mg/kg。參加第117屆廣交會的鞋出口企業普遍表示,歐盟質量標準新規的實施,提高了我國鞋出口企業進入歐盟市場的門檻,鞋產品需要不斷提高質量標準以達到新規要求。
新規實施提高產品出口門檻
記者了解到,根據歐盟*新發布的法規(EU)No301/2014,從2015年5月1日起,進入歐盟市場的與皮膚接觸類皮革制品或鞋服等消費品皮革部件中的六價鉻含量都必須小于3mg/kg,否則不得上市。
據了解,鉻因能使皮革柔軟富有彈性而被視為不可或缺的皮革鞣劑。工業原料中常見的鉻有三價鉻和六價鉻兩類,兩者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六價鉻則毒性較大,可通過消化、呼吸道、皮膚及黏膜等侵入人體,產生致癌隱患,造成遺傳性基因缺陷,對環境也有持久危險性。
“新規的實施,提高了我國鞋出口企業進入歐盟國家的門檻。”汕頭市億達興輕工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我們公司是一家集童鞋的設計、開發、銷售及服務于一體的鞋出口企業。目前,公司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外貿隊伍,在國際上已經同歐洲、美國、南美、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建立了貿易往來關系。為了達到新規的要求,我們公司提高了產品的檢測標準,確保企業產品可以順利出口到目的國家。”“今年以來,我國鞋類產品遭到歐盟通報的案件有所減少,這主要是由于出口鞋企更加重視產品質量。為了能夠達到國際市場對鞋產品的質量要求,許多鞋出口企業都提高了生產技術水平,加大了對產品質量檢測的投入,在產品質量上下了一番苦功。”揭陽市寶超貿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此外,今年一季度歐盟共發布鞋類產品通報10例,同比下降47.37%。此次發布的10例鞋類產品通報中,通報國家為西班牙、法國和德國。其中,中國產品7例,同比下降50%。通報的原因中,8例因六價鉻超標存在化學風險,另有2例存在窒息風險。其中,溫州一鞋企因六價鉻超標,致整批出口西班牙共1.6萬雙男鞋遭退運,貨值在10萬美元以上。
注重產品質量應對新規
為了使中國鞋能夠順利進入歐盟市場,出口企業不僅要關注各個進口國對六價鉻限量的要求,還要明確質量保證條款,調整制革工藝,保證產品質量。“六價鉻超標,主要出在對原材料把控不嚴上。”溫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綜合業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鞋品六價鉻超標是鞋類行業目前的一大難題,我國鞋類企業應該對原材料加強管理或改進生產工藝,讓供應商提供相應的原材料檢驗合格證明,或是自行送檢,規避此類問題的發生。
業內人士表示,制鞋出口企業應該及時關注不同進口國對六價鉻限量的差異性要求,特別是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要求較高,限量為3ppm。同時,出口企業要把控源頭,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不隨意從非合格供應方處采購原輔料,明確質量保證條款,對制革所用的鉻粉進行六價鉻測試。此外,制鞋企業應該控制生產過程,調整制革工藝,比如使用植物復鞣劑、使用還原性的中和試劑和復鞣劑、皮革加脂時將抗氧化劑當作加脂助劑等,確保生產過程中不產生過量的六價鉻。
鞋企加快“機器換人”步伐
由于原料成本、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我國制鞋企業感到經營很難。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經營利潤,越來越多的制鞋企業加快“機器換人”的步伐。
勞動力成本上漲
“近幾年來,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幾年間由每月1000多元上漲到3000~4000元,企業支付員工的社保費用也水漲船高,不斷蠶食利潤。”創信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振昌表示,“現在,生產一雙運動鞋,進口10元原材料,一般需要繳1元的關稅,而印尼的進口原材料免關稅,且用工成本也比國內低。一雙鞋在兩地僅加工費就相差兩元,因此,采購商逐漸將部分訂單往東南亞轉移。目前,全球鞋產品的市場需求沒有減少,但從以前的高速增長變為微增長,我們明顯感覺到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從2008年開始至今,東莞鞋業形勢一直在走下坡路。2014年,工人工資又上漲了200元,平均工資達每月3200元,隨著人工、社保費用的提高,一個廠一年新增開支有二三百萬元。”東莞市跨日鞋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目前,珠三角熟練工人月薪一般為3000~4000元,企業要掏759~1012元為員工支付社保,加上公積金,比柬埔寨的工人甚至越南工人的薪水還高。”廣州市番禺南星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說。“現在,珠三角用工成本為600~650美元,印度尼西亞大約300美元,而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柬埔寨則更便宜,大約100美元。”廣州市中之豪實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轉型升級并非易事
