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張紹剛
嘉賓: 徐光(周口市委書記)
岳文海(周口市市長)
借力發展破解工業難題
主持人:徐書記,在工業化方面,周口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壓力是什么?
徐光:我們發展工業的先天不足表現在哪兒呢?一無資源,二無基礎,三無規模,也沒有大的工業項目的支撐。
主持人:怎么辦呢?
徐光:我們光靠自己的力量來發展不行,必須靠解放思想,靠對外開放來破解發展工業的難題,也就是要借船出海,借力發展。
主持人:這里面您說到借船出海和借力發展,這個“借”怎么理解?
徐光:一方面靠外引,我們要緊緊抓住東部沿海和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積*承接產業轉移。另一方面就是內聯,周口地處中原經濟區和華東經濟圈的連接地帶,這樣我們就變邊緣為前沿,發揮區位優勢,積*開展區域經濟合作。
主持人:我們做承接的時候,周口有什么樣的方法或者訣竅來留住大家?
岳文海:早出擊,早行動。比如我們去年得知沿海一個市,有上百家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要往內地轉移,我們夜里就派人去了,住在那個地方,定向突破,一下子引來了幾十家企業,上萬人都就了業。
主持人:這是一個“早”字。還有什么?
岳文海:第二個呢,你得有“誠”,你誠心誠意地為外商好。外商企業來了,他招工有困難,我們就想辦法引導他下鄉進村,解決勞動力的問題。他融資難,我們政府來想辦法貸款,建工業廠房,先借給他用,先把它做起來再說。
一年招進二十多家制鞋企業
主持人:我們來聽一聽來自基層的同志怎么說,鹿邑縣縣長朱良才,咱們有什么奇招?
鹿邑縣縣長 朱良才:鹿邑有加工尾毛的傳統,就是羊尾巴上的毛,把它加工成女士用的化妝筆、化妝刷、描眉筆以及各種毛刷和精密的儀器刷。現在我們鹿邑的尾毛加工出口總量占全國的75%,可以這樣說,如果我們鹿邑的尾毛三個月不出口的話,那么國際市場高檔的化妝刷就有可能斷貨。
主持人:謝謝朱縣長的介紹。那書記,在咱們周口十幾家甚至幾十家企業一塊兒來投資的事兒多嗎?
徐光:2009年我到臺灣參加省里組織的一次招商活動,聯系到了臺灣制鞋公會的理事長林昭杰先生。后來,他五次帶著臺灣制鞋業的老板到周口考察,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臺灣制鞋企業來周口落戶了二十多家。
主持人:林昭杰先生,當時對周口的印象怎么樣?
臺灣制鞋公會前理事長 林昭杰:周口10個縣我走過9個。制鞋業需要很多的勞動力,而且要有勤勞的品質。所以我就跟徐書記講,三十年前廣東是制鞋業大戶,三十年后就是周口了,我很肯定。
主持人:謝謝林先生!我們現在有沒有大品牌?
徐光:像阿迪達斯啊、耐克啊、銳步啊、UGG啊,這些世界**我們周口都生產。全球*大的制鞋企業寶昌鞋業有限公司經理也在現場。
主持人:誰是寶昌鞋業的?
周口寶昌鞋業有限公司經理 任建領:大家好!我是寶昌鞋業有限公司的經理。
主持人:你們和這UGG什么關系啊?市場上UGG有多少在周口生產?
任建領:這個UGG是我們寶昌鞋業做的,目前國內的UGG生產基地在周口市扶溝縣。
主持人:全國沒有其他生產UGG的地方?
任建領:對。我們做完出口之后,運到美國,別人再進口到我們中國來進行交易。
11個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近700家
主持人:謝謝!到底現在在周口,咱們說的這個集聚區是個什么狀況,集聚區的狀態怎么樣?來,通過短片了解。
短片四
【短片·解說】記者 任煒:我現在是在周口市太康縣的產業集聚區,在我的身邊這片藍色的廠房就是**個落戶集聚區的通泰紡織有限公司,而在這座廠房的周邊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座正在建設中的廠房,這些就是太康縣“以商招商”引來的一批批紡織企業。
【短片·解說】太康縣是全國產棉大縣,依托資源優勢,太康縣突出產業招商、以商招商,吸引了江浙閩等地紡織服裝企業“抱團”投資、“扎堆”入駐。作為周口市起步*晚的一個產業集聚區,太康縣產業集聚區迅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精彩跳躍。[next]
【短片·解說】目前,周口市已建成11個主導產業突出的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近700家,規模集聚效應凸顯。制鞋產業集群異軍突起,鞋類產品出口占據全省的半壁江山,摘得“河南省制鞋產業出口基地”的金字招牌;食品加工產業提檔升級,生產能力和產值均居全省前三。
主持人:規模以上的工業增加值居全省**位,這是不是一個讓徐書記覺得很自豪的增加值?
徐光:僅僅取得這個成績,也只是一個初步的顯現,我們還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們工業這一塊兒還缺少一百億元以上的企業、一千億元以上的產業,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還不強,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努力,還需要進一步的提升。
主持人:那市長,下面周口工業發展的方向,簡單給我們描述一下。
岳文海:這里面有三個重點需要抓好,**個一定要抓大,就是抓大個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和企業的產業集群。第二個就是抓小,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建設一大批充滿活力的中小型和微型企業。第三個就是要突破關鍵,就是要選一批,比如說一百個有成長性的企業,分期分批來上市,形成我們周口發展的、競爭的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