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那些以外貿為主的傳統型皮革加工企業來說,即將到來的季節也許是個“寒冬”。因為歐美國家的消費者縮緊開支,外商的訂單少了,皮革老板們的日子很是難熬。不過,海寧皮革城卻涌現出一批創意型企業,不僅將皮裝做得和時裝一樣能賣三季甚至四季,而且利潤率和往年相比大幅翻番。這在海寧皮革設計師協會會長張思豐看來,都是大家這幾年苦練內功,花大力氣投入設計、創新力量的結果。
皮裝更需要時尚
在第十四屆“真皮標志”杯全國服裝設計大賽上,一件皮裝引起了在場所有時尚人士的注目。聚光燈下,模特身著暗紅色調的拖地長裙緩緩走出,貼身的長裙閃著淡淡的珠光,裙擺上綻放的玫紅色花朵顯得人越發地嬌俏……
“這是什么面料?這是用皮革做成的晚禮服嗎?這也是皮裝嗎?”聽到滿場的驚訝聲,一直坐在臺下忐忑不安的朱建成終于松了一口氣,這件花費數十萬元投入設計、費時兩個多月的衣服終于成功亮相。
皮裝生意做得一直百檢網順水的朱建成,自認為在皮裝設計上小有天賦。在其他老板還在拼命做著來料加工、忙著給國際**貼牌生產的時候,他已經開始成立皮裝設計工作室,自己研發皮裝款式。如今,他已擁有一個9人的設計團隊,并請來廣州的十佳設計師幫忙。
今年,他們研發出一種皮革和羊絨拼接混搭的款式,批發價156 0190 2607元/件,比市場上同等長度的皮裝貴了整整800元。“新款一出來,國外客商一看就很喜歡,前期生產的幾百件一下子就搶光了”,朱建成說,“我的衣服雖然賣得貴,但是卻不愁銷,你在大賽上看到的那件晚禮服,現在已經有客商專程找上門來訂貨了。”
朱建成算了一筆賬,去年和前年相比,他在設計、研發上多投入了150萬元左右,但是銷售額卻比前年翻了一番。
知名皮衣品牌Natural Gift(簡稱NG)的董事長朱衛明認為,是獨特的創意讓他的品牌一直走在同行前列。NG擁有十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設計師,競爭非常激烈。“如果一件新設計出的產品掛在店里10天還賣不出去,那就立馬下架,沒有第二個選擇。”
如今,在NG的店鋪里,你看到的皮裝早已顛覆了原先的概念。皮革被處理成各式各樣的時裝效果,包括長裙、襯衫、外套等等。如果不是親自觸摸,你很難想象這些由皮革制成的衣服會像布一樣輕薄,像絲綢一樣飄逸垂順。朱衛明說,這些標價過萬元的皮裝,深受時尚人士青睞,被明星、名人所追捧。
聘請專業的設計師、加大新品研發力量已經成了海寧皮革企業的共識,也成為部分皮革企業的制勝法寶。多年來一直為Armani等國際**代工的諾之皮裝董事長吳陸明,不僅聘請意大利的服裝設計師做設計總監,甚至將設計工作室開在了意大利的佛羅倫薩,**手觸摸全球服飾潮流脈搏。盡管今年遭遇用工、原料上漲等困境,吳陸明仍然沒有削減這方面的開支。
創意帶動皮革業轉型升級
全國**皮革設計師協會于今年3月在海寧創辦,會員包括來自全球的1000多名設計師。會長張思豐一直忙于推廣海寧的皮革時尚。下周,法國時尚設計師協會將組團來海寧交流。張思豐對此很是自豪:“現在海寧的皮衣無論是用料還是設計,都走在了全球前列,明年,海寧的皮衣還將亮相法國服裝設計展。”
曾多次赴歐洲考察的海寧中國皮革城董事長任有法發現,在歐洲,純粹做服裝生產加工的企業幾乎不存在了,而以設計師創意為主的服裝企業卻很受市場歡迎。
經歷16年風雨,海寧從“中國制造”轉型為“中國創造”,從過去的世界皮革工廠變為皮革創意中心。
政府出手
走創意品牌之路,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分管皮革城工作的海寧市副市長施震東表示,海寧市政府一直鼓勵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的品牌創新之路,去年9月搭建了皮革城品牌風尚中心,吸引了眾多來自全球的設計團隊入駐。今年政府資助部分海寧本地設計師赴意大利博洛尼亞觀摩2011意大利琳瑯沛麗春季皮革鞋材展覽會,并在法國巴黎接受了由法國設計師協會安排的專題培訓。市政府連續多年舉辦“真皮標志杯”服裝設計大賽,奠定了海寧皮革在國內的時尚地位。
專家說法
這是一個有著全球時尚視野的團隊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服裝藝術設計研究所所長肖文陵認為,在服裝高度同質化發展的當下,創意和設計力量讓海寧的皮革業有了新的生命力。不管是政府層面還是企業經營者,都有著難能可貴的國際時尚視野,使得這支團隊在全國范圍來看都比較獨特。相信通過不斷的設計創新,海寧的皮革產業鏈在全球的話語權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