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這片神奇的土地,有著豐富的資源,市場潛力巨大”。商務部西亞非洲司副司長周亞濱在省外經貿廳舉辦的“開拓非洲市場專題報告會”上,向全省外經貿管理部門和企業代表熱情描繪了非洲這個新興市場的良好合作前景。
充滿活力的中非貿易
非洲共有53個獨立國家,除南非等少數國家外,大多沒有擺脫貧窮。但非洲經濟正在發生改變,它們仿效西方國家的做法,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拋棄計劃經濟,并且建立一大批區域經濟組織,實行共同關稅及人員、資本、貿易的自由流通,促進了成員國間的經濟合作,也為外國資本的進入降低了成本。
非洲有著豐富的能源和礦產資源,石油勘探量約占世界的10%%。天然氣、鉆石、黃金以及銅、鐵、錳等礦產儲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各種熱帶林木、農牧漁業資源十分豐富。
我國與非洲的經貿合作發展迅速,出口產品包括機電、紡織服裝、鞋、箱包、塑料制品以及茶葉等。工程勞務合作涉及石化、建筑、電力、通訊、水利、冶金、鐵路建設、漁業、農牧業等。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在非洲設立境外企業600多家,投資總額12億美元左右。僅在毛里求斯,中國紡織工人就超過了1萬人。
無處不在的合作商機
雖然非洲的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資金、人才和技術,但對于我國來說,仍然商機無限。我國已經和非洲21個國家簽訂了貿易保護雙邊協定。非洲有8億人口,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比較低,因此對紡織、輕工、機械等中低檔產品的需求旺盛,這正好與我國的大宗產品相吻合。統計顯示,僅在尼日利亞,我國的摩托車年銷量就有1.36億美元。由于不少國家戰爭的陰霾剛剛消除,百廢待興,道路、橋梁、水電、輕重工業的建設都是我們難得的契機。以安哥拉為例,27年的戰爭使得本國的民生物資生產幾乎喪失殆盡,但這里擁有石油、鉆石、漁業等30多種資源,還有烏木、紅木、檀木等大量名貴木材,經濟發展潛力大、后勁足。我們可進行機電、紡織、鞋帽等的出口和石油原木等原料型產品進口的貿易合作。可以用我國的產品和對方的資源有效對接,參與其資源項目開發和工程項目的招投標,發展境外加工,開展農業、畜牧業、水產加工業的生產合作。再如坦桑尼亞,雖然是*不發達國家之一,但政府已經將制造業作為振興經濟的關鍵。這里盛產劍麻、咖啡、木材、煙草等,還有年產156 0190 2607萬盎司的黃金儲量,為我們進行黃金、石油、天然氣資源開發、農牧業合作、建材生產、果汁加工以及工程項目承包等提供了機會。
另外,由于美國從2000年開始給予黑非洲48個國家紡織服裝出口為期15年的普惠制待遇,這對于我們這樣一個紡織大國來說,機會十分誘人。到那里辦加工企業,可以跨越美國紡織品配額限制,帶動紡織勞務和紡織機械設備的出口。
吃苦是成功的一半
曾經長期在盧旺達中國商務處任職的周亞濱,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提出忠告:到非洲創業,敢于吃苦就是成功的一半。當年,為了讓當地人了解中國產品,他顧不得面子,手拿樣品、樣本挨門串戶找客戶,看到有進出口字樣門牌的就敲門,當起了推銷員。就是靠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慢慢打開了局面,**年就做成了300多萬美元的出口,以后幾乎每年翻番。
非洲人不了解中國產品是中非貿易的一個瓶頸。非洲的生意人大多是印巴人,他們做貿易批多量少,雖然麻煩,但我們不能因小而不為,要利用他們都有倉庫和批發零售點、有穩定的客戶渠道的特點,將其作為重要合作伙伴。也可以利用我們在非洲設立的十多個貿易中心,以細水長流的辦法,一次發貨,慢慢銷售。另外,拓展非洲業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風險與機遇共存。因為那里的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普遍較差,社會治安混亂,有外匯風險,法律不健全,政府腐敗,走私猖獗等,對這些都要早有思想準備,并且盡量尋找應對之策。從另一方面說,這里的賺錢機會又令人怦然心動,美國商務部調查表明,非洲36%%的投資回報率是其他地區無可比擬的。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