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近日,首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青年創新大會在泉州舉行,在主題為“體育產業國際市場的走向和趨勢”的分論壇上,特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水波針對中國體育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未來發展方向發表了主旨演說。以下為演講實錄。
中國體育產業正在經歷哪些轉變
我今天分享的主要是三個方面:中國目前在體育產業都有哪些方面的改變,產業的增長機會在哪里,特步在這當中都做了哪些事情。
**,來看中國體育產正在經歷哪些轉變。**,2015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將近1.5萬億左右,國家剛剛出臺政策,預計到2025年體育產業規模達到5萬億,也就是說在未來黃金十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現在我國體育產業在GDP當中的占比是很少的,只有0.73%,預計2025年能占到GDP的2%。第二,參照美國經驗,中國體育產業結構將不斷升級,呈現體育服務業和體育用品產業并重的格局。**,美國目前體育產業規模**中國30年,數據顯示,美國在156 0190 2607年的體育產業規模跟我國2013年達到的產業規模相當,說明中國體育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此外中國體育產業結構將實現升級,從體育用品為主導升級為體育服務為主。中國體育產業的重點還在裝備當中,就是鞋服包帽襪,而美國體育行業的重心則是體育服務業。第三,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覺醒,收入和消費能力的提升,體育消費升級存在巨大的空間。據統計,2014年中國人均體育消費只有191美元,而美國達到872美元,說明增長的空間還有很大。
從政策層面來說,國務院在2014年頒發46號文《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放開很多審批權限,比如賽事審批權、俱樂部行政脫鉤、賽事轉播政策放開、支持跨界融合等,政策的驅動使得體育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結構升級,市場空間得到*大的釋放。舉例來說,過去我們作為體育用品的企業,有時要舉辦一個活動, 當地政府寧愿讓體育館長草也不租給你,或者租給你以后賽事后續需要的費用多,審批手續非常繁雜?,F在是很多場館主動拿出來邀請企業來運營,或者舉辦賽事,這樣整體空間就大起來了。全國有很多政府加大扶持體育產業的力度,從十年前大媽廣場舞開始,全國各地跑步、戶外、健身訓練慢慢成為熱潮,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點和轉變。
體育產業的增長點和機會點在哪
我認為主要分成體育用品、體育服務業這兩個方面。體育服務業包括場館運營,賽事轉播等,體育用品產業就是鞋服包帽襪。體育用品業*主要的就是賣產品,過去一雙運動鞋貫穿所有的活動足球、跑步、籃球,現在運動鞋出現細分,跑步、籃球、足球等分成草地、訓練、旱地,這樣一細分,每個人的裝備就多了,每個人想買的東西也就多了,衣服也一樣,不同的面料,適應不同的運動。
體育用品還要跟互聯網相加,原來產品部賣完就賣完了,*多就只有售后的服務聯系?,F在遠遠不止這些,互聯網時代,會根據大數據掌握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運動邏輯,可以增加非常多銷售的可能性?,F在很多App賣完以后嘗試跟消費者進行深度的鏈接,從而得到多次銷售。
此外,工業4.0和工業制造2025,對產品本身的升級非常重要。消費者的體驗是排**的,只有好的產品才能讓消費者重復購買。
我們認為體育產業增長推動力源自大眾體育消費活力的增強和職業體育商業價值的釋放兩個方面。大眾體育當中跑步項目參與度比例*高,我八年前開始布局跑步領域,*早**贊助了廈門馬拉松,當時認為只是提供裝備?,F在跑步相關產業呈井噴式地增長,跑步變成一種時尚,跑步成為中國人群參與*多的運動,跑步不受場地限制,不像足球需要足球場,籃球需要籃筐,隨時都可以做。職業賽事的空間同樣非常大,英超和NBA的收入分別比中超和CBA多了幾十倍。
從運動項目角度看,現在兩種運動值得關注:一類是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運動,如跑步和騎行;一類是政策推動的運動,足球和冰雪。足球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足球從學校培養起,很多學校開始足球培訓,未來足球發展非常大。2022年冬季奧運會將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行,也將帶來一股冰雪運動的風潮。
我們認為隨著國力的增強,海外市場對中國品牌的認同也會隨之增強。國家強了,我們就有生意可以做。我舉個例子,以前說我們的產品品牌力不足,品牌是需要時間沉淀的,但是產品的創新、質量必須是短時間來做的。比如手機,過去你拿國產手機可能會覺得沒面子,但*近一兩年我看到很多大企業老板用華為、聯想手機,其實只要功能、性價比做得好,就會被消費者所認同。
在“一帶一路”政策**下,國內體育用品有機會、有能力走向世界。全球運動鞋服市場規模達到2679億美元,國際市場空間巨大。同時,市場潛力和區位優勢決定了東南亞是中國本土企業實現國際化的**步。因為東南亞人口眾多,當地人的身材尺寸和中國人差不多,氣候、生活習慣也較為相似,而且聚集很多華僑,這個市場我認為是*有機會的。
我國體育產業總體發展形勢樂觀,但我國體育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市場環境復雜多變,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面對未來,挑戰仍然很多,我們需要更多耐性。但是機會來了,我們要加快速度才能迎接市場。(根據現場錄音整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