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圖為浙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次會議現場。張茵攝
中新網杭州2月1日電(廖式映)2018年,是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有一群人,發軔于草根,成長于改革開放,創造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個又一個商業奇跡,他們就是浙商。在此間舉行的浙江省兩會上,“改革開放”成為浙商代表討論的熱詞。
在浙江省人大代表、康奈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蔡發榮看來,改革開放以來,在各項有利政策和發展環境的推動之下,中國企業不斷地成長和發展,中國企業四十年的成長和發展也成為改革開放的時代縮影和鮮活注腳。
“康奈集團創辦于156 0190 2607年,是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成長起來的企業。”蔡發榮用“質量鞋、誠信鞋、品牌鞋、舒適鞋、高檔鞋”這“五雙鞋”概括了改革開放40年里企業的成長歷程,他認為這“五雙鞋”同時也反映了改革開放40年當中,人民群眾從早期的物質文化需要到現在的美好生活需要轉變的一個過程。
“這‘五雙鞋’也見證了康奈集團從一個小作坊到一個工廠,到一個立足浙江、面向世界的現代企業轉型的一個過程。”蔡發榮說。
浙江省人大代表、長城影視文化企業集團董事長趙銳勇亦表示,其企業正是由于踩準了改革開放當中的四個重要節點,一路發展壯大。
1997年,浙江省文聯創辦浙江影視創作所,由時任《東海》文學雜志社任社長兼主編的趙銳勇來操辦。2000年,浙江**提出文化大省建設,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文化大省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微觀層面,這意味著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穩步推進,浙江影視創作所成為浙江提出文化大省建設后的一個有力探索,同年,趙銳勇組建了浙江長城影視有限公司。
2003年浙江被列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省,提出把文化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推動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并根據浙江民營經濟發達的特點,進一步推動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趙銳勇的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革,迎來跨越式的發展。
2009年開始,國家陸續出臺了《國家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等措施,鼓勵文化企業對接資本市場。
長城影視頻頻收獲政策紅利,如今已擁有四家主板上市公司,旗下100多家子公司。2017年,浙江出臺推進企業上市和并購重組“鳳凰行動”計劃,上市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一個方向。
回顧企業發展歷程,趙銳勇同樣真情流露:“從農民、工人到新聞界、到文藝界、文學界,到現在的文化產業,四十年人生的變化非常大,我就是改革開放的一滴水,反映出時代的進步,每一步走過來,都和思想解放有關系,和改革開放有關系。我覺得我生逢其時。”
如果說,改革開放給了企業家們一個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致富的機遇,那么企業家們在改革開放中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在經濟發展過程當中,企業家是一種稀缺的資源。”浙江省人大代表、泰昌集團副總裁王茂法認為,企業的社會價值在于創造財富、就業、稅收,并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而要實現這些任務離不開企業家們奮力拼搏。“所以在改革開放當中,企業家們起著排頭兵的作用。”
浙江省人大代表、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亦持類似觀點,他認為,浙江在改革開放前是全國的資源小省,同時也是經濟小省。改革開放后,敢為天下先的浙商異軍突起,浙商和浙江民營經濟,也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張金名片,浙江由此進入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優等生行列,由此可見浙商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現在并不是說經濟越發達,企業發展越好,企業家就越輕松,實際上企業家越做越累。”談及浙商精神及企業家精神時,沈金榮表示,新時代浙商精神在內涵上有些變化,如必須適應新的商業形式需求、領會追該新的技術等,但從精神狀態來說,不應把以浙商“四千精神”為代表的勇于闖蕩、吃苦耐勞等優秀傳統給丟掉。
敢闖、敢冒、敢為天下先是浙江能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開辟出一片宏偉天地的重要經驗。但是,面對新一輪科技**的產業變革趨勢,記者采訪的浙商代表們均認為,創新是新常態下驅動發展的新動能。
“如果一個企業家每天想的是如何守家業,是**守不住,每天要去想如何去創新,企業沒有創新就沒有明天。”沈金榮表示,面對這幾年正在發生的這場以ET工業大腦為標志的工業技術革命,企業家需要用更多的新鮮知識來充實自己,保持與時俱進。
蔡發榮則表示,今后五年康奈將持續投入一個億用于推進“智能制造”和信息化建設,啟動“智慧工廠”建設,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基礎實現迭代升級,展現“浙江制造”企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