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2013年,作為全球*大的鞋類生產國出口國的中國,其鞋業注定是跌宕起伏、頓挫波折,注定是光影四射、唏噓不已:本土運動品牌的集體沉淪,利潤下滑;傳統品牌進軍電商,突飛猛進;代工鞋企紛紛外遷、另辟蹊徑……站在2013年寒冬的冰點,中國鞋業品牌觀察員譚儒回望2013年之后,對2013年度中國鞋業十大品牌新聞進行了如下點評。
1月
韓寒代言駱駝遭“偽戶外”質疑
新年伊始,駱駝戶外斥巨資邀請韓寒代言,引起業界一波巨大震動。
“單挑世界,駱駝兇猛”“山那邊是什么?還是山。其實很無趣。不過,去過的才有資格說。”一夜之間,帶著韓寒式傲氣,如此的駱駝品牌宣言博取了無數眼球。韓寒身著駱駝沖鋒衣的圖文微博在戶外圈子里傳得滿天飛,此事一度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更是引來方舟子的“打假”。關于偽戶外、偽品牌在同一時間映射到了駱駝身上。
譚儒點評:海報中韓寒身著的裝備盡管看起來并不太適合爬腳下的雪山,但這并非像網絡批評的那樣——“如明星代言毒奶粉一樣可怕”。品牌選擇代言人當然是品牌商說了算,增加品牌的知名度才是硬道理,品牌商乃至整個鞋業如果怕別人指手畫腳而唯唯諾諾,那么我們只會失去自我。
2月
超市舉辦“耐克”、“阿迪達斯”特賣會
2013年春節,家樂福超市永樂店等一些超市開始舉辦耐克、阿迪等**品牌的鞋類特賣會。耐克、阿迪達斯的鞋子基本打到6折,一些數量較少的斷碼鞋款則可以打到3折,一雙鞋的特賣價大約在500元左右,遠低于耐克、阿迪達斯專賣店的售價。在超市舉辦特賣會通常是國內二三線鞋類品牌的促銷手段,2013年,國內鞋類品牌痛失這一“專利”。在超市舉辦特賣會,這也是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渠道下沉的*好注解。
譚儒點評:超市和商場定位完全不同。超市走的大眾化路線,而商場是品牌競爭主戰場。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在超市舉辦特賣會,一方面說明這些“高貴”品牌也面臨高庫存的窘境,超市正是他們尋找的“下水道”之一;另一方面說明中國鞋業二三線市場,將是越來越多國際巨頭們力爭的“下一塊”戰略高地。
3月
拍鞋網發出《誠信經營倡議書》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來臨之際,鞋類電商拍鞋網聯合石獅電商協會聯合行動,向廣大電商企業發出《誠信(專賣店)經營倡議書》,號召電商平臺以“誠信務實”為經營理念,培育消費者對企業的認可度,提升和增強行業形象與公信力,推進電子商務行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拍鞋網及石獅電子商務協會的會員企業紛紛表示,堅決杜絕摻雜使假、虛假宣傳,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消費者提供品質優良、安全可靠的產品和服務,保證平臺的可持續運營。
譚儒點評:自從網購消費模式誕生起,網購誠信問題便不斷經受著質疑與考驗,尤其是伴隨釣魚、仿冒、欺詐、不誠信交易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網購安全,也讓消費者對商家的選擇也變得更加謹慎。電商平臺如何誠信經營?如何強有力地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讓消費者放心消費?這已經成了電商平臺和電商必須解決的問題。
5月
電商爭做尾貨市場 1折促銷價仍賺錢
五月,春意盎然。李寧原價156 0190 2607元的T恤只賣19元、耐克運動鞋打3折……這些都是近來各大電子商務網站的熱門商品,因打折力度驚人,受到消費者關注,這也誘使越來越多網站加入其中。2013年后,以李寧為代表的品牌,已公開打出2折清倉的促銷旗號。除了李寧,阿迪達斯、耐克等品牌,陸續成為各大電商網站爭搶的特賣清倉對象。據網傳,當當網CEO李國慶此前還親自帶領8位招商經理,到深圳、泉州等地摸底。他認為唯品會“就算1折代銷也有錢賺。”
譚儒點評:超低價的背后,預示著中國鞋業正面臨十年來*大的庫存壓力。數據顯示,截至5月,紡織業已公布的2012年年報的上市公司有50家,庫存合計約570億元。相比2011年,庫存增加36.09億元,同比增長6.76%。更加悲哀的是,打折視乎成了中國鞋業品牌**消化庫存的方法,電商不失時機地瞄準了這一“財道”。
6月
《2013中國真皮標志品牌發展報告》發布
6月,“2013真皮標志年度大會暨全國皮革及毛皮制品經銷商大會”在廣州隆重召開。大會期間,中國皮革協會發布了《2013中國真皮標志品牌發展報告》。據報告顯示,2012年皮革行業基本實現平穩運行,但增速回落,下行壓力加大。2012年真皮標志企業資產總額達865.14億元,平均資產達2.38億元,同比上年增長12.19%;總產值共1001.65億元,平均產值2.75億元,同比上年增長2.37%;總產量達4.85億雙,平均產量達227.91萬雙,同比上年增長2.88%。
譚儒點評:表面上看,真皮標志企業基本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表現了良好的生存能力和發展潛力。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是整個皮革行業業績不佳,其發展遠低于中國發展速度,同時還面臨著諸多的困難與挑戰,必須引起行業的高度警惕。
