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每天早上6點起床開店,晚上 10 點才關門,進貨、生產、銷售……這就是瀘州納溪區護國鎮沙田村居民陳宏才**的生活軌跡。今年39歲的她,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與棉鞋結下了不解之緣。
如今,經過三年的艱苦創業,她的棉鞋作坊發展已經步入正軌。今年年產量將達10萬余雙,純收入達50多萬元。日前,這名返鄉打工妹向記者講述了那段艱辛的創業故事。
外出打工 萌生創業念頭
今年39歲的陳宏才,是納溪區護國鎮沙田村的村民。在返鄉創業之前,有著11年的外出打工經歷。
2002年,隨著沿海一帶打工熱潮的興起,陳宏才開始了自己的南下打工生涯。先后在廣州、中山、東莞、佛山等幾個城市輾轉。2008年,陳宏才到浙江慈溪周巷一家專業的棉鞋工廠當起了做鞋工人。談及當時那些學藝的日子,讓陳宏才刻骨銘心的就是“苦”。
陳宏才介紹說:上班**天,她的手就打起血泡,晚上睡覺都成問題。看到廠里的棉鞋很暢銷,經常供不應求。經過反復思量,她萌生了自己干的念頭,遂決定堅持下去,學成后回鄉自己做棉鞋。
返鄉創業 挖到了**桶金
2010年6月,陳宏才隨老公趙國文回到了家鄉納溪區護國鎮。靠著自己和老公打工存下的10多萬元,再加上借來的10萬元錢,買了七八臺機器,在鎮上租了4間門市,再叫上鄰里好姐妹。就這樣,她的棉鞋手工作坊開工了。
然而,正當陳宏才準備大干一番之時,她突然發現所有的錢都壓在了原材料上,根本沒有多余的周轉資金。陳宏才回憶:“當時窮得包包里連100元錢都拿不出來了,差根針、差根線都可能停止生產。經常買菜都向員工借錢,壓力很大。”
她曾經也想過放棄,但跟著她干的七八名姐妹一直在背后默默鼓勵、支持她,讓她有繼續干下去的勇氣。作坊沒錢運轉的時候,姐妹們紛紛借錢給她,工資也可以先欠著。
到了2011年底,陳宏才的創業路終于有了轉機,她的作坊生產的**批棉鞋全部賣完了,除去開支,純收入達10多萬余元,她終于挖到了**桶金。
未來打算 將擴大規模生產
昨日,在護國鎮趙氏棉鞋店門口,圍滿了前來買鞋的市民。陳宏才也忙得不可開交。
據了解,陳宏才生產的棉鞋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每雙鞋跟后面的商標上都留有電話號碼。談起這事,陳宏表示:“我的棉鞋每一雙都必須是‘良心’鞋,把電話號碼留在上面,一是要保障質量,對得起父老鄉親,二是想要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
經過三年多時間,如今“趙氏棉鞋”的發展已步入正軌。在護國鎮上開了4家分店,員工增加到了20多人,而所有的員工都是護國鎮上的留守婦女,年齡*小的20歲,*大的已經66歲。大家都覺得在陳宏才這里干,比在外打工強多了。
“在這里上班離家近,既能照顧家,收入也不差!一個月下來還是有2000多元的收入,對于我來說已經很不錯了!”工人馮國芬笑呵呵地說。目前,“趙氏棉鞋”已經銷往瀘州、重慶、成都、貴州、西藏等地,很多消費者都慕名來買她的棉鞋。預計今年產量將達10萬余雙,純收入達50多萬元。接下來,陳宏才打算她將注冊商標、建廠房,加大投入、擴大規模生產。多生產“良心”鞋,讓更多的留守婦女在她廠里就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