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鞋服行業哀鴻遍野的2012年,特步(專賣店)是國內6家體育用品上市公司中**一家在上半年仍保持了營業額與凈利潤增長的企業。與此同時,特步還在進行一場傳統生意的全面升級,期望在未來完成以消費者為核心的線上、線下雙方整?合。
年輕的特步暗藏隱憂,但也擁有自己的優勢和發展機遇。
布局電商
2012年11月11日凌晨,一面鑼出現在了特步電商“作戰室”里,營業收入每突破100萬元就有員工去將它敲響。這面鑼在24小時內一共被敲響了20次,這意味著特步電商**銷量突破2000萬元。一年前,這個數字是600萬元。
對于特步這家傳統企業來說,電商代表著未來,它正在成為特步新的銷售和利潤增長點。特步對互聯網的訴求,也不再只是增加一個銷售渠道那么簡單。
據特步副總裁、電子商務總經理肖利華介紹,2008年4月來到特步后,他寫了份上百頁的建議書給創始人丁水波,建議啟動電商,并*終在2009年12月推動特步網絡旗艦店開張。之后為了擴大影響,覆蓋更多終端消費者,特步采取全網的模式,對多種銷售渠道和平臺都進行了嘗試。
和一些被動適應電子商務的傳統企業不同,特步從一開始就制定了清晰的戰略目標。肖利華希望特步成為傳統企業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標桿,帶動從價格戰到價值戰的轉型,促進內部品牌資源和供應鏈資源的整合。但對于傳統企業而言,怎么處理線上和線下關系始終是發展電商的一大痛點,肖利華也承認自己在有意識地控制電商發展節奏。
特步的實體門店遍布全國,數量超過8000家,如果網絡銷售產品的售價低于實體店,勢必使線下銷量受到沖擊;如果放棄電商,則意味著將這塊市場拱手讓人。在一次電商論壇上,肖利華坦誠,傳統的老板砸那么多廣告,請那么多明星,搞那么多贊助無非就是想把商品的附加值搞高,所以傳統企業對電商真的是又愛又恨。更早之前,特步集團CEO丁水波更明確地表示,特步網購平臺交易的產品主要是庫存商品。
但電商的發展勢頭讓特步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個甩庫存的平臺。為了打造特步網上品牌,特步針對電商**了星座等主題產品,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讓肖利華印象深刻的是,2011年推出的以代言人韓庚為主題的產品“步步庚心”,因為后臺系統原因導致商品超賣了,特步向不能準時收貨的消費者提出了等30天和退款兩種選擇,結果消費者全部選擇等30天。
從供應鏈、倉儲到配送,特步正在建立屬于自己的網絡商業帝國。肖利華告訴記者,電商建設里自己很看重供應鏈,他判斷電商的決戰到*后將會是整個支持系統和供應鏈的戰爭。供應鏈管理范圍很廣,除了產品,還涉及供應商、成本、物流、資金管理以及公司級業務流程和時間節點的設?定。
“市場變化很快,生產都是提前下訂單的。供應鏈協調不好,要么缺貨,要么大量商品就變成了庫存。”肖利華說。在特步,肖利華創建供應鏈管理中心,并組建了16人的團隊,建立全集團的資金流、物流和信息化計劃、分析和監控體系。
盡管“雙十一”成為了電商業狂歡節日,特步也在這**達到了銷售高峰,但肖利華仍然冷靜地主張電商回歸到商業本質。做生意的本質就是將錢變貨,然后變更多的錢。在這一點上,特步強過很多燒錢的電?商。
競爭加劇
電商是特步面向未來的戰略。特步面臨的*嚴峻問題在于,其所處的運動服裝市場已進入深度調整期。
體育服裝的存貨積壓從2010年下半年就已開始出現,到了2012年,形勢加劇惡化,很多運動服裝品牌面臨庫存上升、渠道收縮、銷售業績下滑的困境。李寧、匹克、安踏等品牌出現了大量關店潮,特步2012年二季度新增門店僅為7家。
2012年12月15日,記者來到華堂亞運村店四層運動專柜,看到盡管大多數品牌都掛著七折或八折促銷,但依然顧客稀少,店員無精打采地守著店面,361度服務員告訴記者,周末和平時這里人都不多,今天一上午只賣出了兩雙鞋。
導致運動品牌經營慘淡的重要原因,是從2007年開始的盲目擴張。有晉江品牌代理商曾向媒體透露,運動品牌為了能在2008奧運年有所突破,在2007年、2008年給了中間渠道商很大的市場壓力,包括指定配貨額度等。這直接導致奧運之后,很多運動品牌都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
定位雷同則是包括特步在內的眾多國內運動品牌的致命傷。2001年,特步從外貿市場隱形**轉戰國內時,**把消費群聚焦在13~25歲的年輕群體,踩準了時尚體育這一空白地帶。和耐克的對勾符號相反,特步品牌LOGO是反叛意味十足的“叉”,并打破了體育品牌請體育明星做廣告的規則,邀請港星謝霆鋒擔任品牌代言。
丁水波認為,特步*成功之處是“明確的產品定位”。不過,時尚體育的定位近幾年受到以“快時尚”為賣點的休閑服裝品牌的擠壓。大量價格低廉、有快速補單和調貨能力的國際品牌,如H&M、優衣庫等,都在爭奪傳統運動品牌市場,成為了特步的潛在對?手。
現在特步正在全力打造另外一個概念。肖利華就透露,以往,當消費者提到籃球會想到耐克,提到足球就會想到阿迪達斯,現在,他們希望消費者跑步時想到特步,在各種媒介終端,“愛跑步,愛特步”的廣告詞頻繁出現在消費者眼前。
但這一定位目前并沒有發揮出明顯優勢。相反,特步*強大的兩個競爭對手耐克、阿迪達斯今年在中國區的業績不僅沒有下滑,還增速明顯,阿迪達斯今年上半年的財報顯示,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增長了19%。在以高溢價牢牢控制高端市場的同時,耐克、阿迪達斯還開始了“渠道下沉”策略,深度進駐二、三線城市。毫無疑問,這將使在中小城市優勢明顯的特步受到進一步的擠壓。
穩健的發展策略使今年特步的財務表現強于其他運動品牌,在集團內部,也出現了“彎道超車”的提法。但公開數據顯示,特步2013年第二季度的集團訂貨會金額同比下滑15%~20%。訂貨會數據向來是業績的“晴雨表”,訂單金額的下降,或許表明了特步2013年整體業績的下滑。
肖利華沒有正面回應記者關于訂貨會金額下滑的問題,特步則公告表示,這樣的調整將降低零售存貨過剩的風險,長遠而言會有助提升公司可持續發展營運。特步的彎道超車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在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