7月
寶成大陸生產線銳減51條
7月18日,東莞裕元鞋業制品有限公司大門口張貼的一張招工啟事:“因生產需求,需招募大量新工人,請所有同仁一起參與招工”引起媒體關注。裕元廠是全球*大制鞋商寶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陸的一家生產工廠,以這種方式來招工可謂是迫不得已。寶成今年**季度凈利潤率已經跌至2.4%,之前,寶成在大陸砍掉51條生產線。亞洲鞋業協會秘書長李鵬稱,從2003年到2013年,中國制鞋工人工資在這十年中增長3.5倍,人民幣升值超過30%,利潤基本被蠶食完。目前,中國制造優勢已喪失,陷入了****的困境。
譚儒點評: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隨著中國制造成本節節攀升,目前東南亞鞋業已搶走中國30%的訂單。目前大陸沿海地區工人月薪大約是500美元,印尼大約300美元,而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招工難已成現實,現代中國鞋業的員工很寶貴,鞋企善待員工,激發員工的創業激情才是正道,
8月
溫州市童鞋商會正式掛牌成立
8月30日,溫州市童鞋商會正式掛牌成立,“溫州童鞋”抱團前行。
森林大王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事晨當選該商會會長,200多家童鞋及相關企業成為首批會員。溫州被譽為“中國鞋都”,溫州童鞋*高峰時曾在全國市場有70%的占有率,與廣州、泉州并稱國內三大童鞋制造基地。目前溫州生產童鞋的企業有600多家,從業人員10萬多人,年產值100多億元。但近年溫州童鞋市場份額被瓜分,發展越來越困難。為打響“溫州童鞋”的區域品牌,抱團取暖,溫州市童鞋商會成立。
譚儒點評:曾幾何時,溫州童鞋業**著市場的潮流,光彩熠熠。但是近年來,溫州童鞋如上升到了拋物線*高點光點已無力再爬升,原因很簡單,就是溫州童鞋品牌習慣于單打獨斗,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牌傳播的乏力。在深度調整期,溫州市童鞋商會的成立,不僅開辟了一條溫州童鞋嶄新的品牌之路,也為中國鞋業團結并進、行業資源共享進行了探路。
9月
百麗收購日本巴羅克 進軍服裝產業
8月5日,百麗發布公告宣布,同意以9396萬美元(7.33億港元)收購日本女裝零售企業巴羅克已發行及發行在外總股本約31.96%。巴羅克主要在亞洲從事服裝及配飾的零售業務,擁有348家門店,海外門店僅29家,分布于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收購巴羅克意味著百麗開始進軍中國服裝和配飾市場,將利用巴羅克的渠道和影響拓展其鞋履品牌在日本的發展。
譚儒點評:百麗收購巴羅克表面看是追求新的利潤增長點,但實屬無奈之舉。讓百麗下定決心跨界殺入女裝領域的恐怕是中國鞋類行業整體陷入低迷,業績增長乏力。今年上半年,達芙妮的凈利潤大幅下滑35.68%,星期六凈利潤同比下降34.78%。百麗也到了利潤增幅*低點的時代,百麗放緩開店,加快制造方面的步伐,轉型升級,的確是明智之舉。
10月
宿州打造中國中部*大“鞋業板塊”
繼百麗、東藝鞋業的成品鞋紛紛在皖北宿州下線并遠銷海外,10月,鴻星爾克、新濠畔、鑫國龍等10多家全國知名鞋企也相繼開工建設,至此,我國中部這一*大的“鞋業板塊”已入駐鞋企近100家。日前,宿州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中國中部(宿州)制鞋產業基地建設的意見》提出,在宿州市經濟開發區西南片區規劃建設20平方公里制鞋產業基地,引進國際國內知名真皮、皮革、運動休閑等整鞋生產及配套企業入駐。同時,安徽省政府、中國皮革協會共同簽訂了“中國現代制鞋產業城—宿州”共建協議。
譚儒點評:宿州市堅持“產城一體”的發展理念,創建中國現代制鞋產業城,不僅拉動了當地的城鄉建設,也探索出了一條新型城鎮化模式。其實質是解決了農民工就近就業問題。對于鞋業來講,在中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集中建鞋廠,一是可節約用工成本,二是產業鏈可以延伸,三是為低迷的鞋業注入新的生命力。
11月
鞋企大戰雙十一 電商已成新通途
雙十一狂歡購,天貓日銷售額突破350億。在高庫存壓力下,電商打開了中國鞋業的新通途。資料顯示,天貓雙十一大促期間,女鞋達芙妮、百麗、紅蜻蜓、柯瑪妮克、意爾康、卓詩尼、涉趣、駱駝、艾斯臣、宜妮斯進入成交金額前十品牌名單。達芙妮在雙十一當天的成交金額約為2300萬,共賣出13萬左右的商品。男鞋駱駝、奧康、意爾康、紅蜻蜓、花花公子、木林森、富貴鳥、Mr.ing、百麗、斯米爾進入成交金額前十品牌名單。其中,駱駝男鞋在雙十一當天的成交金額超過1億。
譚儒點評:鞋品牌大戰雙十一,收獲的是瘋狂促銷的高效率,激活的是鞋品牌對電商的熱情。目前,在線下,中國鞋品牌有上10萬家專賣店,庫存增加,利潤下滑、訂單放緩,“單店訂貨”模式盛行,難道是消費者沒有了消費需求?在線上,雙十一的瘋狂消費,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消費者需求取決于消費動機和消費方式,鞋品牌需要特別注意的恰恰是這一點。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