為了減緩成本上漲給企業帶來的壓力,一些鞋企開始試圖轉型升級,但是這一做法并非一帆風順。“面對勞動力短缺,我們不斷引進設備提升自動化程度,但新設備進口需要繳10%的關稅、17%的增值稅,而在東南亞投資進口設備可享受零關稅。所以,我們希望相關部門對國內企業減免相關稅費。”吳振昌表示。
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東莞鞋企負責人表示,這些年一直在摸索從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轉型,從設計到進入多家高檔商場,無奈出口訂單縮減加劇,而打造自主品牌前期需要投入巨大,*終導致資金鏈斷裂,去年被迫關閉了經營20多年的工廠。
“機器換人”有效降低成本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人工資也在不斷提高,傳統勞工密集型的產業優勢在削弱。鞋企若要追求發展,更需要高精尖的制鞋機器。”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條生產線,原來要60~100個人,而現在一臺機器,只要一個人一分鐘。同時,使用全伺服的機器可以節能50倍,這里面的成本大家都會算。”福州德龍進出口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參加第117屆廣交會的一些出口企業也加快了“機器換人”的步伐。目前,康奈、巨一等企業已將激光打孔、打樣、排版、切割等技術應用到制鞋生產上,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同時還節約了大量的勞動力成本。“我們公司投入500萬元購買激光設備用于技術改進,每年節省用工成本300萬元以上。”巨一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戚亦農表示。
中小鞋企:離智能童鞋還很遠
雖然未來智能童鞋產品將成為市場的主流,但并不是所有鞋企都能夠生產智能鞋產品,對于技術水平有限、運營資金短缺的中小型鞋企來說,智能童鞋離他們還很遠。“近幾年,智能童鞋成為了時尚潮流,許多大型童鞋企業紛紛推出智能童鞋產品,有特殊功能的智能化童鞋將成為企業利潤的新增長點。”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與中國皮革和制鞋研究院、臺灣科技大學等共同收集兒童健康數據,根據這些數據研發健康鞋新品。目前我們想先把預防高弓足、扁平足、內八、外八的健康產品做得****,第二步再來推這些產品,預計下半年就能全面推向市場。”開心米奇(福建)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祁康豐表示。“針對春夏交替氣候變化大的特點,七波輝推行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拉鏈衫,其吸濕排汗的清爽特性使服裝具備出眾的快干性能,能有效排出汗水濕氣,提升穿著舒適度,滿足青少年健康時尚的穿著體驗。”七波輝總裁陳錦波認為,青少年處于重要階段,要時尚更要健康。他說:“我們精益生產的同時,在面料方面采用多功能網布面料。這種面料不僅提供了舒適的觸感,而且具有出色的快干、透氣性能,更能適應青少年活潑好動的性格,時尚又健康。”
想要生產智能童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據參加第117屆廣交會的多家鞋出口企業負責人透露,生產智能鞋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是很困難的。“目前,對于一些小型企業來說,做一雙智能鞋是不現實的。因為小型鞋企缺乏技術創新人才,工人的技術水平有限,很難達到研發智能鞋的要求。”深圳泰瑞祥貿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不是中小型企業不愿生產智能鞋,而是這些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目前,大多數中小型鞋企的資金僅能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想要加大技術投入是不現實的。”深圳市銀紡貿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兒童鞋市場還處于產業同質化競爭階段,未來兒童鞋將進入多品類、多行業整合發展的新時代,一些特定功能的產品將迎來快速增長的爆發期。
