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堅持手做皮鞋 鞋匠第二代 :買鞋等於買手藝
2018/6/19 9:10:42 來源:Bookmark 作者:
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2018/6/19 9:10:42 來源:Bookmark 作者:
在深水埗雍文皮號進進出出的,幾乎都是花甲老人,一身潮look的Marco Lam身在其中,特別引人注目。掌店的黃先生也說:「我們的客人都是補鞋老師傅,像林先生這樣的客人實在少見!」Marco在這裏採購鞋底、鞋踭等配件,他不是要補鞋,而是要造鞋,藉鞋子留住雙手的溫度。「手做皮鞋充滿手工感,它不如量產的精密,可能有瑕疵,這正正是它的個性所在。」
Marco四十出頭,在皮具行業已打滾逾廿年,熟行情,曉設計,懂物料。七年前租下一個小小工作室,做各類諸如銀包卡片套的細件皮革,自娛自樂,工藝成熟,開班授課。三年前開始,專注發展手造皮鞋。
與皮鞋的淵源,其實比他的本業更深。Marco父親是個鞋匠,七十年代在九龍城一帶經營山寨鞋廠。工序繁多,畫紙樣、剪裁皮革、拉幫、穿線、打洞等,但無一不依賴人手。「小時候,我站在老師傅身後,看著他們拉幫,一口一口地上釘,
瞬間一雙鞋子就變了出來,整個工藝很神奇!」皮鞋樣板製造了出來,銷售部員工拿著樣板挨家挨戶地推銷。當時舶來皮鞋並不流行,屬奢侈品,那些沒有品牌、價廉物美的本地皮鞋才是普羅大眾間流轉的生活用品。九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人工租金飆升,Marco爸爸的鞋廠隨大潮流北移。「我爸是鞋匠,並不是生意人,他不懂得營運。」鞋廠後來無法從勞力密集的手做模式轉型至機械化大量生產,終黯然結業。
慶幸的是,鞋廠不在,但手藝還在。「整套技術深印腦袋,一直有著這些記憶。」兒時日復日在師傅身後的觀察,點滴累積成課堂。Marco一把工具拿上手,記憶如泉湧,再加上在Youtube「溫習」,只花了一星期,就把知識及工藝重整起來。每次動工,Marco都體會工藝之艱難,匠心之可貴,深感若後繼無人,多麼可惜,於是開始了業餘鞋匠的生涯。
Marco先跟客人溝通,了解需要及喜好,構思適合的鞋款,並量度腳形,根據尺寸訂製鞋楦。有了鞋楦,便可開紙樣。此步驟,*考驗鞋匠。因為皮鞋結構比起銀包、手袋的複雜,且涉及的部件多,故鞋的紙樣一般有十來張,有的更有二三十張。憑想像把鞋款轉化成一張張平面圖,絕對考驗鞋匠的心思,稍為大意,落筆有誤,鞋子*後可能無法成形。「紙樣可算是一雙鞋的靈魂!」紙樣珍貴如餐廳的秘方食譜,昔日的鞋匠並不會隨便授人。
根據紙樣開皮。Marco選用樹羔皮,是一種未經染色的原始皮,以便手髹顏色。打開一大幅牛皮,只見Marco打上一個個叉。原來他在檢查皮質,一發現蚊叮等瑕疵就打上記號,避免使用。皮剪裁好了,接邊、組裝、穿線,鞋子便成形了。
然後在鞋楦上拉幫,為皮革定形,再加上鞋底。打磨,上色,拋光,一對皮鞋就誕生了。這些步驟中,數*特別的,一定是Goodyear Welt Construction,是一種中高端皮鞋常見的縫合鞋底技術,有了這技術,鞋底日後磨損了,能整塊移除掉,並換上新底,延續皮鞋壽命。甚麼叫匠心獨運,看他造皮鞋就明白了!Marco未來目標是造球鞋,只要這顆匠心尚存,大概沒有事是不可能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