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自獲得河南省知名商標稱號后,去年年底,溫縣紅棉鞋業有限公司喜獲******稱號,成為該公司年度發展史上又一閃光的亮點。
溫縣素有“鞋業王國”的美譽,檔次低、利潤空間小的黃鞋曾使許多本土鞋業企業完成了*初的原始積累。紅棉鞋業公司亦是如此。但在林林總總的企業中,紅棉鞋業公司緣何實現華美“蛻變”,躋身******之列?一向務實低調的該公司董事長范振宇講述了他的鞋業故事,道出了紅棉人的品牌策略和獨到思考。
“企業要做大做強,僅依靠黃鞋生產沒有太多的利潤空間和發展空間,紅棉人為此進行了很多嘗試,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我們一直在尋找支撐企業發展的支點。”
紅棉鞋業公司自成立之初就以紅紅火火的發展勢頭成為縣級骨干企業之一。因為生產的布面膠鞋質量優、價格低,紅棉牌布膠鞋很快獲得了焦作市**產品、河南省**產品等一系列稱號,“紅棉”產品供不應求,暢銷大江南北及海內外。面對產銷兩旺的形勢,范振宇并沒有滿足,在他看來,鞋業產品檔次低、附加值少,終有**會使企業陷入發展的“沼澤地”。為了尋找突破,他進行了各種努力與嘗試:聯手知名企業雙星集團,借用“雙星”品牌優勢和全國銷售渠道,曾簽訂了30萬雙棉膠鞋、100萬雙旅游鞋的委托加工合同;曾在金融危機之時,逆境突圍,借船出海,拿下數批國外訂單,在別的企業訂單銳減時,紅棉鞋業公司的工人卻在加班加點趕訂單。
一個成長中的品牌時時都會面對危機,范振宇意識到:“紅棉”需要提前判斷,目前企業不僅需要做生意,更需要做持久品牌,讓“紅棉”真正有產業發展的新支點。
經過多次外出考察鞋業市場,*終,紅棉鞋業公司開始瞄準中檔休閑鞋的產品開發上,一方面加大技術人員培訓力度,一方面請專家到廠里進行技術指導。經過幾年的運作,該公司相繼推出了“紅棉”一系列中檔休閑鞋,打入全國各地市場后,很快得到批發商的認可。
正在這時,一個拳師的到來讓范振宇又看到了新的商機。
“拳師想要專業的太*鞋,這讓我眼前一亮,我開始考察太*鞋市場。我想,紅棉要發展,要先在夾縫中生存,做大企業不愿做的,做小企業做不了的。”
2006年的**,家鄉一個拳師上門找到范振宇,想要紅棉鞋業為他生產一批太*功夫鞋。言談中,對方感慨地說:“現在全世界都在練太*拳,但市場上竟然沒有一種專業的太*功夫鞋。”
對方走了,范振宇卻陷入了深思。溫縣是太*拳的發源地,每年都有許多拳師外出授拳。修身養性的太*拳漸漸得到世人關注,全世界習練太*拳的人數年年都在增加,鞋業需求量很大。但由于多種原因,很多知名鞋業廠家生產了專業的籃球運動鞋、乒乓球運動鞋等,卻一直未涉足太*拳鞋業市場。
“空白對我們來說就是契機,就是發展的潛力。溫縣是拳鄉,要利用這一獨特的區位優勢,推出‘紅棉’專業的功夫鞋,讓‘紅棉’受到全世界太*拳人的關注。”對范振宇的思路,該公司一部分領導仍疑慮重重。市場沒有專業的功夫鞋,更沒有這方面的專家。沒有專家,自行研發。范振宇上馬了一條太*功夫鞋生產線,由廠家自行組織技術人員成立研發小組,改用新工藝,使鞋子輕薄、有彈力,適合太*拳剛柔相濟的特點。每一個樣品出來,范振宇就拿到陳小旺、王西安等一些知名拳師那里登門納諫。前后幾經各地拳師試穿,不斷進行工藝、技術改進,2008年,紅棉功夫鞋逐漸定型,開始批量生產。投放市場的同時,該公司先后在各地新聞媒體及武術賽事上大力宣傳,逐漸以產品質量優、穿著舒適得到拳師認可。2010年,該公司的功夫鞋生產量達到10萬雙。
紅棉人的“夾縫生存”智慧為公司發展另辟蹊徑,并一枝獨秀,目前國內已有300多個經銷商,銷售網點達到400家,紅棉鞋業*終順利實現“變”中求勝,躋身******的行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