盡管我國不少智能童鞋還停留在探討或嘗試階段,但上游供應商已更早嗅到這一商機,開發專業的功能鞋墊、智能鞋底等來滿足鞋企的需要。
綠色環保鞋搶占國際市場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鞋出口企業將綠色環保理念融入到鞋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綠色環保產品成為我國鞋出口企業搶占國際市場的法寶。
企業主推環保鞋
尚普咨詢行業分析師指出,中國的制鞋企業大多以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為外貿主戰場,近年來,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不斷上調環保標準,對于以出口為主的企業而言,目前正大力走綠色環保路線,以突圍尋找新的機會。
在第117屆廣交會上,許多鞋出口企業將環保理念滲透到產品的生產制作中。“我們企業主要生產環保鞋和安全鞋,產品出口至歐美、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近幾年,企業通過積*開展自有品牌產品安全認證,從PVC材料的環保性和保護功能健全性方面全面提升產品品質,逐步提升與外商合作、進行自有品牌出口的能力。”上海蘭生股份(34.93 +2.52%,咨詢)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目前,我國很多制鞋企業80%以上的產品實現了全環保材料制作。盡管因購買綠色環保的產品原材料,企業原材料成本提高了5%,但是為了不失去海外市場龐大的出口額度,企業依然堅持生產綠色環保產品。企業開拓歐洲市場也離不開綠色環保產品這把利器。制鞋企業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市場需求以及當地濃厚的制鞋環境等,堅持走綠色環保的道路,積*進行技術創新,尋找新的環保原材料,發現新的客戶群和新商機,開拓更大的海外市場。“制作綠色環保鞋要比普通鞋的成本高很多,一方面制鞋企業需要購買環保型原材料,而這種原材料的價格是比較高的;另一方面,制鞋企業需要加大產品的檢測投入,確保產品能夠達到國際市場對于環保鞋的要求。”廈門維特貿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達不到歐洲的環保標準就不能進入該市場。”浙江亞洲人鞋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家生產女鞋的跨區域公司,浙江亞洲人的產品全部遠銷歐美等地,這些市場為企業直接貢獻了近一半的出口額。盡管購買綠色環保原材料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但是企業依然堅持生產綠色環保產品,并以此作為開拓歐美市場的利器。
環保鞋有市場
在本屆廣交會上,我國鞋出口企業融入環保理念制成的鞋受到了采購商的喜愛。“從我們公司的訂單情況來看,這種環保鞋的訂單要比其他類型鞋的訂單多,采購商對環保鞋非常感興趣。”溫州市康德經貿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從上一屆廣交會開始,我就留意到企業用環保理念生產的鞋產品,去年只是簡單地詢價,并未下訂單。本屆廣交會我是專門來了解環保鞋的,希望能夠找到價格合適質量又好的環保鞋下訂單。”一位來自美國的采購商表示。
“憑借著綠色環保理念,近年來我們企業的出口一直保持穩中有升。”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位銷售經理表示,奧康始終致力于打造“綠色產品、綠色體驗、綠色生活”,即產品綠色環保、售后服務綠色暢通、品質綠色健康,打造可持續、可循環,自然、時尚合二為一的“綠消費”模式。同時,奧康還在行業內首推《鞋材綠色采購標準》,為供應商設下鞋材環保準入門檻。企業通過引進先進生產設備、淘汰高能耗設備等一系列措施實現了節能減排。
“從原材料采購標準、加工制造的過程,再到質量安全檢查,每一環我們都不含糊。”浙江臺州喜得寶鞋業有限公司商務總監羅春元表示,去年,該公司鞋類產品主要出口歐洲市場,銷售了約156 0190 2607萬雙,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效益。“能不能在歐洲市場賣,先要看鞋子符不符合歐洲的環保標準。歐洲特別看重兒童鞋的環保質量。”羅春元說。憑借采用無毒材料及環保工藝加工制造的環保鞋,喜得寶在歐洲市場成功站穩了腳跟,公司也在進一步拓展其他發達國家市場。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奧康籌劃上市》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