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類似的案例已經出現多起,如耐克于2009年3月關閉在華**位于江蘇太倉的鞋類工廠,156 0190 2607名工人被迫遣散,工廠遷至越南生產;內地內衣上市企業黛麗斯2011年表示,打算將部分高成本生產線遷離中國,擴張在泰國的生產,并在柬埔寨投資新廠房;日資大型零售集團UNY在中國的服裝生產比重,由現在的74%下調至2013年的65%,而泰國的生產比重將會提高,今年將在孟加拉國生產等。
導致企業成本迅速增加的關鍵因素,是房地產價格的大幅度上漲。房價的快速上漲,推動土地價格及租金上漲,更重要的是,房價上漲倒逼工資上漲。在中國東部很多城市,即使地方政府給予土地價格的優惠,工廠建起來了,工人也難以在城市生存和扎根。筆者早在2004年就呼吁,要防止土地價格的上漲影響制造業的競爭力,如今,這個擔憂不幸成為現實。
從區域來看,東南沿海地區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先行區域,長三角和珠三角更是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大本營。在高成本面前,這些地區所受的打擊也更大。
除了成本上升之外,房價持續上漲的另外一個副作用是分流產業資本,導致企業家創新的動力下降。自2003年以來,由于房地產價格的持續上漲,使得擁有房產或土地的企業及個人的財富迅速增長,大量資本向房地產行業聚集。以2011年為例,房地產投資為6.2萬億元,占GDP的比例達到14%,該比例超過1989年的日本,也超過2007年的西班牙(1989年的日本房地產泡沫達到**,2007年是西班牙的房地產高點);2011年的新房銷售額達到6.1萬億元,占當年新增居民儲蓄的60%;當年新增加的信貸中,按揭貸款和房地產開發貸款占20%,若加上信托貸款,則房地產融資占融資總量的比例至少在40%左右。房地產業成為**吸金產業。當房地產開發成為*賺錢的活動時,無論國企還是民企,都熱衷于搞房地產開發,科技進步、自主創新等被拋到遺忘的角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一句空話。
中國經濟要想在未來的幾十年有所作為,一定要“去房地產化”,這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經驗總結。日本之所以在二戰后迅速崛起,得益于制造業的后來居上,但上世紀80年代后搞起了“泡沫經濟”,在房地產泡沫破滅后,日本經濟陷入了持續20年的衰退,至今看不到曙光。歐洲各國在歐元出現后,出現了明顯分化的走勢,除德國以外,其他各國的房價都出現大幅度上漲,*典型的是西班牙和希臘,隨后,這些國家都陷入了嚴重的債務危機。德國在歐債危機中屹立不倒,*關鍵的原因是它的房地產價格連續幾十年不漲,確保了德國制造業的強大優勢一直存在。
無疑,中國經濟要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我們應該有壯士斷臂的決心,否則,在這一輪全球經濟格局大調整中,中國經濟將會敗下陣來。
從現實情況看,到目前為止,各地方政府還沒有找到感覺,大家還沒有找到新的增長點來替代房地產業。從南京市等地出臺的刺激內需措施中可見一斑。盡管7月19日國土資源部和住建部聯合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不放松,而且要求地方政府及時收回 “小動作”,但23日南京市還是出臺了刺激房地產的政策,大有頂風作案之嫌疑,雖然南京市有關方面認為是媒體的“誤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